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4

阳光下的灿烂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4本文简介: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42009年05月24日星期日10:59四、古诗文复习Ⅰ.古文知识归纳㈠、《伤仲永》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3、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4本文内容: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4

2009年05月24日

星期日

10:59

四、古诗文复习

Ⅰ.古文知识归纳

㈠、《伤仲永》

1、出处: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内容理解: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4、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夫[fu]

B词义: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古义,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为判断词。

②或以钱币乞之

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为或许。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

并自为其名;

b、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

余闻之也久;

b、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

其诗以养父母;

b、他的

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

并自为其名;

b、副词,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

并自为其名;

b、动词,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动词,从事,做

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

父利其然也;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

贤于材人远也;

b、介词,在

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

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动词,成为

卒之为众人。

(11)夫:a、指示代词,那些

今夫不受之天;

b、名词,丈夫

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以……为有利可图,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

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译: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译:(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译:(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译: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D、备注:

文章属于一篇随笔,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㈡、《木兰诗》

1、出处:

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

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卷卷有爷名

爷: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双兔傍地走

走:古义为跑;今义行走。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义为只,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出郭相扶将

郭:古义为外城;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

东市买鞍马;

b、买

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东市买骏马;

b、雇,租

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D、备注:

本课出现很多句式,如复沓句、顶真句/联珠句、排比句等。内容上详略处理得当。

㈢、《孙权劝学》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

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

A、词义:

⑴、古今异义:

①但当涉猎

但,古义为只;今为转折连词。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古义为研究;

今为治理。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为官职

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

①以:a、用

以军中多务;

b、与“为”译为“认为”

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

当涂掌事;

b、应当

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

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动词,看见

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

孰若孤;

b、介词,好象

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

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⑦更:更新。

⑷、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一些历史罢了。

C、备注:

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㈣、《口技》

1、出处: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作者: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①

3、文学影响:

《虞初新志》是清张潮编选的

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4、字词句:

A、字音:

少顷[qing]

呓[yi]语

齁[hou]曳[ye]屋

许许[hu]声

B、词义:

⑴、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⑵、古今异义: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为只;今表转折连词。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为听;今义用鼻子嗅。

③两股战战

股:古义为大腿;今为屁股。

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走:

古义为跑;今为步行。

⑤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⑶、一词多义:

①乳:a、动词,喂奶

妇抚儿乳;

b、名词,乳头

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

以为妙绝;

b、动词,尽、消失

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

众妙毕备;

b、形容词,美妙,奇妙

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

手有百指;

b、动词,指出,指明

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

有鼠作作索索;

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百千其作。

⑥间:

a、动词,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动词,间断

遂与外人间隔。

⑦是:介a、词,这

当是时;

b、判断动词

问今是何世。

⑷、词语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的时候。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jian]:其中夹杂着。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⑩稍稍:渐渐。

⑩倾侧:翻倒倾斜。

⑩齁:打鼾。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㈤、《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1、出处:

《山海经》;《淮南子》

2、作者:

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着作。

3、文学影响: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内容包括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4、字词句:

A、词义:

⑴、通假字:东省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

⑵、古今异义:

①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热水;今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②孰为汝多知乎?

汝:

古义为代词“你”;今为姓氏。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为离;今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⑶、一词多义:

①为:a、动词,是

此不为远者;

b、动词,说

孰为汝多知乎?

c、作

化为邓林;

d、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

②其:a、介词,那

问其故;

b、介词,它

及其日中;c、介词,他的或他们的弃其杖。

⑷、词语活用:

①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到东方。)

译:孔子到东方游历。

②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作动词,离人远的。)

译:正午时离人远。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孰为汝多知乎?(应“孰为汝知多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②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夸父”)

夸父还没有赶到太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日中如探汤。(应“日中如于之探于汤”;省略介词和宾语;)

正午时像(把手)伸(向

)热水。

③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夸父和太阳赛跑,他一直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这时,他口渴想要喝水;他就到黄河、渭水去喝;黄河与渭水的水都不够夸父喝,于是,他又到北边大湖去喝。(逐走:竞跑,赛跑)

④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以:认为。

去:距离。)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一些。

⑤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感觉非常的清凉;到了中午,就好像伸热水一样烫人;这难道不是因为近一点炎热而远一些清凉吗?

㈥、《狼》

1、出处:选自《聊斋志异》

2、作者: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详情见7年级上册《山市》。

3、字词句:

A、

字音:

缀[li]行

苫蔽[shan

bi]

尻[kao]尾

B、

词义:

⑴、通假字:

“止”通“只”,只有,eg:止有剩骨。

⑵、古今异义:

①只增笑耳。

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为耳朵。

②屠自后断其股

股:古义为大腿;今为屁股。

⑶、一词多义:

①止:a、只有

止有剩骨;

b、停止

一狼得骨止。

②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b、名词,敌人

盖以诱敌。

③之:a、补充音节,无义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代词,指狼

又数刀毙之。

④意:a、神情、态度

意暇甚;

b、动词,企图,打算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⑤前:a、前面

其一犬坐于前;

b、动词,上前

狼不敢前。

⑥恐:a、担心

恐前后受敌;

b、恐怕

不治将恐深。

⑷、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②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eg:顾野有麦场。

②苫蔽:覆盖、遮蔽。

③少[shao]时:一会儿。

④弛:放松,文中指卸下;eg:弛担持刀。

⑤久之:过了一会儿。

⑥暴:突然;屠暴起。

⑦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以”介词,译为“把”介词结构后置。)

②省略句:

a、投以骨(应“投以骨”,之,代狼。)

译:把骨头投向(狼)。

b、场主积薪其中(应积薪其中,省略介词“于”。)

译:场主在那里堆积了柴草。

c、一狼洞其中(一狼洞其中

,省略介词“于”。)

译: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d、屠户乃奔倚其下(屠户乃奔倚其下,省略介词“于”。)

译: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草堆下面。

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方的。

㈦、文言文中的时间短语

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

未几

俄而少时

久之

快乐天使 2022-07-16 23:44:51

相关推荐

校花之贴身高手冷轩百科(校花之贴身高手冷轩)

1、依次:赵小晴(主动),庞珊珊(主动),李梦捷(被动)。2、宁欣儿(主动),苏雨柔(被动),凌雪鹫(主动)。3、刘雨薇(主动)!周丽和小芸未能发生~~~叶子,好像没看到有还是没有大小姐李梦捷赵小晴宁欣儿小芸周...
展开详情

帝豪EC8怎么样(帝豪ec8销量)

1、帝豪EC8吉利汽车推款型豪华车型车身尺寸同级车型相较气尚外观受消费者肯定内饰做工略显粗糙力系统表现平凡规矩操控让部网友失望价格虚高帝豪EC8所换装GeTec发机2.0L2.4L两排量吉利面表示换装EC8力、...
展开详情

窒息的悲鸣戒指(窒息的悲鸣手镯)

1、废话,这么说吧,荣光手镯的属性是加9%伤害,这个效果是加在黄字里的,所以只和加黄字伤害的装备有冲突,典型的就是悲鸣项链。2、而不和附加攻击的装备是不冲突的。3、另外像加暴击伤害的(研究所套装)也不冲突,其他...
展开详情

十拿九稳是金火打一个生肖(十拿九稳是金火是什么生肖)

1、虎,不管属虎人有多么潦倒,所遭受的打击和失望有多深,属虎人是不会气馁的。2、哪怕只剩下一星火花,属虎人也要用它重新点燃生命之火,那永不熄灭的精神能使属虎人再度复活,变得生机勃勃。3、在遇到压力时,属虎人可能...
展开详情

魔兽世界9.2牧师练级天赋(牧师练级天赋)

1、戒律1-2层天赋可根据自己习惯自行调整,可以强化满盾或者韧。2、神圣1层天赋恢复建议高治疗量以后再强化(无加成800)更能体现效率,由于恢复不能叠加所以建议团内高治疗牧师有2-3个强化恢复即可。3、神圣2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亦颇驯是什么意思

“亦颇驯”意思是还是很和顺,出自《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主人乃忘其为狼。”
翻译: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阅微草堂笔记》的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边地景物,诗词文章,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纪昀仕途顺利,他写此书的指导思想是“大旨不乖于风教”,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与《聊斋志异》的描摹细腻、委曲动人大异其趣。

天上的街市主旨

《天上的街市》主旨: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文是: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广陵散作者

《广陵散》的作者是魏晋琴家嵇康。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权、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孤雁南飞孤掌难鸣相似的名言

孤雁南飞孤掌难鸣相似的名言有: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钱彩、金丰《说岳全传》
2、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谚语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罗贯中《三国演义》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佚名《古今贤文》
6、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韩非子·功名》
7、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谚语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