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怎么读

春天的风
精选回答

diǎ?嗲,是一个汉语词汇,部首是口,总笔画为13笔。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撇、点、撇、捺、撇、横撇、点、撇、横撇、点。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组的词有嗲声嗲气、嗲姐姐、沙嗲。“嗲”词汇的形成与发展与它生长的土地密切相关。无论是所谓的吴越文化、海派文化,还是为后人所道的长三角文化,都彰显出“嗲”与这片土地千丝万缕的联系。

1、组词

发嗲、嗲菜、老嗲、嗲嗲、嗲娘、太嗲、嗲声嗲气。

2、“嗲”的起源与发展

在“嗲”的起源方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它源于苏州,有人认为它源于上海,更多的人则认为它源于常州。在这里笔者支持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它源于常州。而常州话中的“嗲”最多的意思就是表示“什么”,与北方话中的“啥”意思相近。据一些专家学者考证,近人说常州话的“嗲”本字就是古汉语里的疑问词“底”。“底”作“什么”古已有之,唐代颜师古《匡谬正俗》:“俗谓何物为底”;赵翼《陔余丛考》四三:“江南俗语何物为底物,何事为底事,唐以来已入诗词中。”可见“底”作为“什么”的通俗意义早已流入民间,诗文里也常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北史·艺术传·徐之才》:“之才谓坐者曰:‘箇人讳底?’”;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白居易《放言诗》:“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宋范成大《双燕诗》:“底处双飞燕,衔泥上药栏。”清代吴伟业《满江红·蒜山怀古》词:“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像《子夜四时歌》正是六朝乐府中的吴歌。冯沅君在《吴歌声中几个字》中写到“底”,“不独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也可作疑问代名词,吴声歌中的‘底’大都属于后者”。顾颉刚《吴歌·吴歌小史》里收集的常州民歌里《嘭嘭嘭》唱:“嘭嘭嘭,做刁得?磨竹刃;做刁得?劈蔑蔑。做刁得?箍蒸笼。做刁得?做花花团子。做刁得?娘家去。娘家那块?娘家天上……”,此处“刁”与“底”所指相同,也表明表示疑问的代词“底”在常州话里读音接近“刁”。其实这个代词不只常州人讲,周边地方都说,如宜兴讲“底个”,丹阳说“底告”,靖江称“底高”,而吕墅就讲“嗲”,发音与常州话非常接近。溧阳、金坛也发类似的音。更是与龚自珍在《金坛方言小记》中说:“问词曰爹。问何所作曰作爹特。问何等物也曰爹东西。”而来自古常州移民的通东地区方言也与今天的常州方言保持一致称“嗲”。

如此看来,“嗲”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还是有点文化“底”蕴的词。

学不会放手 2024-12-10 12:44:32

相关推荐

葬尊是什么

葬尊是智者,是英雄。大巫贤的故事里,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在朝廷当大官的欺压百姓,捣毁了许多村子的祠堂寺庙,还到处杀人,每个村里的大巫贤都被杀了,是六葬菩萨显灵降下大雨,山石堵塞官道,奘铃村的先祖才能带着经书和冥陀...
展开详情

绣球花的赞美

1、绣球花不像玫瑰和牡丹那样娇贵,只要有土有水有阳光,它就能生长得很茂盛。给人们美的享受。2、绣球花长开不败,这簇花萎谢了,那团花又盛开了,始终药薪郁郁,生机勃勃。3、绣球花开得那么鲜艳,那么红火,几十朵小花挨...
展开详情

洞悉和熟悉的区别

熟悉只是表面上的认识、熟知。如这个人我们原来是同学,我比较熟悉。而洞悉不仅熟知,还能从熟知的表面现象敏感觉察到人和事物内部的本质,并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如他常常能从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敏锐洞悉事情的走向,作出...
展开详情

青春豆蔻年华的意思

青春豆蔻年华的意思是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出自唐·杜牧《赠别》的诗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风尘女子的诗...
展开详情

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几点上班

火车站24小时都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可以申请领取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