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

沁水百合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本文简介: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提出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就像没有终点的旅程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54.9城市人口将超过42亿。200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本文内容: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提出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就像没有终点的旅程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54.9城市人口将超过42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2城市人口超过7.5亿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构建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框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重大命题。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1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思路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内需开发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优化问题难点是解决城市行政体制及其配套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构建。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与历史进程

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从支持小城镇到重点发展大城市再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实质上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制度安排由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引导农民进城再到鼓励支持农民进城的过程。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

在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中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徙是自由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起为配合国家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开始一步一步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957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8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登记条例》此后以户口制度为基础先后又制定了粮食、副食品、燃料、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婚姻等制度这些制度安排把城市人和农村人分成两个不同的“二元世界”和两种不同的身份。在此制度限制下中国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转移支持导致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开始解冻。为了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控制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开始兴起。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的要求户籍制度的壁垒先从小城镇被打破。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2003年以来中国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域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的政策促进符合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鼓励有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由于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伴随不断的制度变迁因此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1978-1984年是中国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城镇人口平均每年递增5.68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23.01平均每年增加0.85个百分点建制市由193个增加到300个建制镇由2173个猛增到9140个2。

1984-1992年是中国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92年全国建制市增加到517个建制镇激增到1.45万个城镇化率达到27.46比1984年提高了4.4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56个百分点3。

1992-2003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城镇化率从27.46提高到40.53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2003年建制市达到660个建制镇达到20226个以城市现代化建设、小城镇发展和建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为标志中国城镇化全面快速推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与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003年至今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9年城镇人口为62186万比2003年增加9810万年均增加1635万城镇化率达到46.59比2003年提升6.06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01个百分点。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评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在制度变迁中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的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17.9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43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5.6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24个百分点。1978-2008年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2个百分点同期世界城镇化率年均提升0.39个百分点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收入分组来看2008年中国人均GNI高于中等收入国家但城镇化率低于2.44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见表1下页。

二、中国城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进程是人口流动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产业转型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调整、社会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进的过程它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1978-2008年间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与非农产业就业比、第二产业就业比、第三产业就业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0.825、0.978城镇化率与各就业比率指标总体上保持了动态同步性。如图一所示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增长平缓且与城镇化率之间的缺口逐渐放大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就业比率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比率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最重要产业改革开放30年间非农产业就业比率一直高于城镇化率且保持1015个百分点的差距其可能的解释是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使大量非农就业分散在乡村地区。

为了具体分析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设X城镇化率Y1非农产业就业比率Y2第二产业就业比率Y3第三产业就业比率Y4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模型设置如下

1LnY1A1B1LnX

2LnY2A2B2LnX

3LnY3A3B3LnX

4Y4A4B4X

其中X是自变量Y1、Y2、Y3、Y4分别是各模型的因变量A1、A2、A3、A4、B1、B2、B3、B4是各模型的系数各变量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

运用样本数据得到模型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5LnY11.300.73LnX

0.95

F514.98

11.90

22.69

6LnY21.920.34LnX

0.73

F78.81

14.59

8.88

7LnY3-0.751.13LnX

0.96

F720.26

-5.26

26.84

8Y4-9316970X

-9.72

25.85

0.96

F668.01

DW0.16

根据8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但DW为0.16无法通过杜宾检验说明随机误差项Resid存在自相关问题。设ResidE通过对Resid项作自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E1.313E0.421E-2

根据自回归分析结果对4作广义差分处理以消除随机误差项自相关问题得到新的差分方程如下Y4ABX其中Y4Y4-1.313Y4-10.421Y4-2XX-1.313X-10.421X-2。

运用样本数据得到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9Y4′-524.55663.84X

-1.46

7.21

0.66

F51.97

DW2.27

根据5非农产业就业比率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0.73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非农就业比率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根据6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0.34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率也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但速度递减的程度超过非农产业就业比率根据7第三产业就业比率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1.13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扩大第三产业机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9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城镇化率呈线性关系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663.84万人。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图二

城镇化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图三

城镇化率与人均GDP散点关系

中国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了产业结构的演变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71.81上升到2008年的88.6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4攀升到40.07见图二。根据1978-2008年间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4而发达国家1820-1950年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高达0.997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生了明显背离。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范围在1.42.5之间5中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从1978年的0.41上升到2008年的1.06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还未进入合理区间。根据1978-2008年间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32、0.954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针对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的高度正相关关系设置模型如下

10LnY5A5B5LnX

11LnY6A6B6LnX

12LnY7A7B7LnX

其中Y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Y6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Y7工业增加值比重X城镇化率A5、A6、A7、B5、B6、B7为各模型方程的系数各变量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运用样本数据得到计量分析结果

13LnY50.960.74LnX

0.88

F221.86

5.68

14.89

14LnY63.250.33LnX

0.91

F289.50

49.85

17.01

15LnY73.***0.018LnX

0.01

F0.29

32.58

0.54

根据13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于城镇化率的弹性为0.74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根据14非农产业比重相对于城镇化率的弹性为0.33城镇化率对非农产业比重的影响小于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根据15计量分析结构无法通过T检验、F检验且模型拟合程度非常低城镇化率对工业化率的影响不显著。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1978-2008年间的数据绘制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散点图见图三。由图可见人均GDP与城镇化率呈近似线性关系。

为测度中国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设置模型如下

16YABX

其中Y人均GDP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X城镇化率A、B是模型系数各变量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运用样本数据得到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17Y-3289.97166.07X

-10.25

16.22

0.90

F263.05

DW0.14

根据17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但DW值为0.14无法通过杜宾检验说明随机误差项resid存在自相关问题。设reside通过对resid项作自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e1.946e1.008e-2

根据自回归分析结果对16作广义差分处理以消除随机误差项自相关问题得到新的差分方程如下YABX其中YY-1.946Y-11.008Y-2X′X-1.946X-11.008X-2A′0.062A。

运用样本数据得到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18Y′-126.26131.97X

-2.58

5.18

0.50

F26.84

DW1.87

根据18修正后的DW值满足杜宾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能够满足T检验、F检验虽然拟合程度有所降低但估计结果总体得到改善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增加131.97元按2008年价格是690元。

三、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

21世纪第一个20年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原有的经济秩序被打破新型的发展模式在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城镇化是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后遗症的驱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主要载体。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实现短期宏观政策与中长期发展的有效结合点。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内需开发问题

1.内需不足是宏观需求结构的长期特征

过去30年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投资保持了持续的强劲增长而国内消费的潜力始终难以得到释放。如图四所示1978-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总体处于下行趋势储蓄总额占GDP比重总体处于上行趋势从2001年开始消费支出比重的下行趋势逐渐加强储蓄总额比重的上行趋势继续攀升从2005年开始储蓄总额占GDP比重超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滑落。

从国际比较来看如表2见下页所示中国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其所属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各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储蓄总额占GDP比重、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不仅高于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平均值也远高于各收入组平均水平。根据国际比较中国经济呈现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特征。显然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下高投资必然引起高产能高产能又导致很高的对外出口依赖度。

2.推进城镇化是内需开发的战略选择

“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始于1998年是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提出来的其突出特征是大规模增发国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基础工业发展。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严重的挑战“扩大内需”再次成为工作报告的重中决策。而这次既有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有刺激消费的政策。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现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上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中全球形成了认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提供市场、中国等发展经济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富集国提供原料与初级产品的实体经济三角形分工格局6见图五下页并相应出现了与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相反的资本逆向流动局面。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作为市场提供国受到重创其消费市场无法支撑世界经济的三角循环运行“美国举债消费、世界放贷买单”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从短期来看近来逐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主张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供求关系的失衡。从中期来看结构性的全球市场收缩成为世界经济环境的常态国际市场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最稀缺的资源7。对于中国而言大幅收缩的国际市场使现存的出口导向模式难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消化过剩产能扩大内需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中长期战略。

图五

世界经济三角分工格局

面临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启动扩大内需战略是驱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需要。如何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如何提高居民收入份额与消费能力如何培育一个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关键在于加快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创造宏观需求既是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又是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

3.推进城镇化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

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下收入分配结构决定宏观消费需求。收入分配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城乡分配在劳动、资本、税收之间的要素分配以及在居民、企业、之间的部门分配。试图绕过收入分配去压产能、增消费难以解决增长困境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8用城镇化突破分配难题是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佳选择。

第一推进城镇化是突破收入城乡分配差距的关键。从收入的城乡分配来看2008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9.6而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3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农村从事劳动报酬较低的农业生产活动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2.6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5.67高达7.2亿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限制了宏观消费需求的扩大。如图6所示改革开放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增长相对缓慢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比总体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

根据常兴华的研究农村内部、城市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异从1978-2007年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1978-2007年期间农村基尼系数从0.212上升到0.373城市基尼系数从0.160上升到0.323全国基尼系数从0.310增加到0.454。进一步通过对总收入差距的分解可知如表3所示1978-2007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逐渐下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不断上升但总体而言总收入差距以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为主199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一直是最大的。

从收入城乡分配差距的视角出发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是限制宏观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因素但根治内需不足的药方不在农村一系列惠农政策无法从根本上启动农村巨大的潜在需求所以占2/3的中国农村人口在全体居民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不超过1/310。扩大内需的药方在于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从低收入、低消费的农村地区向高收入、高消费的城镇地区转移。根据刘恒中提出的“以农转非为中心的内需开发战略”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对工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存在着城乡需求落差当人口城镇化将城乡需求落差转化有效需求时会产生消费转换效益与收入增长效应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内需之源。

第二推进城镇化是突破收入要素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三产业就业比率对城镇化率的弹性是1.13。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663.84万人。根据中国城镇化进程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0.74城镇化率每提高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0.74。因此推进城镇化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劳动收入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改革开放30年实践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构成的“双重二元结构”11下城镇地区人口集聚效应差、公共服务效率低、服务业发育成本高阻碍了城镇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就业机会的扩大。目前中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未来较长时期内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城市工业体系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生产***体系如流通与通讯服务体系、金融与法律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与交易体系等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镇人口聚集为相互提供市场的服务业尤其是商业、医疗、娱乐等各类生活型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事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产业与服务业其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得到较大提升大规模的农民市民化通过消除城乡消费需求落差释放庞大的内需市场。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在城乡二元制度下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出现的特殊群体。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被计入城镇人口。根据该口径计算2007年1.6亿农村户籍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占城镇人口总数的27②。从分省数据来看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是城镇化的人口主体农民工进城对浙江、北京、上海、天津与广东的城镇化贡献率分别达到30.7、27.9、24.7、24.4、18.6个百分点农民工流出对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的城镇化贡献率分别为9.5、10.6、13.3、16.6个百分点12。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大量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没有获得市民身份无法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住房等诸多领域享受与城镇居.

老树开花 2022-07-01 18:24:38

相关推荐

描写令箭荷花的诗句

1、奉得青枝当令箭,敢叫荷花上岸开。果然茎端花频现,疑是观音驾莲来。2、娇艳无双天上来,九天霞彩下瑶台。姹紫嫣红无可比,织女精心巧剪裁。3、潺潺滋雨润,点点浸香萦。漱玉濯清韵,衔珠弄雅情。深凝渐羞赧,轻诉漫吟风...
展开详情

最新唯美语录

1、我的幸福,就是看着你幸福。2、说忘记的人,往往还是记得的。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不知苦的甜,爱的悲哀也在随风遣散。5、你懂得那么多,想必过得也不是很好。6、在物事已非的景色里。叫我如何喜欢...
展开详情

燕子的诗句

1、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李商隐《无题》2、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
展开详情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励志唯美短句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我愿为你遮风蔽雨无需抚慰因为我从未远离3、推销产品,要靠品质;推销自己,要靠品行。4、过去的没办法改变,但未来还在你的掌握之中。5、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会愿意为他/她改...
展开详情

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1、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方回《清明昼夜大风》2、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波渺渺》3、斜风细雨作春寒。朱淑真《江城子赏春》4、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小聪明是什么意思

小聪明,汉语词汇,拼音:xiǎo cōng ming,释义:在小事情上或枝节方面显露出来的聪明,多损伤大局或不利于长远。常含贬意。是指此人虽聪明伶俐,但不能做到大智若愚,为人处事时总以为别人想不到,而运用自己的谋划和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引证解释:
1、元·汤式《湘妃引·和陆进之韵》曲:“使聪明休使小聪明,学志诚休学假志诚。”
2、清·金松岑、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威毅伯笑道:‘只是小儿女有点子小聪明,就要高着眼孔,这结亲一事,老夫倒着实为难。’”
3、鲁迅《故事新编·非攻》:“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
4、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我得弄点小聪明,就是装假也不要紧。”
造句:
1、张剑总喜欢在同学们面前卖弄那点儿小聪明。
2、耍小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常常把事情弄糟。
3、你就爱耍这种小聪明,但哪一次不是弄巧成拙,整了自己?

反常必有妖怪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事出”,全句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意思是事情反常就一定有奇怪的地方。
出自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玉马精变》,原文是:越七八日乃萎落,其根从柱而出,纹理相连,近柱二寸许,尚是枯木,以上乃渐青。先太夫人,曹氏甥也,小时亲见之。咸曰瑞也,外祖雪峰先生曰:物之反常者为妖,何瑞之有!曹氏亦式微。
译文:
花叶繁茂下垂,过了七八天才枯萎谢落。花的根从柱生出,纹理与柱相连;靠近柱子二寸光景,还是枯木,往上才渐渐发青。先母太夫人是曹氏的外甥女,小时亲眼见过厅柱的牡丹,当时都认为是吉祥征兆。我的外祖雪峰先生说:“反常的物就是妖,哪有什么吉祥征兆?”后来曹氏门庭也衰落了。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诫子书是什么体裁

《诫子书》的体裁是书信,《诫子书》是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正余弦公式互换

正余弦公式互换有: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cos(π-α)=-cos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互换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sine),数学术语,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一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由英语sine一词简写得来),即sinA=∠A的对边/斜边。
余弦(余弦函数),三角函数的一种。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如概述图所示),∠A的余弦是它的邻边比三角形的斜边,即cosA=b/c,也可写为cosa=AC/AB。余弦函数:f(x)=cosx(x∈R)。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