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太尉盾(贾诩)

拼搏奋斗
精选回答

1、贾诩和郭嘉堪称三国时代的两大谋士,他们既有不同,也有相同。

2、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曹魏的谋士,并且先后成为曹操手下的第一智囊,为曹魏的建立打下深厚的基础。

3、不同的是郭嘉是曹操的直系谋士,一开始便随曹操打天下,而贾诩则是后来从张绣处投靠过来的。

4、相同的是二人都是天才的谋略家,郭嘉的谋略助曹操百战百胜,后来郭嘉死后,曹操才会有赤壁之败。

5、而贾诩的谋略则助曹丕取得帝位,建立魏国。

6、不同的是郭嘉寿短,在曹操横扫河北之时,便英年早逝,未能与曹操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而贾诩则寿终正寝,官至极品,享尽富贵。

7、还有,郭嘉自出道以来,锋芒尽露,谁人不知道郭奉孝是曹操的第一把手。

8、而贾诩则多次易主,但每次易主都深得其主人重用,足见其才能,但亦因如此,贾诩深明求存之道,恰到好处地把锋芒收敛,才能一直名哲保身。

9、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谋略天才。

10、世人称他为“鬼才”。

11、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

12、曹操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13、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师不久逝世,年仅38岁。

14、曹操哀痛不已,对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

15、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国志·郭嘉传》)!乃表告天下:“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

16、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17、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18、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19、不幸短命,事业未终。

20、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21、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22、于是上表谥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嗣。

23、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24、当初,陈群责怪郭嘉不治行检,多次在朝中控诉郭嘉,郭嘉却神色自若。

25、曹操则更加重用郭嘉,而陈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兴。

26、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

27、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28、曹操表郭嘉「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

29、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

30、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淑:大都指女人的善、美 BY国语日报字典),体通性达。

31、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

32、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擒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桓,震威辽东,以枭袁尚。

33、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

34、方将表显,短命早终。

35、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连毒恨这个字眼都出现了,可见其心目中的重要性)丧失奇佐。

36、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37、」 曹操因为痛失军师而频频书信给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

38、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

39、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

40、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白话来说就是郭嘉是少数能够完全理解、谅解曹操的贤内助),又以此痛惜。

41、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

42、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

43、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因为郭嘉不能去南方,所以主公平天下都是往北方平的,真疼军师呀)。

44、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

45、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

46、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47、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

48、原为李傕手下,为求自保,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造成大乱。

49、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之际,贾诩从中周旋,尽力保全献帝,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

50、贾诩后改仕张绣,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表现出职业谋士的风范。

51、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张绣投降于曹操,从此归附曹操。

52、此后贾诩在平定北方四州、平马超、灭张鲁等战役中屡有建议,深得曹操信赖,后在魏文帝时期官至大司马,不久病逝。

53、贾诩之谋,与荀攸相若,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此二人时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他们二人的行事作风不同,才能施展的角度也有差异,但真要说谁的智慧更高,却是难以取舍了。

54、从名气上说,郭嘉似乎更有威望,但这跟曹操对他的态度评价,以及他英年早逝的事实都是分不开的,所谓激流涌退才会被人们永远记住。

55、而贾诩似乎没有如此令人难忘的大起大落,只是默默地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

早已不年少 2023-08-21 18:35:20

相关推荐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桂圆和猫眼是一种水果么

桂圆和猫眼,桂圆是一种水果,猫眼则是一种宝石。桂圆亦称龙眼,是一种水果。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桂圆为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