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 | 王鹏:正心才能正音,正音方能正心

清晨的小鹿 古琴
精选回答

Q:王老师,很感谢您担任本次古琴艺术展演非职业组的评委,能请您跟我们简单谈谈非职业组的竞赛情况和选手表现吗?

王:古琴非职业组比赛的整个表现,令人出乎意料。参加非职业组竞赛的选手,都是普通(非专业、不以教琴为业)的琴人群体,大体上来说,从事专业演奏的琴人,往往技术上都比较好,但是琴外的功夫不够;而普通琴人的综合素养则都比较高,但是演奏的技术水平跨度比较大:有些选手的基本功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但是其中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在技巧上和以教琴习琴为职业的琴人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更有过人之处。他们弹琴的状态,一招一式有一种内敛、含蓄的美感,不注重表演,能专注在琴曲的演奏中,更有“琴人合一”的状态。

其中有几个小朋友特别优秀。比如有个叫孙宁伯的孩子,才十二岁,演奏的是管谱全本《离骚》,他对曲子结构的处理、音乐空间的表达,都很成熟,这个小朋友非常有潜力,如果能有很好的斧正和指导,前途不可限量。

Q:那选手们还存在或暴露出什么问题呢?有没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王:有些选手的熟练度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练习。我们说弹琴,不止是技巧,琴外的功夫也非常重要。我建议我们的琴人们,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加强审美的品格,培养自己对于艺术和生活的判断力。这是今后尤其需要注意的,也是需要长时间去积累和沉淀的。

Q: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选手呢?

王:一个是刚才说过的孙宁伯,还有几个小朋友表现得也很不错。另外这次获得金奖的两位选手也各有特点。

金奖选手夏翔演奏的《广陵散》,我们评委们好像都不约而同地给了这个选手很高的分数。他的技巧很好,和专业院校学生相比都不会差,但更关键的是,他演奏的时候非常专注、投入,他的每个取音、指法的运用,乐句间的呼吸,包括断句、音量和音色的变化,都是为音乐本身服务的。

现在我们有些年轻的琴人,一弹琴就摇头晃脑;还有些年轻的琴人,弹琴就像在炫技,动作夸张,表达夸张,像在完成一个表演,不是在弹琴。

另一位弹《乌夜啼》的女选手,也是金奖。她就是安安静静在弹琴,很稳重很淡定,而且很合理。我在她的评分表上有写:她的《乌夜啼》给人一种“祥瑞”的、喜悦的感觉,这是任何其他选手所没有的。这说明她吃透了这首曲子,她能准确表达出这首曲子背后的曲意和曲境,而且她演奏的时候,使用的是丝弦,这也是我们要提倡和发扬的。

这两个选手在弹琴的时候,真正能做到“人琴合一”,他们完全融入在自己的音乐中,不过分,不燥急,充分表现出古琴艺术的美感。一切都为音乐服务,不加不减,恰如其分,有一种中和之美。咱们的获奖选手,某种程度也是古琴文化形象和“平湖杯”审美趋向的代表,这几个获奖者能代表我们新时代琴人的风貌和气象,所以我们也很高兴能通过这次比赛,看到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琴人和后来者,可谓是“卧虎藏龙”。

Q:王老师对今后的“平湖杯”古琴艺术展演和广大参赛选手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看法?

王:这次“平湖杯”的举办非常成功,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要继续办下去,形成影响力。在比赛之前,我们几个评委坐在一起商讨,力求统一评判标准。“平湖杯”的比赛,不仅是要求技术好技巧高,更注重选手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回归到古琴审美的基本标准和原则上来,这是我们的共识,也是“平湖杯”所要引导的方向和审美。

我们期待,“平湖杯”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沟通琴人之间的认知,甚至扭转“重技不重艺”的风气。古琴从历史到现在,从来不是仅仅作为一种乐器而单独存在的,它所承载的天地精神与人文情怀,是中国哲学与智慧的精炼与浓缩。

古琴之美,在于中和。我们常说“琴者,心也”。正心才能正音,正音方能正心。

对于许多弹琴的人来说,古琴不是一种单一的音乐,更是一种立体的“文人生活”的象征。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古琴?现代人其实不需要这么快节奏的生活,这种外在表现的快节奏其实是一种对当下生活判断力不足的表现。人需要这么多欲望吗?需要那么多名利吗?静下来听听古琴、弹弹古琴,置身于琴棋书画之中,把节奏放慢下来。享受一下自然,享受宇宙天地之间生命灵性给你带来的快乐,享受生命,很多东西都是慢下来才会产生高一级别的智慧,在文化体验的过程当中去思考生活的对错和价值。

“琴棋书画”所代表的“文人生活”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回归。它追求的境界无外乎清微、淡远、中正、平和,只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琴、茶、书、画等等来把它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门类的艺术形式相互滋长,从而达到“文化修行”的目的,使人能够活清楚、活明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说古琴背后带给我们的是对整个生命,对生活的指导。

所以,慢下来,静下来,才能把琴弹好。通过音乐来“正音以正心”,塑造人的品格,将这些流淌于民族情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艺为物、化物为境,以器载道、以道修身、身心相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我们的审美能力、判断能力。思考“到底应当如何去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对于每个琴人来说,都值得好好去想一想。

采访/撰稿/编辑:蕙妧

淡看尘世 2023-08-16 11:37:52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