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以潘天寿、黄宾虹为例

开题报告-论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以潘天寿、黄宾虹为例本文简介:附件4:此处为论文中文题目,要求居中填写主标题不超过24个汉字;可加副标题(副标题前加破折号),副标题与主标题间空一行的位置主标题:黑体,小二,居中副标题:楷体_GB2312,四号,居中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论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以潘天寿、黄宾虹为例学生学号学生
开题报告-论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以潘天寿、黄宾虹为例本文内容:
附件4:
此处为论文中文题目,要求居中填写
主标题不超过24个汉字;可加副标题(副标题前加破折号),副标题与主标题间空一行的位置
主标题:黑体,小二,居中
副标题:楷体_GB2312,四号,居中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题目:论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以潘天寿、黄宾虹为例
学
生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所
属
班
级
所
学
专
业
所
属
学
院
导师姓名、职称
2017年10月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本人应对工作的质量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争取优异成绩。
2、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应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查阅、收集、整理、归纳资料,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都应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进行必要的资料阅读以及完成规定的文献综述。
3、学生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认真做好论文提纲。
4、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与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程,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5、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严禁抄袭。
6、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必须接受论文(设计)的学术不端检测,要求其正文内容复写率不能超过20%,否则不能参加答辩,情节严重者,将按照《贵州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处理。
7、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应交回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材料,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并协助做好归档工作。
――摘自《贵州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1.选题目的和意义
1.1选题目的
平面构成设计中点、线、面作为基本的造型元素是一切基础的基础,很多个点形成线,很多的线又构成面,它们被广泛的应用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中国画的点、线、面是三位一体的,既是造型的手段,又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艺术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中西方艺术的共通点,丰富中国画创作表现手法。
1.2选题意义
中国画与平面构成分别属于中西方艺术范畴,不过既同是艺术这一大范畴之下,是同一娘胎里出生的双胞胎,它们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平面构成中关于点、线、面的运用,在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上也能找到相似之处。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设计对当代社会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设计元素被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当然,也包括绘画!
(1)研究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有利于发现中西方艺术的共通点,丰富中国画的创作技法。
(2)分析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中国画中的应用,对中国画的章法布局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将点、线、面应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增添中国画的新鲜血液。
(4)融入西方艺术特点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高居翰在对中国绘画艺术研究中,他对龚贤的作品作研究时,从其画作中的明暗技法分析出龚贤对西方明暗法的效仿;从其笔法中,发现了与中国传统的皴法有所不同的近似西方的点画法效果。说明中西方艺术自古便有交融之处。
2.2国内研究现状
近现代国画大家潘天寿说:“绘画之表现技法,不外点、线、面三者。然线由点连接而成,面也由点扩展而得,所谓积点成线,积点成面是也。在中国绘画里,以线为主,点为次,面为末”。这不仅指明了三者的次重顺序,而且肯定了点、线、面在笔墨技法中的重要性。潘天寿作品中表现出的石头或方或尖,棱角分明,来增加整体画面的分量感,给人以强悍、阳刚之气。他的很多作品都讲究画面的平面分割和形式感。
黄宾虹在对古山水临摹中,对山水景物的高度抽象化了概括,整幅画面只是勾其沟壑轮廓,至于其他设色皴法,不甚留意。画家对原有景物的表现方式只剩下几点几线的概括,呈现出特殊的艺术视觉效果及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被称为“东方梵高”的陈子庄,善于化繁为简,其作品用简淡之笔描绘物象,构图简略随意,其绘画,一图一境,一境一意,创造了平凡而清新的意境。
卢禹舜的八荒神通系列作品就运用构成学中对称的形式,这种国画章法在以往的是极其罕见的,再者鲁迅美术学院贾平西的花鸟画作品的块面形象,整体画面为线条所分割,构成画家所需的表达的独特意境。姜宝林具有抽象特征的山水作品以简单的波浪墨线结合圆点,组成山石形象,又通过不断的重复,排布,形成形成群山并秀的景象。
3.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日益被人们所关注,而有意味的形式充分体现了绘画创作者的情感,这些形式因素对中国画构图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构成中国画作为一个带有尝试性的艺术形态,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画的革新已是定局,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是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4.主要研究内容
以当代画家中以平面构成在中国画应用研究的代表人物如潘天寿、黄永玉、黄宾虹、卢禹舜、贾平西等大家作为主要研究案例,在其作品分析研究中,将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重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绘画的风格特点。研究其作品对设计与的共通之处,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结合搜集有关平面构成与当代设计在中国画中的应用的论著、画集及对其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充分挖掘,深入思考,力求全面地了解前人研究状况、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成国画的构成的发展、思维及创作理念、创作过程的形成有了全面认识,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对中国画中平面构成设计的应用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
5.预期目标
在前期对设计在中国画中的应用研究的代表画家作品分析,了解其绘画特点,提炼出设计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方法。后期结合现代构成设计与当代中国画的论著,分析、整理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最终完成以平面构成在中国画中的应用创作。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6.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主要以当代比较典型的相关方向的水墨画家为个案研究对象,在每一幅作品分析研究中,将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重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绘画的风格特点。
(2)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构成设计在中国画中的应用的论著、画集及对其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深入思考,了解前人研究状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对中国画中构成设计的运用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参观展览,听讲座提问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考证、判断,以提供本选题深入研究的支持。
7.准备工作情况
(1)确定选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完成开题报告
(4)研究方向确定进行理论研究
8.主要措施
(1)了解选题相关的历史和现状
(2)了解创作技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谭萍;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王明珍;解析构成元素在现代中国画构图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3]宁丹华;论现代中国画的绘画构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张娜松;探索现代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形式[D];重庆大学;2013年
[5]高居翰,杨振国.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J].新美术,1997,20(4):65-75.
[6]何丹;现代中国画的材料技法与艺术表现[D];重庆大学;2013年
[7]赵海棚.中国画构图与现代平面设计构成方法[J].美术观察;2008(05)
[8]谢爱;论西方素描对现代中国画造型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徐慧;浅析中国画章法里的平面构成元素[J].徐慧.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10)
[10]张苗苗;西方美术史学中的现代中国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五、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1.2017年9月
——
完成选题阶段
2.2017年9月至10月
——
查阅资料阶段
3.2017年10月至11月
——
完成开题报告
4.2017年11月至12月
——
完成论文初稿
5.2018年2月至3月
——
完成论文二稿
5.2018年3月至4月
——
完成论文阶段
6.2018年2月至3月
——
创作初稿阶段
7.2018年3月至4月
——
创作完善阶段
7.2018年4月至5月
——
创作完成阶段
8.2018年5月
——
完成答辩
六、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
七、学院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学院(盖章)*年*月*日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