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预热的适宜温度和时间 烘焙预热的温度时间

临窗观景
精选回答

为什么用电烤箱烤制食物前必须要预热呢?做为烘焙新手,我有过疑问,也想当然的不预热直接烤了面包,结果烤出来的面包表皮像石头一样硬,并且裂开了,个头比放进去的时候大不了多少。之后才明白各种烘焙教程所授烤箱预热是多重要。

从美味原理来讲,食物在进行烤制时一般的烤制温度要求都是在一百多度和两百多度。面包制作成性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醒发,当醒发完成,发酵到位时才能入炉烘烤。此时要求烤箱内温度要达到规定的烘烤温度,而且不能相差太大(误差5~10度),如果之前烤箱没有开启,温度就会接近室温,温差会很大(差了200度),这样是不能用来烤面包的,等烤箱温度升到合适温度时,面包早发过头了,发过头的面包自然不可能蓬松柔软了。但是在烤制之前对烤箱进行预热,在放入食物的时候食物是直接从室温状态下进入到了烤制的温度,这两种方式在烤制食物的时候对食物内部组织的所产生的变化是不同的,烤制出来的食物味道也不同。

我找到了一些烤箱不预热直接烘焙产生的后果,制作不同点心放进去后,慢慢烤到熟的这个过程,有以下几个结果

面包,在炉内加温的过程中,由于加热过程较为缓慢继续醒发,继而导致过度醒发,面包表皮没有光泽,表皮裂开,烘烤后体积回缩。这不就是我的教训吗?

如果是作蛋糕,蛋糕体积难膨胀,跑气过度,结构紧实。

如果是蛋挞,蛋挞水会泡透底部的酥皮,使蛋挞的外酥没有松酥感受,而且像吃面团。

如果饼干,曲奇类的会导致组织中的油份会出现无法与其他材料有效结合的现像,导至饼干结构出现问题。

好比你在家炒菜,油刚放进锅,立马就把菜倒进去了,你的菜要怎么炒?而且烤箱不预热,哪怕烘焙时间延长一倍,或者更长,炉内的面包没有烘焙到所要的效果,重要的是能源消耗更大,白白浪费电。

烤箱预热不是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底这样,所谓的预热,就是指开启烤箱,让其空转到你烤制食物需要的温度。而且烤箱的预热时间不计算在烘焙时间内的。通常情况下,烤箱预热5-10分钟即可,预热温度最低都需要160℃。但预热不是越久越好,其实一般预热可以不用那么长时间,当看到加热管由红变暗就好。注意预热最好不要太久,容易影响烤箱使用寿命。

比如烤制面包需要200℃,这时候烤箱预热,就要从0度升到200℃。

比如烤蛋糕,150度的话就开160到180度之间的温度预热,因为打开门温度会下降,一般十分钟。

比如烤饼干,预热温度180℃

比如烤蛋挞,预热温度需要200℃

比如烤披萨,预热温度需要210℃

比如烤红薯的话一定把表面的水分擦干,温度要看红薯大小,200度或者220度就可以。

烤制蔬菜的话,西兰花、小番茄、抱子甘蓝、整段芦笋,预热需要190℃-200℃;香菇、茄子预热需要200℃-210℃;大蒜预热温度定在210℃-220℃

烤鸭500克的烤制温度是160℃,60-70分钟,预热温度需要调高10℃,170℃

鸡翅300克,6个左右的烤制温度是180℃,18-20分钟,预热温度190℃

牛排250克烤制温度180℃,3-5分钟,预热温度190℃

鸡胸肉500克,烤制温度210℃,15-20分钟,预热温度210℃

肘子500克,烤制温度220℃,30-45分钟,预热200-220℃

羊排500克,烤制温度200℃,30-35分钟,预热温度210℃

肉脯500克,烤制温度180℃,30-35分钟,预热温度210℃

香肠500克,烤制温度220℃,8-10分钟,预热温度220℃

龙利鱼250克,烤制温度200℃,20分钟,预热温度210℃

三文鱼250克,约2段,180℃,15-20分钟,预热190℃

扇贝10个,250克左右,180℃,8-10分钟,预热190℃

大虾8只左右,250克,烤制温度190℃,15-20分钟,预热190℃

鱿鱼500克,烤制温度220℃,时间8-10分钟,预热220℃

牡蛎500克,烤制温度200℃,时间10-15分钟,预热210℃

羊腿1000克,烤制温度200℃,时间80-90分钟,预热200℃

羊肉串500克,烤制温度220℃,时间5-10分钟,预热220℃

苹果派8寸一个,烤制温度200℃,时间25-30分钟,预热210℃

如果家里的烤箱不是上下管单独温控的,而烤制的食物需要上火温度和下火温度不一样时,此时可将上下火温度相加除以2。

懂得失去 2024-01-15 13:11:28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芸窗是什么意思

芸窗,读音yún chuānɡ,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书斋。亦作“芸牕”。出自唐·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造句:
1、并蒂芙蓉映彩霞绣阁花香酒似诗芸窗学友结同心。
2、儿在京身体尚佳,精神亦适,风雨芸窗,友朋甚广,赋诗唱酬,不虞寂寞,媳妇来京反嫌不便。
3、绛桃春暖鱼龙变,向芸牕志绝韦编,功名一字总由天
4、举案欲看德耀妆芸窗学友早栽兰并蒂红花向党开。
5、三载芸窗烧烛短,一篇文论耗时长。

九霄云外的意思

九霄云外,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xiāo yún wài,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用于表消失意义动词之后。
近义词: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造句:
1、他贪玩的时候早把老师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了。
2、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3、小英在路上贪玩,早把妈妈让她买酱油的事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4、当你在弥留之际,别人对你的看法造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什么是优美

“优美”是一个美学名词,该词是指美好、美妙的意思。
出处:
1、《后汉书·蔡邕传》:“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
2、《北史·魏临淮王彧传》:“三人才学虽并优美,然安丰少於造次,中山皂白太多,未若济南风流宽雅。”
造句:
1、优美的歌声在草原上随风飘荡。
2、此地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3、优美的大自然可以纯净人的心灵。
4、山中绿树成阴,泉水淙淙,风景优美。
5、她的舞步轻盈优美,她的歌声悦耳动听。
6、看晨练的老人们打太极拳的动作伸展自如,看上去很优美。

靡使归聘的靡是什么意思

“靡使归聘”的“靡”的意思是无法,没有。出自先秦佚名的《采薇》。
原文节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