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惯用手和书写能力发展有一个过程

绝版寂寞情人 幼教理论
精选回答

这个问题我在临床中常遇到。因为所涉及的可能性非常广泛,在此我归纳出两项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供家长们参考。问题解析1:左手惯用者,被强迫改成使用右手:“左撇子”不是我的错!由于左撇子在这个社会上属少数(约占总人口的13%),因此在大部分人眼中是“异于常人”的。此外,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针对右撇子设计的。所以,“左撇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社会压力,许多家长迫于教养上的压力与担忧而强迫孩子使用右手。强迫修正的后果简单举一个例子,假设您是右撇子,请您先拿出一张白纸与一支笔,在白纸上画一条垂直线,并在垂直线的右边写一个“3”,之后换左手在垂直线的左边也写一个“3”,这时您会不由自主地想写左右颠倒的“3”。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写数字时大多是由内往外写,因此换成另外一只手时,也大多会依循这样的动作模式,因此如果强迫左撇子的孩子使用右手写字,结果可想而知。一味强迫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以下临床经验供参考。1.大部分孩子在强迫更改为右手后,仍会在大人没注意的时候用左手,毕竟那是他们的优势大脑所控制的“惯用手”。2.动作学习缓慢。“左右开弓,左右皆不精”,这是最常见的后果。有些动作使用惯用手都不容易,更何况是非惯用手呢?写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书写时经常会左右颠倒,且容易因手酸而抗拒写字。该怎么判断孩子的惯用手呢一般而言,孩子约在3~4岁时会发展出偏好使用的手,5岁左右会发展出固定使用的手,而7岁左右“惯用手”会正式建立并趋于成熟。如果在3岁之前没有刻意引导,大部分孩子此时偏好使用的手将来成为“惯用手”的机会颇高,及早判断孩子可能的惯用手对于动作发展与学习是有帮助的。如何判断呢?以下几个指标供参考。1.观察并记录孩子使用两手的频率(持续一个月),频率较高的那一侧即可能为惯用手。2.观察孩子分别使用两手时的动作品质,通常品质较佳的那一侧会成为惯用手。3.将球以滚动的方式传给孩子,看看他用哪只手捡起并投出;或将饼干、玩具放在孩子的正前方,看他伸哪只手去取物。4.将球滚向孩子的正前方,看看他用哪只脚踢,通常会使用惯用脚踢球,非惯用脚维持身体平衡,而惯用脚通常与惯用手为同侧。5.甚至在初期爬行的阶段也能发现一些端倪,例如偏好使用的手会先向前伸出或去拍打物品。孩子的惯用手可以“塑造”吗临床上有些治疗师强调,如果要让孩子将来成为右撇子,可以在两岁左右刻意将孩子喜欢的物品都放在孩子的右侧,以方便孩子建立使用右手的习惯。然而“发展”应该以顺其自然为原则,太过刻意反而可能矫枉过正,造成左、右脑发展不平衡,且限制大脑神经的发展与连结,结果可能影响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与人格发展。“双手万能”,无论惯用手是左手或右手,千万别轻忽“合作力量大”的概念,因此在我们致力于惯用手的发展时,也别忽略非惯用手的训练!问题解析2:揠苗助长,小朋友尚未准备好!就整体的运笔功能而言,写字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诸如画图、描绘线条、画几何图形等,基本上都不算是写字,但确确实实是学龄前应当具备的“基础运笔能力”,会影响将来正式的书写。运笔能力是由许多感觉、知觉、骨骼肌肉等元素共同运作与统合的结果。而就高阶的“写字”功能而言,则需要具备以下6项基础能力,其中,又以第6项与未来的写字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1.手部精细动作发展须成熟,如对掌抓握能力、掌内操控能力、手部肌肉力量与张力等。2.视觉认知技巧成熟,如视觉记忆、图形辨识、空间概念等。3.视觉动作整合能力,也就是手眼协调的能力。4.简单的阅读能力(含认读与读念)。5.符合年龄阶段的握笔方式。如提早有握笔的经验,约莫3岁左右会发展出与成人相近的握笔方式,不再是拳握式抓握。6.基础的运笔技巧,如基本线条或几何图形的描写与仿画等。以下提供9个与孩子未来写字息息相关的图形:|、-、○、┼、/、□、\、×、△。其实几乎所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和汉字都由它们组成。例如“4”由“/、-、|”组成;“永”由“\、-、|、/”组成;英文字母“A”由“/、\、-”组成。根据研究显示,如果能够在练习这些基本线条时,同时赋予口语的连结,将来更有助于写字,例如“/像从右边溜下来的溜滑梯”;“-”像“躺着的棍子”,等等。尔后在练习写字时,即可运用这类口诀来提醒笔画或笔顺。以感觉统合的观点来看,“适应性的反应是需要透过大脑组织与整合各种感觉信息,并根据环境所做调整而产生”,几乎所有的动作能力都需要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去处理、整理与修正才会有适当的表现,这就得靠经验的累积,写字当然不例外。学龄前从基本图形练习起,循序渐进累积运笔经验,以便为将来“真正的写字”做好铺垫。摘自:《学前教育家教版》2015.3

唐僧洗头爱飘柔 2022-05-13 03:01:18

相关推荐

没有单位可以发IEEE会议论文吗?

没有单位可以发IEEE会议论文吗?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成果,它代表着作者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在学术界,论文的发表和评价往往与作者的单位密切相关。一些作者朋友开始好奇,没有单位可以发IEEE会议论文吗?本...
展开详情

Scopus会议论文前三名作者能加分吗?

Scopus会议论文前三名作者能加分吗?其实对于作者朋友们来说,能够被Scopus会议收录并发表,是一种荣誉和认可。在Scopus会议论文的作者排名中,前三名作者能加分吗?其实这涉及到学术论文评价和奖励机制的问...
展开详情

SCI会议论文的附件会查重吗?

SCI会议论文的附件会查重吗?我们都知道在撰写SCI会议论文时应该注意避免抄袭或引用他人的内容,以免被检测出抄袭行为。但是有一些朋友感到疑惑,在写SCI会议论文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附件,这附件部分需要进行查重的吗...
展开详情

高校对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有要求吗?

高校对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有要求吗?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高校中,对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高校对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有哪些要求呢?本期ae...
展开详情

预报名缴费后还能改学校吗

预报名缴费后还能改学校吗预报名缴费后是无法再改变学校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填写的“招生单位”、“报名点”和“考试方式”是报名的关键信息。无论是否缴纳报名费,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关键信息均不得修改。有什么办法可以更...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森是木字旁还是木字头

“森”是木字旁,森(读音sē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说“森,木多貌。”可见,“森”的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后引申为众多。又由本义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森”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森”字由三个“木”字按照品字结构组成。但商代甲骨文刚开始时并不是按照这种结构组成的,而是在一条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森”的结构才开始变化,且延续到后世。
“森”字是会意字。由三“木”构成,意思是由特别多的树连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森林的含义。“森”的本义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杜甫《蜀相》中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里引申为众多之义。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中说“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森林里光线幽暗,故引申为阴沉、幽暗的样子。

后是半包围结构吗

“后”是半包围结构。
后,读音hòu,是合并字,合并“后”与“後”。“后”,从人从口,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本义是发号施令者,即君主。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后,继体君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青后、后镜、后郑、主后、后叙、后时、望后、后幅、后开。
反义词:先、前。

金瓯是什么意思

金瓯的意思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酒杯的美称。
金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ōu。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例句:
1、《明史·钱龙锡传》:“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2、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3、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4、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什么意思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越出规矩。
浅尝辄止,汉语成语,拼音是qiǎn cháng zhé zhǐ,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近义词:半途而废、浮光掠影。
反义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