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课程设计报告书

编译课程设计报告书本文简介:课程设计报告(2012--2013年度第1学期)名称:编译技术课程设计B题目:词法分析器设计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院系:计算机系班级:计科1001学号:201009010121学生姓名:苏航指导教师黄志强阎蕾岳燕设计周数:1周成绩:日期:2013年1月11日2
编译课程设计报告书本文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
--
2013年度第
1
学期)
名
称:
编译技术课程设计B
题
目:
词法分析器设计
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
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
院
系:
计算机系
班
级:
计科1001
学
号:
201009010121
学生姓名:
苏航
指导教师
黄志强
阎蕾
岳燕
设计周数:
1周
成
绩:
日期:2013年1月11日
2
《编译技术》课程设计B
任
务
书
一、
目的与要求
1.词法分析器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1
词法分析器设计的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编译技术》课程后,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应用编译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技术设计出词法分析器,了解扫描器的组成结构,不同种类单词的识别方法。能使得学生在设计和调试编译程序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将来设计、分析编译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词法分析器设计的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扫描器,该扫描器是一个子程序,其输入是源程序字符串,每调用一次识别并输出一个单词符号。为了避免超前搜索,提高运行效率,简化扫描器的设计,假设该程序设计语言中,基本字(也称关键词)不能做一般标识符用,如果基本字、标识符和常数之间没有确定的运算符或界符作间隔,则用空白作间隔。
单词符号及其内部表示如表1-1所示,单词符号中标识符由一个字母后跟多个字母、数字组成,常数由多个十进制数字组成。单词符号的内部表示,即单词的输出形式为二元式:(种别编码,单词的属性值)。
表1-1
单词符号及其内部表示
单词符号
种别编码
单词的属性值
BEGIN
IF
THEN
ELSE
END
标识符
整型常数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在名字表中的地址
十进制整数
—
—
—
—
—
2.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
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的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编译技术》课程后,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应用编译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技术,设计、编写和调试算符优先分析程序,了解算符优先分析程序的组成结构,掌握实现通用算符优先分析算法的方法。能使得学生在设计和调试编译程序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将来设计、分析编译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的实验要求
算符优先分析属于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该语法分析程序的输入是终结符号串(即单词符号串,以一个“”结尾),如果输入串是句子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和错误信息。
算符优先分析过程与非终结符号无关,当由文法产生了优先关系之后文法也就失去了作用,本题目给出文法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语法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1)文法
设算符优先文法为:
说明:i为整型常数或者为标识符表示整型变量;使用中↑用**表示。
(2)优先关系表
设优先关系表如表1-2所示。
表1-2
优先关系表
+
↑
i
(
)
#
+
↑
i
(
)
#
3.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3.1
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的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编译技术》课程后,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应用编译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技术,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语法制导翻译程序,掌握从一种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出发,构造相应的语义子程序,实现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能使得学生在设计和调试编译程序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将来设计、分析编译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的实验要求
算符优先分析方法是通过反复把输入符号移进分析栈,使用优先关系表在分析栈顶寻找最左素短语,将其归约为一个非终结符号而实现的。这个分析过程与非终结符号无关,当由文法产生了优先关系之后文法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本题目无需给出文法)。
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是在算符优先语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工作(即语义分析),每当将一个最左素短语归约为一个非终结符号时,就调用对应产生式的语义子程序,去完成相应的语义翻译工作,这步归约使用的产生式对非终结符号不加区分(即将所有的非终结符号用一个通用的非终结符号表示)。
语法制导翻译程序的输入是终结符号串(即单词符号串,以一个“”结尾),如果输入符号串是句子,则按照其语义进行翻译,输出等价的四元式序列(作为练习应显示输出)。
4.上机前的准备
为了充分利用上机时间,在进行编译技术上机实验前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具体应包括:
(1)复习与上机题目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定义、概念和实现算法。
(2)设计出程序流程框图和数据结构,编写出完整的源程序,进行静态检查。
(3)为所编写的程序构思一个运行、调试环境,例如,以什么方式提供输入数据、显示输出数据,如何调用(或启动)编写的程序。制定出程序调试计划和典型输入代码数据。
5.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完成后,按学校给定的格式和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
主要内容
完成以下课程设计内容:
1.完成词法分析器设计,实现输入源程序字符串,每调用一次扫描器,就输出一个以内部形式表示的单词符号,输出形式为二元式:(种别编码,单词属性)
2.完成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掌握实现通用算符优先分析算法的方法,实现输入终结符号串(即单词符号串,以一个“”结尾),如果输入串是句子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和错误信息。
3.完成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实现输入是终结符号串(即单词符号串,以一个“”结尾),如果输入符号串是句子,则按照其语义进行翻译,输出等价的四元式序列。
三、
进度计划
序号
设计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1
查阅资料,编译器各部分概要设计
一天
2
词法分析器设计
一天
3
算符优先分析程序设计
一天
4
基于算符优先分析方法的语法制导翻译程序设计
一天半
5
验收交实验报告
半天
已完成的学生验收
交实验报告
四、设计成果要求
1.按进度计划和自己的能力完成课程设计内容要求,包括程序框图、源程序、调试步骤、调试方法、对运行结果的分析等。
2.总结整个课程设计,撰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五、
考核方式
1.程序调试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在计算机上检查,验收课程设计成果,并现场答辩。
2.评阅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签字)
指导教师:
编译课程教学组*年*月*日
实验一.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
词法分析器设计的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编译技术》课程后,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应用编译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技术设计出词法分析器,了解扫描器的组成结构,不同种类单词的识别方法。能使得学生在设计和调试编译程序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将来设计、分析编译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词法分析器设计的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扫描器,该扫描器是一个子程序,其输入是源程序字符串,每调用一次识别并输出一个单词符号。为了避免超前搜索,提高运行效率,简化扫描器的设计,假设该程序设计语言中,基本字(也称关键词)不能做一般标识符用,如果基本字、标识符和常数之间没有确定的运算符或界符作间隔,则用空白作间隔。
单词符号及其内部表示如表1-1所示,单词符号中标识符由一个字母后跟多个字母、数字组成,常数由多个十进制数字组成。单词符号的内部表示,即单词的输出形式为二元式:(种别编码,单词的属性值)。
表1-1
单词符号及其内部表示
单词符号
种别编码
单词的属性值
BEGIN
IF
THEN
ELSE
END
标识符
整型常数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在名字表中的地址
十进制整数
—
—
—
—
—
6
二、设计(实验)正文
1.词法分析器流程图
开始
结束
初始化
读入需要分析的句子
还有单词未分析?
否
是
是字母?
是
否
其他单词分析程序
是数字?
否
输出单词二元式
关键字或标识符分析程序
读一个字符
是
常数分析程序
2.词法分析器设计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what(char
a)
{
if((int(a)>=48)
while((k““““““#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100;
char
cost[8][8]={,+,*,!,i,(,),#,+,>,,>,*,>,>,,>,!,>,>,,>,i,>,>,>,,,>,>,(,,>,>,,,>,>,#,=length)
{
chartemp=new
char[MAX];
for(int
i=0;i=0)break;
case
“=
A
)
const
int
MAX=100;
char
cost[8][8]={,+,*,!,i,(,),#,+,>,,>,*,>,>,,>,!,>,>,,>,i,>,>,>,,,>,>,(,,>,>,,,>,>,#,op=cost[0][op];
this->s1=s1;
this->s2=s2;
this->s3=Fp+300;
}
void
DispSample()
{
cout=length)
{
for(int
i=0;i=0)break;
case
<
:return
-1;break;
case
=
:return
0;break;
default:return
2;break;
}
}
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