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博士要怎么准备考试?

精选回答
流绪微梦 2021-06-13 18:58:43
据我所知,中国院的音教专业很火,博导的名额极少,而且绝无增加名额破格录取的先例,而且最恐怖的是,名额之紧张,使得博导们只能轮流招生,一个博导往往不能一年一招的,招也只招一个。很多考生为了考某心仪的导师,要等数年之久。我所知的一个音教女博,任职高校,且本身在业内已有成绩,但还是凭着对专业对学术的一腔热忱等+考了五年才上,所以要做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各中滋味只有当事人心知。
准备的部分,我只针对非本校非本导师的人说,因为考自己学校自己导师就太顺风顺水了。其实专业课一定需要导师指点的,这倒绝非很多人以为的让导师直接把考题给你,反正专业题是他命的,关键是你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才能逐步了解掌握他的学术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才能明确你考取之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个过程也是双向的,导师需要逐步地了解你的专业水平和兴趣、性格,以及未来的学术潜力,才能确定他收或者不收你。说真话,做到博导这个份上,通常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资历也已深厚,绝大多数人于名利已然看淡,很多人招博就像是为自己一生的努力需找衣钵传人一样,大点说是培养自己学派的接班人,小点说也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后继有人。所以,提前选定你要考的导师,并且不遗余力地争取他的指导,及早进入这个双向了解双向选择的阶段,是很重要的。不是提前两三个月登门拜访一下,说一声我要考您的博,要他点个头就行了,没有得到导师的亲炙,就等同于你还是个外人,根本不是他门下弟子,双方互不了解,这样去考就是盲目且无胜算的。其实,博的关键不在考,而是考上之后的艰巨任务——出成果,考只是门票而已,是你正是进入学术研究道路的最低起点,所以找导师不是问他要什么,而是让他全面了解你,知道你考取后能做什么。
专业公共课方面,主要是中西方音乐史和作品分析两项,看你从前的积累了,作品分析不难,还在传统的曲式里面打转,非作曲专业的通常也就考钢琴谱,不会上管弦总谱那么夸张的;中西方音乐史方面的题这两年出得比较没套路,考过大背景大思路大乐派大风格这种纵横捭阖需要丰厚积累、思维水平和文字组织能力的大题目,也考过具体作品或作曲家评论这种必须背过书的小题目,评分的标准自然也难以揣摩,每年都有考生拿到成绩想不通要求复查试卷的,其实查不查也没多大意义,人文学科的考试本来就存在标准多样化的问题,综合因素和各种变量太多,没法预估的,关键还是个人知识、思维水平的一个综合体现。
英语真心不难,比一般综合类大学文史方向的博士考试应该简单一点,其实主要是艺术类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不高,所以水落船低,只要你大致具备六级水准,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其实我想说,很多学音乐的人研毕业以后,可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方向或者发展不理想,就把考博当做一条缓解危机的出路,一来觉得说起来还算体面,二来考上了身价提高,将来的发展问题说不定就迎刃而解了,说白了,就是把读博等同于再拿个学历,这么想就还是不要吃那份苦了,其实读博士是做研究做学术,不是做学生,考上了苦日子才开始呢,没有超乎常人的对专业的热爱和埋头故纸堆、坐冷板凳的耐力,还是凭借专业技术吃饭要轻松得多。
准备的部分,我只针对非本校非本导师的人说,因为考自己学校自己导师就太顺风顺水了。其实专业课一定需要导师指点的,这倒绝非很多人以为的让导师直接把考题给你,反正专业题是他命的,关键是你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才能逐步了解掌握他的学术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才能明确你考取之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个过程也是双向的,导师需要逐步地了解你的专业水平和兴趣、性格,以及未来的学术潜力,才能确定他收或者不收你。说真话,做到博导这个份上,通常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资历也已深厚,绝大多数人于名利已然看淡,很多人招博就像是为自己一生的努力需找衣钵传人一样,大点说是培养自己学派的接班人,小点说也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后继有人。所以,提前选定你要考的导师,并且不遗余力地争取他的指导,及早进入这个双向了解双向选择的阶段,是很重要的。不是提前两三个月登门拜访一下,说一声我要考您的博,要他点个头就行了,没有得到导师的亲炙,就等同于你还是个外人,根本不是他门下弟子,双方互不了解,这样去考就是盲目且无胜算的。其实,博的关键不在考,而是考上之后的艰巨任务——出成果,考只是门票而已,是你正是进入学术研究道路的最低起点,所以找导师不是问他要什么,而是让他全面了解你,知道你考取后能做什么。
专业公共课方面,主要是中西方音乐史和作品分析两项,看你从前的积累了,作品分析不难,还在传统的曲式里面打转,非作曲专业的通常也就考钢琴谱,不会上管弦总谱那么夸张的;中西方音乐史方面的题这两年出得比较没套路,考过大背景大思路大乐派大风格这种纵横捭阖需要丰厚积累、思维水平和文字组织能力的大题目,也考过具体作品或作曲家评论这种必须背过书的小题目,评分的标准自然也难以揣摩,每年都有考生拿到成绩想不通要求复查试卷的,其实查不查也没多大意义,人文学科的考试本来就存在标准多样化的问题,综合因素和各种变量太多,没法预估的,关键还是个人知识、思维水平的一个综合体现。
英语真心不难,比一般综合类大学文史方向的博士考试应该简单一点,其实主要是艺术类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不高,所以水落船低,只要你大致具备六级水准,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其实我想说,很多学音乐的人研毕业以后,可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方向或者发展不理想,就把考博当做一条缓解危机的出路,一来觉得说起来还算体面,二来考上了身价提高,将来的发展问题说不定就迎刃而解了,说白了,就是把读博等同于再拿个学历,这么想就还是不要吃那份苦了,其实读博士是做研究做学术,不是做学生,考上了苦日子才开始呢,没有超乎常人的对专业的热爱和埋头故纸堆、坐冷板凳的耐力,还是凭借专业技术吃饭要轻松得多。

相关推荐
turn into用法及例句
turninto的意思是“变成”用法例句有:Neverletyourpersistenceandpassionturnintostubbornnessandignorance(永远不要让你的坚持和激情变成固执和...
展开详情often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often的比较级是moreoften,最高级是mostoften。often是一个英语单词,副词,作副词时意为“常常,时常;往往,大多”一般用在主语后情态动词后实义动词前。一、often读音英[?fn]美[?...
展开详情either与neither区别用法
either与neither区别用法:中文意思不同、用法不同。either中文意思为或者……或者……而neither中文意思为两者都不…&h...
展开详情齐齐哈尔大学是211吗
齐齐哈尔大学不是211大学。该校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不仅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还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一、黑龙江省有几所211院校黑...
展开详情intellect intelligence区别
intellect、intelligence的区别在于含义不同、用法不同、侧重点不同。intellect意为“(尤指高等的)智力,思维逻辑领悟力;智力高的人;才智超群的人”侧重强调能力;intelligence...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