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解释

追梦的人
精选回答

从小开始,我们就不断接触

成语

对传统文化也更加了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四字

成语

解释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四字

成语

解释

1)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要:简要。

2) 一笔抹杀:指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3) 一倡三叹:后多形容诗人婉转优美,感人至深。

4)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5)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6) 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

7)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8) 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正:占有;误:值)

9)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 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

11) 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12) 衣冠枭獍:枭:传说是母的恶鸟;獍:传说是吃父的恶兽。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忘恩负义、品德极坏的人。

13) 怡情悦性:使心情舒畅愉快。

14) 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怡然:和悦的样子)。

15)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6) 移天易日.比喻用欺骗的手段窃取国家的大权。

17)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18)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9) 倚马可待: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20) 倚门倚闾:闾: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21)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22) 义形于色:伸张正义的情绪从脸色上表露出来。

23)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跟着快走。比喻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24) 抑扬顿挫:形容诗文或音乐声响高低停折,和谐而有节奏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辞优美,声调铿锵。

25)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6)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27)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28) 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

29) 因难见巧:因:由于;巧:巧妙。由于难度大而显出技艺巧妙。

30)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四字

成语

解释

1) 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2) 引人入胜:引导人进入佳境。多形容风景、名胜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3) 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营:蝇飞之声。苟:指不顾羞耻。

4)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 游刃有余:游刃,运转刀锋,即用刀来操作。形容技艺熟练,有实际

经验

解决问题毫不费事。不能用来指生活轻松而又丰富多彩。

6) 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7)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8) 芸芸众生: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众多的普通百姓

9) 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10) 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的灾难,不能与“将”搭配。

11) 糟糠之妻:不是指长得丑陋的妻子,而是指共患难的妻子.

12)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13)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4)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15) 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上战胜敌人。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16)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17) 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18) 振振有词:贬义,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没完。

19) 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20)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莲灯一盏 2024-04-16 16:01:12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