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柴亮领衔深圳交响乐团弦乐专场颂“四季”

阳光爷爷
精选回答

炎炎夏季,来深圳交响乐团音乐会感受“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吧!

7月10日星期五晚8点钟整,深圳交响乐团将在位于南山区的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大剧院举办“名人名作系列之四季弦乐专场音乐会”,特邀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柴亮教授领衔,担任本场音乐会的指挥和小提琴独奏。演出曲目有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和“冬”,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大调弦乐小夜曲》。

维瓦尔第是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在小提琴演奏、作曲方面素负盛名,他确立了协奏曲这一音乐体裁,还尝试交响乐写作,给后来的巴赫、亨德尔等作曲家以重大影响。维瓦尔第一生穷困潦倒,去世后被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直到一个世纪后,他的音乐才被人们发现,再度在世界乐坛大放异彩。《四季》在维瓦尔第的作品中是最出色的,它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创作素材,每一个季节分为三个乐章,用音乐诠释了维瓦尔第眼中的自然景观。这部作品被称作十九世纪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真正先驱。本场音乐会要演奏的是其中的《春》第一乐章和《冬》。《春》第一乐章音乐华丽而洒脱,具有欢乐的春天气息。四个小主题分别为“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给人一种生机盎然、春光无限的美好感受。《冬》描写了冬天北风劲吹、雨雪漫天的严寒,以及人们在家中“熊熊炉火暖身心”和冬日暖阳下人们快乐滑冰的安乐生活,音乐给人以温暖舒适之感,独奏小提琴奏出柔和而优美的旋律。

皮亚佐拉是阿根廷现代作曲家,他创造性地融合传统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作曲风格,将探戈音乐从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乐提升为可以单独在舞台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艺术性并能表达深刻哲理的纯音乐形式,创立了“新探戈音乐”乐派。皮亚佐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现在主要流传的是由小提琴家基顿·克莱默委托里奥尼德·德希亚尼科夫改编的独奏小提琴与弦乐队版本,四首曲子分别参照维瓦尔第的《四季》嵌上了“春、夏、秋、冬”的标题。每一首代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季节,由此向美丽的大自然致敬,向一切纯真、美好的事物致敬。乐曲的核心表现了作曲家对探戈的痴迷,忧郁、诱人而又感伤的旋律十分迷人。

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是作曲家青年时代创作的最为典雅、抒情、自然和完美的作品,也是德沃夏克朴实、温暖风格的代表,和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并列为同类体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德沃夏克一共创作过两首小夜曲,有趣的是,他好像在这两部风格轻松的作品中故意放弃使用管弦乐队整体,而是仅仅运用“管弦乐调色板”上的一半“颜色”,《E大调弦乐小夜曲》为弦乐创作;《D小调小夜曲》则主要为管乐创作,因此也称“管乐小夜曲”。《弦乐小夜曲》是音乐会上备受钟爱的弦乐队曲目。第一乐章奠定了作品满怀温情和憧憬的基调,主题温婉明朗,充满欢悦气氛,揭示了作品主旨,具有家庭、亲情的象征,悠扬轻快的旋律带有斯拉夫民族音调的特点和浓郁的乡村田园色彩,洋溢着活力青春的欢乐气氛。

本场音乐会指挥兼小提琴独奏柴亮,毕业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和世界小提琴教育权威迪蕾教授。他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合作演出过的交响乐团包括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瑞典国家交响乐团、悉尼爱乐乐团、日本东京都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1997年,帕尔曼离开在纽约大学的教职,柴亮以突出的演奏技艺和教学水平成为两名继任者之一。柴亮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小提琴教研室主任。他的学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各大乐团的职业演奏家以及音乐学院的教师团队都有其学生的身影。聚光灯外的柴亮还致力于古典音乐公益事业。2009年发起了“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希望通过免费的古典音乐训练,触摸贫困儿童的心灵,来帮助穷苦孩子远离贫困所带来的孤独、自卑。如今,该项目走过六年时光,为近千名弱势群体的少年提供了专业的古典音乐教育。

深圳交响乐团2014-15音乐季

名人名作系列之四季

时间:2015年7月10日(星期五)20:00

地点:南山文体中心

曲目: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第一乐章

皮亚佐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冬》

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

指挥/小提琴独奏:柴亮

ShenzhenSymphonyOrchestra2014-15Season

MasterworksTheFourSeasons

July10th,2015(Friday)20:00

NanshanCulture&SportsCenter

VivaldiViolinConcertoinEMajor-"Spring"

AstorPiazzolla

VivaldiViolinConcertoinfminor"winner"

A.DvorakOp.22

Conductor/Violinist:ChaiLiang

冷暖自知 2023-08-11 16:37:13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