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杰

和煦的风
精选回答

杰的繁体字与简体字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杰”,可以说不是“傑”的简化字。

但又可以说是。

咋回事呢?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施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规定了以“杰”字代替“傑”字。

但请注意,这个《第一表》,是“异体字整理表”。

照此说,“杰”和“傑”,是异体字关系,而非简繁关系。

1986年,国家颁行了新的《简化字总表》。

其最后的附录称:“以下39个字是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摘录出来的。

这些字习惯被看作是简化字,附此以便检查。

括弧里的字是停止使用的异体字。

在列的39个字的第11个字,就是“杰”,括号里的字是“傑”。

这讲的很清楚了,“杰”和“傑”,“习惯被看作是简化字”。

这就是“杰”和“傑”在简繁上的“复杂关系”。

题目中问,“杰”字是怎么来的。

无论如何,“杰”不是由“傑”简化而来。

两个字,在笔画结构上没任何承继关系,只不过读音相同而已。

两汉之前,应该还没有“杰”字。

最早收录“杰”字的,是南朝梁顾野王编的《玉篇》。

这个字,在魏晋以后用于人名。

如,南朝梁四公子之一,有魏杰。

《五代史》载周世宗镇澶渊,辟魏杰为司法参军。

后魏杰非前魏杰,同名罢了。

但另有版本称后魏杰为魏丕。

北宋真宗时所编《广韵》,亦收“杰”字,仍注为多用于古人名。

大约因为“傑”字太过难写,明清之后,出现了以“杰”代“傑”的用法。

《康熙字典》云:杰,“俗借作豪傑傑字。

这是说,“杰”和“傑”,本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明清时的人们,为了书写方便,把“杰”借过来代替“傑”字。

也就是说,新中国施行的简化字,只是把“杰”代替“傑”这种“约定俗成”的事情,重新确认和规定了一下。

不必去探讨如何从“傑”简化为“杰”这个过程了。

至于“杰”这个字是如何造出来的,也不必过分纠结。

作为人名、地名的字,很多时候没什么造字的规律可寻。

比如甲骨文中的族徽、人名、地名,就存在很多这种情况。

甲骨文中这种字,释读很困难,很多不具传承性。

“杰”字,作为魏晋以后的人名,恰好用此名的又是名人,载于典册,就传承下来了。

而“杰”假借为“傑”,则有规律可寻。

汉字中的“假借”,可按照所表示的词有无本字,区分为“无本字”“本字后起”和“本有本字”三种情况。

“无本字”之假借,如古汉语虚词“其”“之”以及双音节词“犹豫”,都是假借。

“本字后起”之假借,如“云谓”之“谓”,原来假借“胃”字,后造了“谓”字;如“狮”“蜈蚣”“徜徉”,都是原无本字而后造的。

“杰”假借为“傑”,属于第三种假借——“本有本字”。

这类假借,如“球”的本字为“毬”;“蜚”的本字为“飛”;“草”的本字为“艸”,等等。

不过,“杰”假借为本字“傑”,属于特例,即专门为了简化字形。

这种情况,在汉字中并不罕见。

如,以“只”代“隻”;以“姜”代“薑”;以“灵”代“靈”,等等。

汉字,由于语义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出现了“一字多职”现象,即一个字表示两种以上“意义”或“音义”,被称为“多义字”。

为了保证汉字表达汉语的明确性,实际上,汉字一直都处在“整理”过程中。

这种整理,从大方面来说,包括“汉字的分化”和“汉字的合并”。

“汉字的分化”,就是分散“多义字”,使原来有一个字承担的智能,有两个或几个字承担。

比如,从“猶(犹)”字分化出来“猷”字;从“邪”字分化出“耶”字;从“亨”字分化出“享”字;从“母”字分化出“毋”字;从“刀”字分化出“刁”字,等等。

“汉字的合并”,则是把一个字的全部职能移交给另一个字。

如,从“屰”到“逆”;从“叚”到“假”;从“侌”到“陰”;从“荳”到“豆”;从“捨”到“舍”,等等。

这种合并,有不少本字并入了本不相关的异体字。

如,“彊”并入了“强”;“艸”并入了“草”;“榖”并入了“谷”;“葉”并入了“叶”,等等。

“傑”并入“杰”,即属于这一类。

有意思的是,“傑”这个字,既参加了“汉字的分化”,又参与了“汉字的合并”。

“傑”应该由“桀”分化而来。

“桀”,最早义为苗木突出者。

后引申为人之“突出者”。

《诗经.卫风.伯兮》云:“伯兮朅(qie)兮,邦之桀兮。

翻译过来是——夫君体格多健壮,保卫邦国是栋梁。

《郑笺》:“桀,英桀,言贤也。

后来,“桀”分化为“傑”。

《荀子.非相》曰:“古者桀纣长巨娇美,天下之傑也。

再后来之明清,“傑”又合并为“杰”了。

杰:繁体字写作“傑”。

《说文解字》:“傑,傲也。

从人、桀声。

甲骨文“人”()《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其甲骨文字形像侧面人行礼之形。

男子成年行冠礼之形是籀文(或甲骨文“”)“人”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桀,磔也。

从舛在木上也。

《说文解字》:“舛,对臥也。

从夊()相背。

《说文解字》:“夊,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

走路时象人两胫有所拖着一样慢是夊之范式。

()为(夊)字之反写。

夊、()两范式叠加:两夊互相拖累错杂烦乱若相背而伏卧是舛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木,冒也。

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

从屮,下象其根。

阳气动跃如草一般触地而出根茎壮者是木字之范式。

舛、木两范式叠加:两夊互相拖累错杂烦乱若相背而伏卧有才过张伸者是桀字之范式。

人、桀两范式叠加:才过万人以张伸为傲者是傑字之范式。

杰:从木、从火。

《说文解字》:“火,燬也。

南方之行,炎而上。

象形。

炎而上阳气用事万物变化分散是火字之范式。

木、火两范式叠加:木过火犹张伸以存者是杰字之范式。

《字汇》第466页:“杰,今与傑通用。

繁体字“傑”简化为“杰”根据古代异体字规范简化。

人心向善 2023-09-04 13:24:39

相关推荐

三星手机墨迹天气怎么在桌面显示

1、首先下载墨迹最新版墨迹天气;2、安装好墨迹天气之后,进入软件的住UI,可以看到界面下面的功能选项,我们主要看工具选项就可以了;3、点击工具进入皮肤的设置选项;4、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皮肤小铺的图标,点击进入;5...
展开详情

自动挡正确挂挡的步骤

1、启动的正确步骤是:踩刹车-拉手刹--点火(不是直接挂D挡,挂到N挡上再点火,之后由N挡到D挡)-松手刹-松脚刹-踩油门-起步;2、常见的错误方式:踩刹车-打火-挂挡(P到D)-松手刹-抬脚刹-给油-起步;3...
展开详情

情人等不得天黑的句子

1、你我两岸相爱却不可相见。你默然选择离去,留下我一人独守彼岸。花开花落,你不曾在经过此岸;对不起,我无法不自己想起你;对不起,我不能让自己忘记你;对不起,我心中不能没有你;彼岸花已开,奈何桥已搭起,孟婆已像我...
展开详情

苹果耳机怎么连手机

苹果耳机连接手机需要将手机的【蓝牙】功能打开,然后将耳机放在手机旁边,打开耳机的充电盒,此时手机上出现耳机的设置动画,点击【连接】,连接成功后点击【完成】即可。具体操作如下:本文以iPhone12;iOS14....
展开详情

观看的近义词

1、观看的近义词:寓目、观望、阅览、观察、旁观。2、观看,指观察、观赏的意思。3、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上御勤政楼大酺,纵士庶观看。”。4、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则听得秦邦使命到邯郸,要无瑕玉璧相观看”...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