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在几月几日 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未至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步电视剧,但是现在这边要跟大家介绍的可不是这个夏至,而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夏至,这个节气在地理学上有着特殊的寓意,可以说是初中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比如说夏至的具体时间,夏至的太阳直射点这些都是必考点。
夏至的具体时间
二十四节气是大家都熟悉的,而夏至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二十节气的时间是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阴始生,阳气开始衰退。
不过夏至不热
夏天是一年四季最热的时候,而在夏至这天是一年之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夏至三候
在古时候人们通过对于气象的观察将夏至分为了三候,分别是“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生而阳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