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过梦境边缘的旋律“牛腿琴演奏”

傻瓜老男人
精选回答

在侗族人民的生活当中,牛腿琴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侗族的优美音乐都离不开伴奏的乐器,应用十分的广泛。牛腿琴就是人们最喜欢用的一种乐器演奏,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侗族人民常常拉起牛腿琴。那么,大家对于牛腿琴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牛腿琴的来历传说

关于牛腿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黔东南的一个侗族山寨里,住着穷、富两家人。富人依仗财势经常放狗去咬穷人,穷人也不示弱,奋起反抗将狗打死,从此两家仇恨日深。一次,穷人养的牛见主人被欺,冲上相助,富人见势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来。此后,人与人打,牛同牛斗,闹得整个山寨不得安宁。有个神仙下凡来调解,送给每人一支芦笙,让他们吹着走乡串寨,忘记争斗。而牛却不听召唤,越斗越凶。神仙担心牛的角斗再挑起人的旧仇,气急之下便把两头牛的后腿给砍断了。两牛再也无法争斗,矛盾虽然得到解决,可穷人却永远失去了耕牛,他伤心地抱着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烂了,他就做了一个木头的牛腿,仍抱着它一边抚摸,一边诉说自己的苦衷。于是,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在民间流传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牛腿琴——青年求爱的乐器

在侗族,未婚青年专门用于求爱的乐器就算是那种小巧玲珑的牛腿琴了。在榕江乐里一带,几乎每个罗汉都有一支。当青年男女初恋时,小伙子要在半夜登着独木楼梯,爬到意中人住的阁楼窗外,拉起小牛腿琴向姑娘求爱,这琴声既不能惊醒父母,又要唤醒恋人。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下,小牛腿琴的演奏,缔结了许多美满姻缘。每当夜幕降临侗族的美丽家乡,在月明风清之时就会从村寨传出缕缕轻盈悦耳的牛腿琴声,这应该就是哪位罗汉在向姑娘倾吐爱情了。

牛腿琴的演奏方法

演奏时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坐姿多使用稍大的牛腿琴,将琴箱下端夹于两膝之间,琴面朝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立姿多使用稍小的牛腿琴,将琴的尾端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这种奏法在我国各族民间拉弦乐器中极为少见,它和演奏小提琴的姿势有些相似。牛腿琴的演奏多用于走时弹唱爱情歌曲,低音演奏,柔声歌唱,别具韵味。婚礼上用此琴与琵琶合奏,传达出热烈喜庆的气氛。

目前,侗族牛腿琴的演奏往往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幅民俗与民族文化的精美画卷。可以说,它既是文艺演出,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它弘扬了民族文化,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

江畔旧时月 2024-10-26 11:51:54

相关推荐

功过是非意思是什么

功过是非的解释是: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⒈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成语解释功过是非。功过是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友释义《是非功过》是2009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详情

焚和的意思

焚和的解释是:1.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fénhé]⒈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基础解释谓毁灭中和之性。二、引证解释⒈谓毁灭中和之性。引《庄子·外物》:“利害相摩...
展开详情

清沁肺腑的意思

清沁肺腑的解释是:比喻永记不忘。清沁肺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关于清沁肺腑的近义词沁人肺腑二、关于清沁肺腑的成语沁人肺腑沁入肺腑沁人心腑沁人心肺肺腑之言感人肺腑三、关于清沁肺腑的...
展开详情

言是人非的基础意思

言是人非的基础解释是: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言是人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1.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言是人非[yánshìrénfēi]⒈谓言论无可非议,...
展开详情

司非的基础意思

司非的基础解释是: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星宿名。司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1.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2.星宿名。司非[sīfēi]⒈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⒉星宿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告诫背后诋毁人的古语

告诫背后诋毁人的古语:
1、《增广贤文·上集》:“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2、《金缕曲·赠梁汾》:“共君此夜需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3、《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4、《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5、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6、唐·沈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7、《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8、元·李寿卿《伍员吹箫》:“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9、《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10、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11、《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12、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脾气共有几画

“脾气”共16笔画,意思指性情;发怒或急躁的情绪。
“脾气”造句:
1、她的脾气非常暴躁,经常摔东西。
2、妈妈性格温柔,从来不和我们发脾气。
3、他性格内向,脾气也很特别。
4、那位将军的脾气很粗暴。
5、他是一个高傲自大、脾气古怪的人,很多人对他都敬而远之。
6、爸爸工作能力很强,就是脾气有点急躁。
7、王爷爷性格倔强,脾气也有些古怪。
8、她脾气不好,一生气就会闹得天翻地覆。
9、父亲的脾气异常暴躁。
10、他发起脾气真可怕,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一般。
11、这个老人天生桀骜不驯,他的脾气就是要反对每一个人。

孟子三章第一章翻译

《孟子三章》第一章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三章》第一章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威风凛凛形容什么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凛凛:气势逼人的样子。
“威风凛凛”的出处:
1、《三国演义》:“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2、《东周列国志》:“只见城楼上一员大将,倚栏而立,盔甲鲜明,威风凛凛。”
“威风凛凛”造句:
1、想当年,这位老将军在战场上威风凛凛。
2、他身材魁梧,穿上军装后,更显得威风凛凛了。
3、办公桌后的高背椅上,正襟危坐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4、只见将军正襟危坐,威风凛凛。
5、他穿上军服,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气势。
6、狮子是非洲草原的百兽之王,它金发飘逸,步履从容,那威风凛凛的模样令人望而生畏、肃然起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