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途的其他释义是什么

童年裸奔中年裸婚
精选回答

分途的其他释义是:1.见'分涂'。

分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见/'分涂/',使地图复照底版上保留一种颜色的线划要素,涂去其他线划要素的作业。是多色地图制印中的一个工序。

二、汉语大词典

见“分涂”。《汉语大词典》:分涂(分涂) 拼音:fēntú亦作“分涂”。亦作“分途”。(1).犹分道;分路。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其行出也,则逼狭之地,耻于分涂,振策长驱,推人于险,有不即避,更加摅顿。”唐李商隐《次陕州先寄源从事》诗:“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2).喻事物性质或人的思想观点出现差别,产生分歧。清刘大櫆《周书岩诗序》:“古之贤才无歧径,而后之贤才有分途。”清彭绍升《南畇先生遗书后序》:“道之歧出不统久矣。宋之世,朱与陆分涂。明之世,王与罗异辙。”罗惇曧《文学源流·总论》:“自兹以还,体格逾备,骈散乃渐以分涂矣。”

三、国语辞典

分向不同的途径、岔路。

四、其他解释

分别途径也。歧路也。唐、李商隐〈次陕州先寄源从事〉诗:「离思羇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途。」

独看夕阳 2025-02-25 12:45:34

相关推荐

焚和的意思

焚和的解释是:1.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fénhé]⒈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基础解释谓毁灭中和之性。二、引证解释⒈谓毁灭中和之性。引《庄子·外物》:“利害相摩...
展开详情

功过是非意思是什么

功过是非的解释是: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⒈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成语解释功过是非。功过是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友释义《是非功过》是2009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详情

窥觎非望意思是什么

窥觎非望的解释是:非分的希望。犹言未曾期望。⒈窥觎:伺机行动;非望:非分的希望。寻找实机实现非分的希望。旧时多指谋求帝位。成语解释窥觎非望。窥觎非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其他释义...
展开详情

非任的网络意思

非任的网络解释是:非任非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ēirèn,基本意思是不称职的人。非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1.不称职的人。非任[fēirèn]⒈不称职的人。二、基础解...
展开详情

粉线的网络意思

粉线的网络解释是:粉线粉线,读音是fěnxiàn,汉语词汇,沾有黄、白色粉的粗线,用于裁衣时打底样。粉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沾着黄、白等颜色粉末的线,裁衣服时用来在衣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形容领导无能不会管理的诗句

形容领导无能不会管理的诗句有:
1、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3、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李白《嘲鲁儒》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6、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唐庚《白鹭》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

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楚国。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专制制度的标志。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法家历代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

成家立业的意思

成家立业的意思是指建立了独立的家庭,创立了事业。出自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恤贫济老》。吴自牧,钱塘人。宋朝灭亡后曾经回忆并记载钱塘盛况,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并编写《梦粱录》二十卷。
造句:
1、他年龄这么大了,却不曾成家立业。
2、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母亲也该享福了。
3、看到儿子成家立业,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4、当初买房时,孩子们还在上学,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了。
5、叔叔成家立业后,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
6、哥哥虽然已经成家立业了,但他仍然需要父母的支持。

三斤四两五花肉下一句

“三斤四两五花肉”的下一句五元六角七把葱、午时三刻一碗酒、七姑八姨九魁首、七拼八凑九盘菜、七嘴八舌一锅粥、四书五经六书源、一丈二尺六寸布、:三碗两口一肚装。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