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合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拌合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本文简介:新建川南城际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线CN-1标1号拌合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审核:审批:中交三航局川南城际铁路CN-1项目部一分部二〇一七年二月目录1、工程概况-1-2、风险评估原则-1-3、评估对象及目标-1-4、风险评估组织机构-1-5、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2-6、风险评估内容-4-7、风险
拌合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本文内容:
新建川南城际铁路
内江至自贡至泸州线CN-1标
1号拌合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三航局川南城际铁路CN-1项目部一分部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
2、风险评估原则-
1
-
3、评估对象及目标-
1
-
4、风险评估组织机构-
1
-
5、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2
-
6、风险评估内容-
4
-
7、风险对策措施及建议-
5
-
8、风险评估结论-
5
-
-
6
-
中交三航局川南城际铁路CN-1项目部一分部
1号拌合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工程概况
一分部线路位于内江市东兴区,线路位于丘陵地段,沿线内江市早有规划,一地难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经过多方比较,结合川南城际铁路公司的要求,我分部混凝土拌和站,设在主线IDK3+500右侧铁路右侧紧靠铁路建筑红线旁,总占地面积17.6亩。拌合站设置型号为:长沙中联重工HZS90T搅拌机组一台、三一重工HZS90搅拌机组一台和10个粉料罐仓组成,主要承担一分部内桥、隧、涵及相应附属工程的混凝土供应。
2、风险评估原则
风险评估目标是从施工源头查清风险因素,合理确定风险等级,放弃或修改残留风险高的工程方案,提出风险处理和监控措施,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
风险评估和管理在实施中应动态调整,以保证风险评估得以顺利进行。
3、评估对象及目标
评估对象为1号拌合站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环境、工期、投资及第三方等各方面风险。拟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项风险因素(事件)拟定初步处理方案,以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4、风险评估组织机构
中交三航局川南城际铁路CN-1项目部一分部安质部、工程部负责风险评估工作的风险调查、风险处理、提供措施、措施监控。架子队技术室负责风险措施的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前后数据的收集整理,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及时反映。项目部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如下:
风险评估小组:
组
长:仝占武
副组长:姜建峰、赵飞
组
员:张森、赵亚强、刘志琦、王海峰、戴琨
5、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5.1
风险因素核对表
通过对现场危险源的调查、分析,1号拌合站风险因素见下表。
1号拌合站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
险
事
件
风
险
因
素
坍塌
高空
坠落
起重
伤害
机械
伤害
物体
打击
触电
火灾
爆炸
中暑
高空作业
★
起重作业
★
★
施工机械作业
★
现场用电
★
★
电焊气割作业
★
★
模板安拆
★
邻近高压线施工
★
注:其中打“★”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
5.2
风险清单表
根据以上分析,对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下表。
1号拌合站风险清单表
序号
风险事件
风险产生的原因
危险源类别
后果
备注
1
高空坠落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意识差
机械操作、人员指挥
可能引发人员伤亡的一般安全事故
2
起重伤害
违章操作、指挥不明
机械操作、人员指挥
可能引发人员伤亡的一般安全事故
3
机械伤害
违章操作
机械操作
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一般安全事故
4
物体打击
违章操作
人员操作
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一般安全事故
5
触电
未按施工用电安全规程操作或实施,邻近高压线施工吊车大臂伸出过长触碰高压线
人员操作
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一般安全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
6
火灾、爆炸
消防措施不到位
人员操作
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较大安全事故
5.3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采用LEC法,即按照危险源的危险系数和危险级别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或危害程度。危险系数评价和危险级别确定如下:
5.3.1
危险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
D=LEC
D——危险系数;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严重,重伤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3
重要,致残
0.2
极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0.1
实际不可能
5.3.2
危险级别可以按照如下表式确定:
D值
危险级别
是否可承受
>320
极其危险
不可承受
160~320
高度危险
不可承受
70~160
显著危险
可承受
20~70
一般危险
可承受
<20
稍有危险
可承受
5.3.3
危险源分级控制
稍有危险:可以不采取措施,且不保留文件记录,但应在作业过程中遇有相关项目时提醒职工注意;
一般危险:应考虑适当采取不用增加额外成本的控制措施,努力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显著危险:应作为制定施工作业方案时考虑的安全因素之一,并在作业区适当位置设置显著安全标志提醒作业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注意危险;
高度危险:重点监控对象,必须制订专项方案经批准后实施,并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准备应急救援物资,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在规章制度中明确控制和测量方法;
极其危险:必须采取措施努力降低风险,在经过评估确认风险已经降低到可控制程度后方可以继续作业。
6、风险评估内容
按照LEC定量评估办法,根据1号拌合站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或安全因素分别进行评价,确定该工程施工的风险等级。见下表:
1号拌合站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序号
作业活动
可能导致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备注
L
E
C
D
1
高空作业
高空坠落
3
6
15
270
高度危险
2
起重作业
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3
3
15
135
显著危险
3
施工机械作业
机械伤害
1
3
7
21
一般危险
4
现场用电
触电
3
3
7
42
一般危险
5
电焊气割作业
触电、火灾、爆炸
1
3
15
45
一般危险
6
模板安拆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1
6
15
90
显著危险
7
邻近高压线施工
触电
3
6
15
270
高度危险
7、风险对策措施及建议
按照评估结果,本工程风险最高等级为高度危险,主要危险作业活动为高空作业及邻近高压线施工,属于不可承受的危险级别,需采取针对措施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或可忽略范围,故制定危险对策措施表,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研究分析,细化处理措施,以期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至可接受范畴。
1号拌合站安全风险对策措施表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分险等级
对策措施
1
邻近高压线施工
触电
高度危险
1.
对作业人员进行邻近高压线施工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培训;
2.
针对风险最高的邻近高压线方罐体吊装作业,聘请专业吊装公司进行吊装;
3.
由于罐体距高压线过近,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通过与地方供电公司协调,在吊装罐体时采取停电措施,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
2
高空作业
高空坠落
高度危险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评估后实施。加强施工平台的安装加固和防护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供可靠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过程中加强安全检查及督促整改工作
8、风险评估结论
通过风险评估,识别1号拌合站建设过程中存在触电和高空坠落的安全风险。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了以上风险,施工中应做好相关风险防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