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押题专练

一笑而过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押题专练本文简介: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1.科学家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与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融合,结果发现:在融合完成的初期,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细胞核并存的现象,随后核膜开始解体,染色质开始凝缩成为染色体。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该结果表明分裂期细胞中有能使核变化的物质C.融合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押题专练本文内容:

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科学家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与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融合,结果发现:在融合完成的初期,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细胞核并存的现象,随后核膜开始解体,染色质开始凝缩成为染色体。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该结果表明分裂期细胞中有能使核变化的物质

C.融合细胞内染色体与DNA数量比为1∶2

D.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其化学成分并未发生改变

答案:C

2.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解析: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则含3H的DNA分子数应该是N,A错误;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核DNA都含有3H,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3H和不含3H的DNA随机分向两极,故不能确定每个子细胞中含有3H的染色体数,B错误;如果连续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3H,说明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最可能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子细胞中若有不含3H的染色体,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不会分离,有的染色体不含3H是因为细胞在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的子染色体向两极随机移动,D错误。

答案:C

3.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A.蜥蜴断尾后再生出新的尾部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D

4.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由于DNA的多样性,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B.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内自由基耗尽,而使细胞代谢紊乱

C.在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凋亡完成的

D.若细胞中原癌基因不断累积,达到5~6个,则细胞很容易癌变

解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A错误;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衰老是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损伤的积累,B错误;在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凋亡完成的,C正确;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根据大量的病例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D错误。

答案:C

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mRNA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解析: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由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使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正确;细胞分化没有使核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mRNA和蛋白质有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积累造成的,C正确;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

答案:B

6.MyoD是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蛋白。将MyoD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成纤维细胞就能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Ca2+处理成纤维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

B.MyoD基因只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

C.骨骼肌细胞只能表达MyoD基因

D.MyoD基因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不表达

答案:D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

D.癌症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不再分裂,A项正确。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衰老,对个体发育是有利的,B项正确。已经分化和未分化的细胞都能进行转录合成mRNA,C项错误。根据大量的病例分析得知,癌症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在一个细胞中至少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会使细胞癌变,D项正确。

答案:C

8.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答案:C

9.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解析:从题图上看,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人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B错误;c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C错误;d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因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共有8条染色单体,D正确。

答案:D

10.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3中丙~丁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可发生于图2的E组细胞中

答案:C

11.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到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myc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

B.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

C.PA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D.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

解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故A正确。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故c-myc基因属于原癌基因,故B错误。PA诱导剂处理癌细胞后,表达c-myc基因的细胞比率下降,说明接近正常细胞,而癌细胞中该蛋白表达很稳定,故C正确。因为c-myc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根提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以使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故D正确。

答案:B

12.下列人体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B.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T与U

C.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

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解析: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A正确;碱基T是合成DNA的原料,碱基U是合成RNA的原料,分裂期不再进行DNA和RNA的合成,但分裂间期会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会大量利用T与U,B错误;人体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D错误。

答案:A

13.如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判断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

)

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等位基因

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④没有联会

⑤有染色单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14.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组

乙组

丙组

染色体数目(个)

16

8

4

细胞数目(%)

15

55

30

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

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解析:甲组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时乙组细胞也可能属于有丝分裂过程中,A错误;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暂时没有进行分裂,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这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C正确;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两条X和两条Y;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条X和一条Y(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含有2条X或含有2条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X或只含一条Y,D错误。

答案:C

15.一对染色体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答案:C

16.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萌发成长为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

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完成该个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

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解析: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属于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A错误;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B正确;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都不可能完成该个体的全部功能,C错误;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在离体条件下才可以表现出其全能性,D错误。

答案:B

17.科学家将糖尿病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植入其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资料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骨髓干细胞移入胰腺后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骨髓干细胞能够植入胰腺说明其细胞形态与胰腺细胞相同

D.胰岛样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骨髓干细胞植入其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骨髓干细胞移入胰腺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骨髓干细胞与胰腺细胞的形态不同,C错误;胰岛样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B

18.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组织己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凋亡,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

答案:B

19.有人把能够在所有细胞中表达、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称为“管家基因”,而把只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TP水解酶、膜蛋白、血红蛋白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需要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

C.人的RNA聚合酶基因和抗体基因都属于管家基因

D.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解析:ATP水解酶、膜蛋白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而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因此血红蛋白是奢侈基因表达的产物,A错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取决于内外的浓度差及原生质体的选择透过性,因此不受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B错误;人的RNA聚合酶基因可在所有细胞中表达,属于管家基因,而抗体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属于奢侈基因,C错误;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答案:D

20.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细胞功能有关

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核的全能性丧失

C.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

D.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受原癌基因的调控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细胞功能有关,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只是全能性降低了,B错误;根据端粒酶学说可知,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受原癌基因的调控,D正确。

答案:B

2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B.有丝分裂间期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C.已分化的体细胞抑癌基因突变就会变成癌细胞

D.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旺盛

答案:C

2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凋亡速率比吞噬细胞快

B.成年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肌细胞中只有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D.原始海洋中,真核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生物进化的开始

解析:细胞凋亡速率与它们的功能有关系。吞噬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细菌等,凋亡速率很快,比红细胞快得多;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的增殖即新细胞的产生和衰老细胞的凋亡,凋亡的完成意味着细胞更新的完成;分化的细胞,与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相关的基因是所有细胞都要表达的,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即奢侈基因的表达;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演变而来的,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原核生物。

答案:B

23.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现已发现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关的酶蛋白质,这些发现对肿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称恶性肿瘤为细胞周期病,其根据是调控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而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药物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的药物会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有的药物会抑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

(2)测定细胞的周期长短时,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用药物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如有的药物会抑制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有的药物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

(2)由于细胞周期受酶的影响,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会影响与细胞周期有关的酶的活性),因此测定细胞的周期长短时,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

答案:(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纺锤体的形成

(2)细胞周期受酶的影响,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会影响与细胞周期有关的酶的活性)

24.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成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

(1)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系列幼红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某个体所有造血干细胞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为______________,图中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有中幼红细胞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某毒素能与染色质结合,导致染色质中的DNA不能解旋。在该毒素作用下,造血干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受阻,从而使造血干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

答案:(1)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造血干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

(2)翻译

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3)核DNA的复制和转录(或染色质复制和核DNA的转录)

间期

25.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核辐射;②组核辐射(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核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

h、12

h、24

h、48

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表:

组别

处理方法

0

h

12

h

24

h

48

h

无核辐射

0.046

0.056

0.048

0.038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0

0.520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1)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它与______________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死亡。从表中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__;从________(组别)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抗体(溶菌酶)

(2)细胞编程性(程序性)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26.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杂志《细胞》对外发布,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请回答:

(1)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________分子中,组成该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4种不同的________。

(2)在人体卵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伴有极体的形成。通过对极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可推断出受精卵中来自________方的基因组情况。假设由某杂合子的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其基因组为Ab,在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卵细胞和另外极体中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

②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

则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B。(3)①根据图C细胞质的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发生在雄性动物体的睾丸中。图A中Ⅰ是有丝分裂过程,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位于过程Ⅰ,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过程Ⅱ。②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所以每一极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即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基因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且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答案:(1)DNA

脱氧核苷酸

(2)母

Ab

AB或aB或ab

(3)①睾丸

Ⅰ、Ⅱ

②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27.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凋亡基因的表达最终通过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

(3)Dnase破坏DNA分子的________,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Caspase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________,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

(4)吞噬细胞以________形式吞噬凋亡细胞,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答案:(1)糖蛋白

信息交流

(2)核糖体

(3)磷酸二酯键

肽键

(4)胞吞

溶酶体

孤怜茶染香 2022-07-15 02:08:13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全部倒装的几种情况

全部倒装的几种情况:
1、完全倒装即把整个谓语放到主语之前(是整个谓语动词,而非助动词)。
2、there引出的完全倒装句:除了最常见的there be句型以外,there还可以接appear、exist等,一般都译成“有”的含义,构成完全倒装句等。
3、由地点和时间副词引出的完全倒装句:以地点副词here、there和时间副词now、then开头,后面的动词是be、come、exist、fall、follow、go、lie、remain、seem、stand(表移动或动态的不及物动词)等,而主语又是名词时,构成完全倒装句。
4、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或地点状语置于句首,谓语表示运动的动词且主语是名词时使用完全倒装。
5、在强调状语时,有以下情况:
当句首状语为方位词或拟声词,谓语动词为go、come等表示位置转移的动词时句子须倒装。
当句首状语为表示地点、方向等的介词词组时,句子须倒装。
当句首状语由“only+副词”,“only+介词词组”,“only+状语从句”构成时,句子须倒装。

锱铢必较的锱铢什么意思

“锱铢必较”的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铢必较,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hū bì jiào,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现代多用于形容维护公平权益,做事严谨细致。
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反义词:慷慨仗义、宽大为怀、宽宏大量、虚怀若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喻严谨。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出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突出了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热爱与赞美、歌颂黄河的情感。出自《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译文: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短除法怎么用

短除法用法是:在除法中写除数的地方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然后落下两个数被公有质因数整除的商,之后再除,以此类推,直到结果互质为止。短除法是求最大公因数的一种方法。
在用短除法计算公倍数时,对其中任意两个数存在的因数都要算出,其它没有这个因数的数则原样落下。直到剩下每两个都是互质关系。求最大公约数便乘一边,求最小公倍数便乘一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