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之梦里水乡

山秀溪清
精选回答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对江南有着无法替代的感情。

每忆起江南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漂在水面上的周庄,和寻常的小桥流水人家,总离不了水的影子。

诚然,江南以水乡闻名,解读江南就无法不去深究那与她纠缠不休的水之意韵。

水之温馨浪漫的意韵,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场景,总能触动人们内心骚动的欲望,期待意外的邂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约莫如偶遇,天作之合,当然不能错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景佳人,心思难收。

水之凄凉冷清的意韵,承载着多少离愁别恨和寂寞相思之情。“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虽然柔情似水,却独守空房,望眼欲穿,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异地恋,两相思,多么艰辛,多么惨淡。

水之流淌不止的意韵,寄托着多少游子政客颠沛流离的羁旅之思。“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常年在外,思乡意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异乡漂泊,病魔缠身,潦倒不堪。

水之年复一年循环、永恒不变澄明深邃的意韵,默默地预示着遥远的祸福,见证了多少城市的盛衰和多少朝代的兴替。“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名都,竟落得个荒草丛生的萧条结局,但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六朝大势已去,秦淮河畔的莺歌燕舞也都已溶化在江水深处,化为泡影,但江水依旧,寒烟无变。

有水为媒,不知多少幕缠绵凄美的故事曾在此上映;有水为册,不知多少迁客骚人曾在此留下千古不朽的遗篇;有水为镜,不知多少兴废盛衰曾在此交替。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江南人骨子里都浸透了水,性情内涵自然流露出水的深味,风俗文化自成一派,独具魅力。

江南自古多风流才子,红颜佳人,富商巨贾,乃水使然。水之灵动委婉孕育了文人墨客潇洒不羁的个性和温雅敏捷的才思,恰如一带山涧清溪从崇山峻岭之中迂回徘徊突围而出,徜徉肆恣;水之清逸娴静孕育了深闺少女清纯可人的气质和温柔乖巧的举止,恰如一泓湖水,晶莹剔透,水光粼粼,波澜不惊;水之大度兼容孕育了商旅客贩宽厚诚实的信誉和长远开阔的眼光,恰如海纳百川,日积月累。

关中人之于江南人,犹如小麦之于大米,不如江南人细腻;关东人之于江南人,犹如,咖啡之于茶道,不如江南人讲究;东北人之于江南人,犹如白干之于黄酒,不如江南人清雅;内蒙人之于江南人,犹如高原之于平川,不如江南人八面玲珑。

八大菜系中: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有六大菜系都出自江南。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妙龄少女,粤闽菜宛若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犹如内在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从江南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就能窥见江南风俗文化特色的一斑。

然而,江南再美,也只能梦里相会了,不回江南已三载有余,好在水在哪都有,但愿我对江南的眷恋情丝能化为一叶孤舟,借着异乡的水载回故里。

青狂不轻狂 2025-01-08 11:24:38

相关推荐

功过是非意思是什么

功过是非的解释是: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⒈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成语解释功过是非。功过是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友释义《是非功过》是2009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详情

焚和的意思

焚和的解释是:1.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fénhé]⒈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基础解释谓毁灭中和之性。二、引证解释⒈谓毁灭中和之性。引《庄子·外物》:“利害相摩...
展开详情

清沁肺腑的意思

清沁肺腑的解释是:比喻永记不忘。清沁肺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关于清沁肺腑的近义词沁人肺腑二、关于清沁肺腑的成语沁人肺腑沁入肺腑沁人心腑沁人心肺肺腑之言感人肺腑三、关于清沁肺腑的...
展开详情

言是人非的基础意思

言是人非的基础解释是: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言是人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1.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言是人非[yánshìrénfēi]⒈谓言论无可非议,...
展开详情

司非的基础意思

司非的基础解释是: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星宿名。司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1.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2.星宿名。司非[sīfēi]⒈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⒉星宿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是什么意思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使用示例:
1、《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2、唐·卢肇《鸜鹆舞赋》:“况乃意绰步蹲,然后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3、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亦省作“鸿鹄志”。
4、《北史·张定和张奫等传论》:“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鸿鹄志哉!” 
5、宋·陆游《庵中杂书》诗:“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6、郁达夫《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返国不知当在何日》诗:“燕雀岂知鸿鹄志,凤凰终惜羽毛伤!” 

言有物而行有恒是什么意思

言有物而行有恒(yán yǒu wù ér xíng yǒu héng)是一个文化术语,说话要言之有物,做事要持之以恒。“言有物”即说话或写文章要有实际根据和内容,语言、文字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想当然,不能假大空;“行有恒”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恒心、有原则,说到做到,专心一意,坚持到底,不朝三暮四或半途而废。此术语实际所包含的是一种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专一持守的诚信精神。
出处:《易经·象下》:“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象,易经用语,是《易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用语。《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算卦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易经》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什么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对前朝的眷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小学体测项目有哪些

小学一、二年级体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体测项目比一、二年级体测项目多了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体测项目比三、四年级多了50米×8往返跑。
身高体重:测量身高、体重可以判断人的生长发育和体型。
肺活量: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50米跑:是一个能体现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体育项目。
坐位体前屈: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1分钟跳绳:目的在于训练下肢耐力和协调性。
1分钟仰卧起坐:用于测量腹部肌肉的力量,及一个人的体力、耐力。
50米×8往返跑:是有效反映学生灵敏及耐力素质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