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艺术的一代宗师——卡萨尔斯

温暖守候依然美 大提琴
精选回答

帕布罗•卡萨尔斯1876年,卡萨尔斯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在后来卡萨尔斯长达97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完善了大提琴的演奏技巧,提升了大提琴的音乐地位,并发现了巴赫失传已久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最终卡萨尔斯成为了大提琴音乐艺术的一代宗师。同时,由于西班牙国内局势动荡,卡萨尔斯多年处于流亡的状态,而他所表现的对于和平的向往,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也都受到了世人的敬仰。
现在,巴赫的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被称为是大提琴作品中的绝对经典,但是这部巴赫写于18世纪初期的作品,直到19世纪末期才被一个叫做卡萨尔斯的少年完整的发现。
1889年的一天,13岁的卡萨尔斯和父亲漫无目的的在城里闲逛,两人信马由缰不经意间走进一家寄卖店。卡萨尔斯发现,在一个破烂不堪的角落,赫然躺着一本乐谱,上面还写着: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巴赫作。
后来,卡萨尔斯这样说到当时的情景:“我那时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作品的存在,也从来没有人向我提起过它们,这次发现对我的生命是一次奇妙的启示。我紧抱着我的宝贝,飞也似的跑回家,马上开始练习这些组曲。”
当时,巴赫的这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还不为世人所熟知,它只是零零散散地被人们演奏,有时是钢琴改编版,有时则加上钢琴伴奏。卡萨尔斯在13岁发现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之后,经过12年的练习和研究,在他25岁时,才公开演奏了其中的一首,随即震惊世界乐坛。卡萨尔斯不仅让人们重新听到了巴赫的音乐,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独特的演绎改变人们对于巴赫传统的看法。卡萨尔斯说:那时,巴赫的这些作品被看作是冷冰冰的学院派的东西,可是,听到这些组曲闪烁着最诗意的光辉,谁还能把巴赫视为冷冰冰的呢?
在战争年代,卡萨尔斯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罗曼•罗兰把卡萨尔斯称作“保持着人道主义和始终为大众捍卫人类信念的伟人”。而作为一位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也受到推崇,一位评论家认为卡萨尔斯的演奏技巧如此完美,以至于让听众忘记了技巧的存在。卡萨尔斯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音乐。
卡萨尔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在指挥台上,卡萨尔斯独特的个性展露无遗。通常情况下,他是非常和善的,在指挥之前他会拥抱6,7个甚至是20位乐队成员,以表示友好。但是当卡萨尔斯听到乐队走调时,就会变得怒不可遏,甚至会对着乐队大喊大叫:我是一个烦人的老头。
卡萨尔斯在从事大提琴演奏,指挥工作的同时,还在从事着教育工作,在他的学生中,包括著名的大提琴家艾森伯格,卡萨多等等。卡萨尔斯创造性的发展了前人没用过的各种指法,力图让每一个音都干净清楚。卡萨尔斯还强调说:为了发挥乐器的全部潜在性能,必须掌握技巧,而为了懂得音乐复杂的各个方面,理解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他身为大提琴艺术的一代泰斗,很多著名的后辈演奏家都受到过他的指导和帮助,比如罗斯特罗波维奇,杜普蕾甚至马友友。
在巴黎,卡萨尔斯认识了葡萄牙大提琴家吉列米娜•苏吉娅,两人经常共同演出,关于他们的关系也有诸多传闻,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分道扬镳。吉列米娜•苏吉娅生于葡萄牙,被誉为当时最伟大的女大提琴家,据说她的个性反复无常,狂暴不安。卡萨尔斯比苏吉娅大十二岁,在共同生活了几年之后,苏吉娅突然于1912年离开了卡萨尔斯,其中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离开了卡萨尔斯之后,苏吉娅到了英国,并在那里创造了辉煌的演奏生涯。而卡萨尔斯也很快地在纽约与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苏珊•梅特卡夫结了婚,然而在1928年他们的关系宣告破裂。有人说,卡萨尔斯和那位美国歌唱家妻子的最终离异,是因为卡萨尔斯老派固执的性格和美国妻子浪漫的气质难以调和。而卡萨尔斯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在对待同事朋友时也不例外。卡萨尔斯曾经和钢琴家科尔托等人组成三重奏,有三十年的合作交情,但是后来由于科尔托对纳粹德国态度暧昧,卡萨尔斯就立即中断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1957年时,卡萨尔斯已经80岁了,在这一年,他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和比他小60岁的学生玛尔塔结婚,其次是永久定居在波多黎各。玛尔塔来自于波多黎各,有着极好的音乐天赋,她最初见卡萨尔斯的时候只有14岁,在跟随卡萨尔斯学习大提琴的过程中,两人暗生情愫,结成伉俪。至此,在度过了几十年漂泊的生活之后,卡萨尔斯跟随新婚妻子回到了母亲和妻子共同的故乡波多黎各。
在和卡萨尔斯结婚之后,玛尔塔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卡萨尔斯的身上,玛尔塔的善良活泼给晚年的卡萨尔斯带来了快乐和安慰。在玛尔塔的照顾下,卡萨尔斯在举行音乐会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他开设了大师班,教学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玛尔塔的伴随下,卡萨尔斯的晚年生活幸福而充实。
1971年,为表彰卡萨尔斯的贡献,联合国授予他和平勋章。在联合国举行的音乐会上,卡萨尔斯动情的回忆起他的故乡——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并演奏了他非常心爱的一首故乡的民歌《百鸟之歌》。卡萨尔斯于1973年10月22日去世,终年97岁。卡萨尔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这些为他的音乐和人生凭添了很多的亮色。他说,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就像对待任何一个人那样,我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圣洁的。

少年郎 2023-08-14 13:36:12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贼不走空什么意思

贼不走空是指爱偷东西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要偷点儿东西带走。
出自张孟良《袁文会与刘广海》十一:“老人又从锅里端出一碗杂花米粥,里面还掺了些山药,热乎乎的,递给他喝。袁文会一面往下灌,一面偷偷地用小眼睛四下洒打,这是做贼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总想偷点什么。所谓‘贼不走空’。他一眼瞥见头上有个篮子,用一根铁丝钩儿悬挂在房梁上,小鼻子嗅了嗅,闻到一股香气。他几口把粥喝完,又把碗舔干净,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我该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惦着我咧。’”
造句:
1、小偷坚信“贼不走空”,盗走空运货车。
2、不过,怀抱“贼不走空”之志,还是去看看。
3、看来“贼不走空”果真是小偷的惯例。
4、窃以为,玩收藏必须得具备“贼”的一个潜质,俗话称其为“贼不走空”。

三春晖的意思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 chūn 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百步笑五十步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本义是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毋庸人云亦云什么意思

毋庸人云亦云意思是:不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近义:随声附和、拾人牙慧。
反义:自成一家、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示例: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人云亦云”造句:
1、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像他这种人云亦云的个性,是不可能把公司给管理好的。
5、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