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第二章潜在考点二

醉里挑灯看剑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语言文字运用第二章潜在考点二本文简介:潜在考点二画像唯求肖神韵——仿用句式(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07·江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甲: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乙:2008,我们将迎来五大洲的宾

语言文字运用第二章潜在考点二本文内容:

潜在考点二

画像唯求肖神韵

——仿用句式(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07·江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

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

甲: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

乙:2008,我们将迎来五大洲的宾朋。

合:我们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甲: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甲:同一个地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我们——有着对同一个梦想的追寻。

甲: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我们珍视友谊和荣誉,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让我们的世界更美!

乙:让我们的梦想成真!

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迎接奥运圣火在北京点亮。

答案

示例: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

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

同一个太阳温暖着你我他

我们一样追求繁荣和幸福

我们珍惜爱和被爱

解析

注意内容要和上句相承,句式和上句相似,字数和上句相近。

2.(2006·江苏)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

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祭先贤;或在春节,将一锅锅水饺,煮成千年不变的和和美美与欢欢乐乐。

解析

仿写时要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同时也要写出节日特点。

3.(2005·江苏)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

组句子。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沙砾:没有金子夺目的光芒/也没有雨花石古朴的典雅/但风雨中那声声的沙沙/是你心曲的流淌

(示例二)星星:没有太阳博大的恩泽/也没有月亮皎洁的神秘/但夜空中的那点闪闪/是你仅存的薄力

(示例三)蜡烛:没有华灯炫目的瑰丽/也没有星光迷人的柔情/但烛光中的那点摇曳/是你人生不懈的追求

4.(2012·新课标全国)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1.《考试说明》关于“修辞手法”考点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2)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恰当,能否辨明优劣。

2.高考关于修辞手法的命题特点是什么?

答案

从来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把它融入扩展、仿写、生动等语言表达考点中考查。

3.高考仿写题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在江苏卷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答案

(1)仿写题是高考语言表达中文学味最浓的题型,它文采斐然、语气沸然、寄寓哲思、贴近生活,是高考语言表达的主考点之一。

仿写题命题基本稳定,要么是命题式仿写,要么是嵌入式仿写,无论哪种题型,都与句式、修辞、连贯紧紧相连。

(2)江苏卷在2004~2007年掀起考查仿写的高潮,此后一直沉寂,淡出江苏卷,成为江苏卷的潜在考点。

一、掌握七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七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

1.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

手法。

①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

②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失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

③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

④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

⑤从来安静无声的父亲突然震怒起来,冲着我和母亲狂吠:“滚,都给我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暗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拟人

⑤拟物

2.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

②裘皮大衣厂广告:“该大衣惟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反复

反衬

拟人

夸张

B.双关

反衬

双关

拟人

C.双关

拟人

比喻

比喻

D.反复

反衬

拟人

比喻

答案

B

解析

①“打”兼有“打交道”与“打印”双重含义,语义双关。②中的“缺点”实乃褒赞之辞,正话反说之意。③中的“足下”既指脚下的鞋,又是第二人称的敬称;“添光”既指鞋油质量好、光彩足,又指给人“增添了面子”。④用拟人手法。

3.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

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

忧国忧民……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C项“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2012·湖北)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

知识储备

七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2.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

3.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②具体代抽象,③专名代泛称,④形象代本体,⑤部分代整体,⑥材料代本体。

(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③超前夸张。

(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5.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正对,②反对,③串对(流水对)。

(3)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6.排比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成分排比,②分句排比,③单句排比,④复句排比。

(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7.反复

(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段落。

(2)种类:①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②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二)几种易混修辞手法的区别

1.借喻与借代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借代)

②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比喻)

③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借代、比喻)

④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借代)

知识储备

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是:①借

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2.对偶与对比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对比)

②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制是情感铸就。(对偶)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对比)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知识储备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

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3.比喻与比拟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比喻)

②海啸发出狂野的怒吼,掀起滔天巨浪,将这个太平洋岛国淹没在汪洋之中。(拟人)

③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比喻)

④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知识储备

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①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

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②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③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

二、掌握仿写的基本要求

1.(读写式仿写)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将段落补充完整。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幸福不是你能开多豪华的车

而是你开着车能平安到家

幸福不是爱人多漂亮

而是爱人的笑容多灿烂

幸福不是在成功时有多热烈的喝彩

而是失意时会不会有人对你说——朋友别倒下

解析

通过审题可知,本题所选的话题应该是“幸福是什么”,主旨是不同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句式是“幸福不是……,而是……”。考生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来答题。

2.(命题式仿写)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例句相同。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

解析

作答时,要先弄清楚例句的句式、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再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仿写。注意句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都要和例句一致。此外,本题例句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也要在仿写的句子中体现出来。

知识储备

仿写的基本要求

1.结构一致

仿写句子首先要做到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符合规定。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关系的一致。

2.话题一致

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

3.修辞一致

修辞是一种表达手段,若我们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手法,显然是不够的,而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手法。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

4.色调一致

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仿句的格调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如何接近仿写的最高境界——形神兼备?

请仿照下面的文字写一段话,要求:另选话题,句式大致相同,想象丰富且合乎情理。

你曾为一朵花而陶醉过吗?假若没有被陶醉过,那么你就到小路边、山野间、河谷里,甚至屋檐下寻觅吧,这世界上,总有一朵花是为你而绽开的,总有一缕芳香会悄然地沁入你的心脾。

现场答案1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小溪边、草原上、山谷中”中“草原上”位置不当,应调至“山谷中”后面,仿写不得出现语病。

②以“一种声音”为描述对象,太抽象,不好写。这说明审题不透彻。

现场答案2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一丝惊讶”与“一棵树”不对应,不是“一棵树”的特点。例句“一缕芳香”与原句“一朵花”是对应的。这说明对例句的句间关系理解不当。

现场答案3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用词不当,“欣赏”不能构成被动。这说明没有适时检验答案。

现场答案4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色调低沉,与例句积极之色调不和谐,没有做到“神似”。这说明没有把握住例句的题旨、情调。另外,“被哭泣”也不准确。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你曾为一首歌而感动过吗?假若没有被感动过,那么你就到乐厅中、舞会里、校园内,甚至街角边寻找吧,这世界上,总有一首歌是为你而编写的,总有一段旋律会渐渐地打开你的心房。

所谓“形似”,是指仿句与例句在结构关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所谓“神似”,是指仿句的内容主旨、语言风格与例句相契合。

相对而言,“形似”较易把握,“神似”难度较大,而仿写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形神兼备,从句式到内容到情感到语言到表达,不但“形似”,更要“神似”。形似意谐,形神兼备,保持句意情调一致。

那么,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①形神兼备,形似是神似的基础。形似要做到位。做到形似,要有数学思维精确的品质。毕竟,形似是首要、主要得分的因素。

②调动积累,多方联想,是“写”得“好”的基础。

平时多积累一些精美语段,尤其是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或段落。甚至每做完一道仿写题,本身就是一种积累。

做题时要善于联想,多方联想。尤其要善于利用相似或相近联想来打开思路。如例句给的是山水,你要联想到花草;给的是春风秋叶,你要联想到夏雨冬梅。

③达到神似,审题是关键,尤其是审清“隐性要求”。(内容详见后面“规范:审题·答题”部分)

④答题步骤宜先粗后精,先主干后枝叶,即先搭架子,再填材料;先选定对象、句子主干,再添局部文字。别求一步到位,而应逐步打磨。

即时小练

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

古典诗歌常常以精微的笔触传达丰富的意蕴,仿佛一抹微云,却能引你想象天空的辽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仿佛一叶扁舟

却能引你想象大海的浩瀚

仿佛一粒新芽

却能引你感受春天的温煦

解析

所给文段的中心是说古典诗歌能传达丰富的意蕴,句式为“仿佛……,却能引你……”,修辞手法是比喻,并且所写句子要和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

一、审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审题示例

(2011·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审例句隐性要求的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

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采用主谓式短句,句间关系是从持久到短暂的递减关系,最后归结到人的情态。

②修辞特点:运用排比和近似顶真的修辞手法。

③内容特点:总体上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④感情特点:略带伤感。

⑤用词:简洁。

⑥标点的暗示:以分号为界,每对短句相对独立,表现的是物在物去的客观现象。

即时小练

请审出下面仿写题所给例句的隐性要求:

(1)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隐性要求

①句子内部结构和特点:前半分句——定+主+动+补+定+宾,后半分句——定+主+动+补+定1+定2+宾。两句间紧密相连。

②修辞特点:比喻、顶真。

③内容特点:用比喻句、顶真句表明成长的势不可挡。

④感情特点:格调高昂,有一往无前之气。

⑤标点的暗示:逗号表明仿写两个分句。

(2)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两个句子。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隐性要求

①句子内部结构和特点:两句首半句均是“是”字句形式的比喻句,后半句一个为条件关系,一个为假设关系;两个分句间在内容上是正反对比关系。

②修辞特点:比喻。

③内容特点: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要珍惜时间。

④感情特点:第一分句为肯定,第二分句为否定。

⑤标点的暗示:分号表明形式上为并列,内容上为对比。

规范导引

1.审题

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仿写的审题最重要,难度最大。其要求是:

(1)审题干,主要审显性要求。

(2)审例句(或仿句的上句或下句),主要审隐性要求。

例句所包含的隐性要求有:

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审题时既要注意整个句子,又要注意句子的局部特点。

②修辞特点,例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注意所有的修辞应一致。

③内容特点,保证仿写的句意与例句句意性质一致。

④感情特点,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保证句意情调一致。

⑤用词,如词语的褒贬雅俗,有无叠句等。

⑥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并列或对举,冒号表示总分关系。

2.答题

(1)答题步骤可分四步:第一步,审清题意;第二步,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第三步,组织语言;第四步,全面检查,看是否符合题目的各项要求。其中,第一、二两步至关重要。

(2)答题时要特别注意:

①规避仿写常见误区。

a.脱离话题,b.结构不一,c.修辞不符,d.色调不合,e.出现语病。

②应与仿句高度吻合,包括标点。

二、主要题型的答题要点

(一)填空式仿写

1.(2012·天津)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答案

与岑参同赏“梨花”

与柳永泛舟钱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仿用句式的能力。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

2.(2012·四川)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

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要精心选择可以对比的意象,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

规范导引

填空式仿写的方法

这类题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有些时候是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这种填空式仿写,无论是把要仿写的句子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解答时都要注意:

(1)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所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涵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点所在。

2)所仿出的句子不仅在句式、修辞、内容、用语、情感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上文或上下文保持一致,更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连贯,语境要一致。

(二)命题式仿写

1.(2012·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长夜,无论怎么照射,都难以驱散心头的阴暗;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雨季,无论怎么晾晒,都不能拯救发霉的心灵;没有宽容,人生就如严冬,无论怎么取暖,都无法消融心中的坚冰。

解析

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仿写。注意“自选话题”的要求,仿写的句子不能再说“理想”。必须从其他方面去说。每句的后半部分必须都是“无论……都……”的形式。每句

话都要连贯准确,不能因为满足比喻修辞的要求而忽视了文意。

2.(2012·辽宁)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

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同情心是寒夜里的一盏明灯,使夜行者明确了方向;同情心是雨天里的一把雨伞,让雨中人得到了庇护。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写了两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说明爱心的巨大作用。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可就近联想,如“同情心”“宽容”等。

规范导引

命题式仿写的方法

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句式、修辞手法等相同。有些时候话题比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要求考生自由选择话题,进行仿写。

命题式仿写题一般另外给一个仿写的话题,与例句的话题无关,因此,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例句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修辞手法与例句保持一致。

(3)看清题目要求,仿写是另立话题还是顺着原先的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三)对联式仿写

(2012·四川)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解析

本题要求补写两副对联的下联和上联,实际上是考查写对偶句的能力。要注意词性相对,还要围绕不同的节日,内容上协调一致。

规范导引

对联式仿写的方法

仿写对联,要注意把握对联本身的特点和要求:

(1)在内容上,上下句语意相承或相关。

(2)在形式上,上下句应符合绝对工整对仗,比如,字数应完全相等,词性应相对,结构应一致,等等。

(3)在韵律上,对联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

清风徐来 2022-07-04 15:31:58

相关推荐

燕子的诗句

1、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李商隐《无题》2、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
展开详情

描写令箭荷花的诗句

1、奉得青枝当令箭,敢叫荷花上岸开。果然茎端花频现,疑是观音驾莲来。2、娇艳无双天上来,九天霞彩下瑶台。姹紫嫣红无可比,织女精心巧剪裁。3、潺潺滋雨润,点点浸香萦。漱玉濯清韵,衔珠弄雅情。深凝渐羞赧,轻诉漫吟风...
展开详情

最新唯美语录

1、我的幸福,就是看着你幸福。2、说忘记的人,往往还是记得的。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不知苦的甜,爱的悲哀也在随风遣散。5、你懂得那么多,想必过得也不是很好。6、在物事已非的景色里。叫我如何喜欢...
展开详情

伤感的让人流泪的网名 时光给相爱取名叫放手

忘了怎么笑半根烟、烫心难逃劫数笑似心酸鱼葬空白久入我梦最初爱人怪我怀旧百年孤寂就这么颓废着旧城已无他谁在坚持谁的信仰颜不如初我不会等你太久孤寂ほ的世界他已入她心无人与我酒不见阳光的暖i回忆是片空白时光给相爱取名...
展开详情

新的一月开始了正能量精美语句 每月第一天句子

1、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每天都是好时光,不容浪费,新的一月,早安!2、新的一月,别让生活埋没梦想,别让时间困住目光,去你想去的地方,看你向往的风光。3、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