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第一中学师资力量_办学理念_办学目标

栉风沐雨
精选回答

邛崃一中成立于1907年,历经风雨,学校也已成立了111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教学成绩优异,不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还在2002年成为了首批的“四川省示范性高中”,我们非常的自豪。2009年,我们的新校区建成,占地面积达到150亩,学生总人数达到3200多人,我们正在为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着。

师资力量

邛崃一中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60人,特级教师5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4人,成都市优秀教师36人,高级教师56人。为使更多的老百姓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实现“名师创造名校品牌,名师支撑学校发展,名师造就一流人才”,树立“标杆学校”教育品牌的目标,该校从外地引进名师,如特级教师张炼、高级教师高明秀,从外校引进了如高埂中学的石拥军、魏毅德老师,邛崃二中的林超凡、孙玉祥老师,平乐中学的尹淑媛老师等一批知名教师,今年该校仍然继续大量引进外地、外校的优秀教师充实09级教师队伍。该校推行导师制,通过导师引领,校本教研,教学建模等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培养。

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

崇仁厚德 臻于至善

“崇仁”,既有以“仁”为高之意,也有崇尚、尊崇“仁”之意。它昭示邛崃一中坚持“仁爱”的理想,追求人性的美好与崇高,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力图达到文化教育“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同时,“崇仁”也是对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弘扬,是对学校所有办学实践的总结。“崇仁”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人的发展为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厚德”,源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高行健,地厚载物;君子之厚徳,就如大地一样胸怀广阔。“厚德”,就是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守法、诚信、勤俭、互助、感恩的道德品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臻于至善”,展示的是追求卓越的过程,邛崃一中决心瞄准全国教育先进水平,立足四川教育实际,不断提高学校自身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臻于至善”,还昭示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体现一种“上善若水”,泽被万物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目标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

学校精神

仁爱

邛崃一中的仁爱精神:广博包容 质朴大气

广博包容,展现的是一种包容万象的胸怀、气度,既吸纳古今百家之长,又博取中外经典之优。邛崃一中的管理者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仁爱”精神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使“爱”流淌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质朴,推崇的是“真、善、美”,因为一切“真、善、美”的言行都是质朴的,也是永恒的。大气,追求的是像大地一样的厚实和顺,容载万物、兼善天下;大气可以使学校保持高端、品牌与特色,大气更能使学校承载历史的使命和重任。

广博包容、质朴大气之仁爱精神,是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仁爱精神,铸就了学校的优雅与高贵,铸就了学校的品牌与特色。广博包容、质朴大气,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表明了学校与时俱进的雄心壮志和创建四川乃至全国名校的不懈追求。同时,激励管理者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的心境、质朴的态度和大气的魄力来决策学校事务,激励广大师生以志存高远的理想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来完善自我、精彩人生。

校训

进德修业 励志笃行

进德修业,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成就 “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还要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既具有广博的知识,更具有机敏和智慧。进德修业体现了邛崃一中人的道德理想、事业追求、学业成就和历史责任。

励志笃行,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树立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意识,树立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崇高理想;同时还要做到“知行合一”,崇尚实干,践行理想,行胜于言。励志笃行是邛崃一中人精神面貌和行动理念的真实写照。“励志笃行”遥承魏了翁鹤山书院“知行合一”的风尚,体现了邛崃一中办学渊源的历史继承性。

校风

唯实唯真 尚善尚美

唯实,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唯真,即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尚善,就是要有崇尚良善的情怀,修感恩之心,去恶守善;修敬畏之心,去乱守戒;修宽容之心,去怨守和;修平常之心,去欲守静。

尚美,就是要有崇尚美好的心灵,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要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

教风

严谨谦和 高学正身

严谨,即严密谨慎,一丝不苟。谦和,即为人谦让而平和。品德高尚的教师,既治学严谨,又为人谦和。高学,意为有才华,有见地,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正身,意为有人品,有修养,具备为人师表的道德素质。

严谨谦和、高学正身就是践履“崇仁厚德”的办学理念,就是躬行“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教学主张,就是达成“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笔能成其文”的示范标准,彰显了邛崃一中人把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完美统一的情怀。

学风

求真循理 慎思知明

“求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追求真理,探索真知,勇于改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误。“循理”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探明事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慎思”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应勤于思索,善于思考,创造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知明”既有“知行合一”之意,又含读书、做人所追求的目标。

“求真循理,慎思知明”,揭示了邛崃一中人的学习理想,展现了邛崃一中人的学习情怀,践履了邛崃一中人的学习追求,躬行了邛崃一中人的学习人生。[2]

办学目标

搬入新校区后,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服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搬入新校区的短期内力争实现“三个突破”,即: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突破、教学过程管理上的突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上的突破,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流高中。

平凡人的事 2024-05-17 16:02:43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