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得体会

解脱 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回答

20X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得体会本文简介:20X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得体会xx年7月18日,我参加了学校的“三下乡”7月18日,我们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地——六枝特区梭戛乡梭戛中学。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学校比我曾经上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都好,这里的经济状况应该不会很差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改变了自

20X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得体会本文内容:

20X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得体会

xx年7月18日,我参加了学校的“三下乡”

7月18日,我们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地——六枝特区梭戛乡梭戛中学。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学校比我曾经上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都好,这里的经济状况应该不会很差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这种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我们这次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教学,我们都知道,短短的九天,我们根本改变不了学生的成绩状况,但是我们每个队员都很努力,争取教会学生怎样去提高学习成绩、怎样去改变生活现状。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分到了一个很乖、很听话的班级,我给他们当班主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上的是历史课和体育课。每次上课我们都很认真地备课,甚至在出发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九天的教案,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们所有的队员都会在上课的时候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们,每个队员都很爱自己的学生。

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我心里是很激动的。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上那三尺讲台,那已经尘封了的曾经的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又在心里澎湃着。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一双双对知识如此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的责任很重,我知道我必须得对得起学生们对我的信任。几次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觉得传授学生知识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种和学生亦师亦友,那种从上课中学会更多东西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我;特别是知道我那些学生中最远的每天早上都要走两个多小时来上课时,我更是被这种坚持给深深震撼着。我对自己说,如果可以,我真的宁愿选择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而不是穿梭于喧闹的都市为生活四处奔波。

其实,在下乡的九天之中,我做得最多的是炒菜,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份很光荣的工作,如果不是还在上课的话,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厨师,不过每当看到队友们吃着我做的饭菜赞不绝口时,我觉得很满足。

二、走访,为谁欢喜为谁忧

如果说这次三下乡能够有什么东西让我无法忘怀的话,那就是给学生做家访了。

7月23日,由我、何月、范琳琳、王廷昌、徐灏、龙廖健组成的家访小队开赴梭戛乡平寨村对学生进行家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终于到达了平寨村——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寨。

我们走了一个一个的学生家,除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外,我们还给学生带去了一些学习用品。我们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和爱传达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同时也表达我们希望家长支持学生认真念书的美好愿望。我们真的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走的更远,甚至是超越我们。i

一个叫做汪海的学生,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男孩子,一个与妹妹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男孩,他用他的生活经历、他对学习的坚持和对生活的不妥协,震撼着我们从每一个下去做家访的队友。

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冒着漫天纷飞的额雨滴,翻过一座大山到达一个叫做“湾子头”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个我们都很挂念、期待很高的学生——汪海。当我们在向导学生段菊的带领下到达汪海家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的景象:屋子里一片冷清,房子后面的墙壁已被坍塌的土石压垮,屋里到处都是泥巴。我们在出发前就已经了解到了汪海家的困难,但当一切真实的摆在眼前时,我们的心很不是滋味。汪海的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也出门打工,基本上不回家看他们,从小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汪海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我们所有队员都被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除了捐赠给他一些学习用品外,我们的个别队员还自己拿出一点钱来算是对他的鼓励。但是要改变生活现状,只有靠他自己,我们能做的不是很多,我们只能让他看到一种希望。

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很无奈,对于像汪海这样的学生,我们给他的那一点帮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有些时候,我们除了愤怒外,我们更应该努力去帮助别人改变命运,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么是个、一百个甚至更多呢?

还有一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那就是“湾子头”那里本来是有学校的,但是由于师资与生源的问题,现在已经荒废了,不知道被谁家用来养猪了。我很不懂国家那么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下面却很难得以实施呢,我想那些整天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呢?

三、返程,离别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天空

为期九天的志愿服务很快就在我们的的指尖溜走了,离别是一首浅浅的忧伤的歌,要走了,要离开那些在一起学习、一起玩乐了九天的学生们,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但是我们不得不离开,因为前面还有很多东西在等着我们,我们还得努力、拼搏。

走的那天,我给我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节课,我说了很多,是因为我太舍不得,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超越我,让我能以他们为骄傲。我告诉他们,我希望在六年后的高考中,他们一个都不少,希望我回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能让我看到所有我熟悉的身影。

我答应他们说会回去看他们,但是我知道可能我们即将会是后会无期,因为我也有自己的事业。不过我想,最起码能给他们一个希望,也是让我自己承担一份承诺,随时提醒自己: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是自己的挂念,他们在期待着我的归去。

心中有一份牵挂,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

走的时候,天空出奇的没有下雨,可能是老天也不愿用眼泪来点缀我们心中的悲伤吧。学生们用泪水为我们送别,而我却没有挥手,没有说再见,因为我怕再见会是永远,我怕自己会失去下一次挥手的机会。

当离别的大巴车拖着我们苦涩的身影离开时,我们却把自己的爱和牵挂留给了梭戛,留给了我们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当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视线中模糊时,我们用几滴泪水爱抚那片土地,带走一份眷念。

沉重的车厢里,所有人都没说话,很安静。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流泪,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那一群人。哪怕在不舍,但有些东西我们是必然得放下的,即使我们心里有多么的不愿意。即使再苦,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那份爱与坚持,我相信:再大的困难,再难迈过的坎,我们都能克服。

我将把我们对梭戛的那一份爱与眷念永远带在身边、刻在心里。

沐雨听风 2022-07-05 11:43:01

相关推荐

集中注意力的基础是

集中注意力的基础是对大脑进行科学的锻炼,促使脑神经变得发达和强壮。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
展开详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春天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一天最宝贵的时间是早晨。这句话一般用于激励人刻苦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出处有:1、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展开详情

古人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并从中借鉴一些好的读书方法。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
展开详情

无人与我是什么

无人与我,意思是:没有人和我一起。“无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没有人才、没有人、没人在的意思,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展开详情

人不如旧 衣不如新的意思

人不如旧,衣不如新的意思是: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旧的好。(因此旧的东西或朋友不可轻易舍弃)形容事物的前后比较。“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以用作宾语、定语,一般常用作书面语。这句话最早出自于《晏子春秋·第五卷内篇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又何间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又何间焉”的“焉”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为呢。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原文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商鞅变法的时间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56年、350年先后两次实施。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3、统一度量衡: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1、两者的具体含义不同。
袒露用于表示事件、物体,指毫无掩饰的表露,也指暴露,无遮盖,露在外面,显露。坦露多用于表示思想情感,指坦率地表露(思想、情感)。
2、两者的具体用法有所区别。
“坦露”和“袒露”都可以表示坦率地表露,但如果只是用语言文字表白,并未流露在他人面前或暴露在众人面前,就只能用“坦露”。
袒露造句:
1、我向妈妈袒露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她的支持。
2、天太热,他袒露着上身。
3、农民们袒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
造句:
1、他解开上衣,坦露着胸膛,跨马而去。
2、一年多以来,他首次就上赛季的冲突坦露心声。
3、这时不宜向别人坦露心声或与别人分享你的秘密,相反,这时适合倾听别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