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尘封记忆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本文简介: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本文内容: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

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D.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都体现了诸侯与周王的政治隶属关系,故C项正确;“列尊贡重”不一定是姬姓封国,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东方诸国的社会发展,故B项错误;此时周王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把握材料信息,所选的选项必然是符合材料全面信息的。

2.《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

“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B.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D.

“不语怪、力、乱、神”

【答案】D

【解析】

孔子对楚昭王有病后拒绝祭祀河神的行为大加赞赏,这和他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是相一致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不语怪、力、乱、神”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故D项正确;“获罪于天,不可祷也”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故A项错误;“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反映了孔子重视祭祀祖先的思想,故B项错误;“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强调继承先王的品德,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和孔子的赞扬“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3.征侧、征贰姐妹是东汉初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人,与雒将诗索的夫人,合称“二征夫人”。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二征夫人”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起义,一度取得北圻、中圻65个城邑,起义虽于三年后失败,然而“二征夫人”至今被越南人民奉为民族英雄。河内市有“二征夫人”郡、河南省府里市有“二征夫人”坊,即为纪念她们而命名。据此能被确认的史实是

A.

“二征夫人”起义一事查无实证

B.

当时交趾郡应隶属于东汉管辖

C.

东汉的疆域版图南至印度洋

D.

秦代已经征服了今天的越南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不出,“二征夫人”起义一事查无实证,故A项错误;“征侧、征贰姐妹是东汉初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人”说明当时交趾郡应隶属于东汉管辖,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的疆域版图南至越南,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东汉的历史,体现不出秦代已经征服了今天的越南,故D项错误。

4.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每石1.5-2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米每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

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

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

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只是表明当时的南北方粮价基本接近,并无南北方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逐渐趋向平衡,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完全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表格中涉及的只是当时南北方的粮价数据对比,表格中缺乏粮食之外其他商品进入市场的相关数据,所以不能得出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的结论,故C项错误;由于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加快了南北方之间的粮食流通,从而使南北方粮价趋向平衡,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5.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

B.

为洋务企业筹措资金

C.

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国内税收影响较大。所以答案选C。A中受欢迎错误;B中不是洋务企业;D中不是实质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原因

6.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枳极推行重商政策

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答案】D

【解析】

根据“仿织洋布,定易销售”“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说明国人采用机器生产、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逐渐形成,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7.1940年8月,《新华日报》开设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甚至多篇“华北破击战通讯”,如《平汉线上邢内段的破击战》《破击战在晋察冀》等。由此可知,这些“通讯”

A.

打破了国民党的***

B.

表明了中共抗战的主体地位

C.

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

D.

宣扬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必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40年8月”和“华北破击战”“平汉线”“晋察冀”等信息可知,《新华日报》的这些“通讯”主要是在报道百团大战的战绩,相对于正面战场失利的情况,百团大战的胜利无疑会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C项正确;材料与国民党的“***”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中共在抗战中的主体地位,是在相持阶段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B项错误;百团大战基本上是八路军独立进行的,与国共联合抗战关系不大,D项错误。

8.下面是1958--1962年我国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项目的投资占轻工业投资的比重变化情况。此变化

A.

工业化建设转向了轻工业

B.

***仍缺乏对农业的重视

C.

国家加大对轻工业的投入

D.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新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自“一五”计划时就开始着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1958年的“大炼钢铁”更是体现了对重工业发展的重视,图中信息说明1960年后在轻工业投资中加强了对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项目的投资,表明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尤其是工业经济结构方面出现一定调整,D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说明了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项目的投资比重增加,并没有说明对轻工业投资的增加,因而既不能说明工业化建设转向了轻工业,也不能说明加大了对轻工业的投入,A、C项错误;B项材料依据不足,无法得出结论,故排除B项。

9.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所著的《法学阶梯》中说:“做一切想做之事的自然权利,以受法律禁止或强力阻碍为限。”这说明在当时罗马

A.

公民自由受到了法律严格限制

B.

他人或社会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

C.

公民利益必须让位于国家利益

D.

法律注重维护罗马皇帝的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自然权利”说明罗马公民拥有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也就是以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或社会利益为前提说明在当时的罗马他人或社会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受到保护,而不是严格限制公民自由,排除A项;材料说明国家利益不能无条件侵犯公民利益,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A.

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

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

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故A项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

11.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

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即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从属于C项,故错误;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也是手段,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12.表:

国家

面积(万平方公里)

人口(万)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在联合国投票权

俄罗斯

1707.5

14700

3379

1

中国

960.0

123900

9289

1

美国

936.4

27000

79213

1

挪威

32.4

400

1521

1

汤加

0.08

9.9

1.7

1

——据《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表中为1998年数据上表可用于说明

A.

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B.

多极化趋势加强

C.

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

D.

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1998年俄罗斯、中国、美国、挪威、汤加的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在联合国投票权,并不能体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故A错误;材料数据也没有反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错误;虽然俄罗斯、中国、美国、挪威、汤加的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各不相同,但在联合国投票权相等,这说明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故C正确;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康熙十八年达1.6亿,至乾隆末,突破3亿。“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雍正元年,帝下令:“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帝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

在我国整个近代时期,园艺作物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闵粤地区的荔枝、柑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但在大部分地区,园艺作物栽培仍限于宅旁田畔,在农业生产中不占重要地位。近代时期,纺织原料棉花的栽培,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的商品性种植发展。中国是油料作物大豆的原产地,20世纪初占世界产量的80%,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北。抗战时期,大豆产量下降了11%。19世纪末,种植相当广泛的染料作物蓝靛,因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但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中国近代农业生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近代农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原因: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垦荒;***引导、政策支持;政局稳定。

(2)变化:由粮食作物种植占绝对优势变化到农业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大;由自给自足变化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有利因素:鸦片战争后,自然开始经济解体;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扩大了市场;铁路修筑,交通运输便利;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宽了国际市场不利因素: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外国农产品倾销;战争影响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粮食作物、自给自足、***政策、垦荒等方面概括指出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再从人口、垦荒、***支持、政局等方面回答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近代时期,纺织原料棉花的栽培……向专的商品性种植发展……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等方面回答我国近代农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解体、通商口岸、交通运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方面分析有利因素;从自然经济主导、外国商品冲击等方面分析不利因素。

14.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是汉代和宋代不同时期“董永遇仙”版本的对比

时间

汉代

宋代

人物

刘向《孝子传》中的董永家境贫寒,父亲不幸去世,却无钱埋葬,就卖身为奴,贷钱葬父。他为父尽孝感功了天帝,天帝命仙女下凡,以纺织帮助董永还债后,返回天上。

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中董永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七仙女是天上的织女,因羡慕人间的生活,思凡下界,嫁给了知识分子阶层的董永,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解读两个版本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董永遇仙”所折射出的历史变迁。(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探讨一:两个版本中不同的董永形象折射出汉宋时期不同的社会价值导向。汉代是非常重视孝道的时期,董永尽孝而感动天帝体现对孝道的倡导;宋代大兴科举鼓励人们读书,七仙女思凡下界也要选择读书人的董永,体现了社会上的重学之风。

探讨二:两个版本中的仙女形象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取向。汉代仙女受天帝之命下界帮助董永,既体现厂对孝道的彰显也体现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社会文化取向;而宋代七仙女思凡下界,反映了市民文化兴起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文化取向。

(注:答案只是示例,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据材料“卖身为奴,贷钱葬父。他为父尽孝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仙女下凡”、“读书人……思凡下界,嫁给了知识分子阶层的董永”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汉宋时期不同的社会价值导向的角度分别探讨“董永遇仙”所折射出的历史变迁,董永尽孝而感动天帝体现对孝道的倡导;七仙女思凡下界选择读书人的董永,体现了宋代大兴科举之风。言之有理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履行按手印的仪式,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

【答案】(1)特点:建立强势政权;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组织模式;建立党军。

(2)评价: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奠定基础;推动国内革命的进程和国民大革命的到来;但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解析】

(1)根据材料中“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来统一中国……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等能知道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适应建立强势政权的需要,在具体的措施上表现为“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概括可得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式模式;建立军队。

(2)根据材料“脆弱松散的政党”,通过“党军为实力后盾”“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可知有利于加强国民党的凝聚力;根据所学可知,这也为后期国民党主导的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开展奠定军事基础和组织基础,促进了国内革命的发展。消极影响结合南京国民***的相关史实可知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二战中,美国摧毁了日本帝国。但是,战后新中国的成立,从地缘战略的角度看,意味着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一个强大国家的崛起。这是美国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所绝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美国之所以介入***,以及在数年以后介入越南战争,其战略目标都是同一的,即“这实质上是一场为争夺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沿海地带控制权的战争。”为此目标,美国为朝鲜问题必然不惜与中国一战,以从根本上抑制新中国的崛起,此正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性国策。中国军队通过***,从根本上挫败了美国的这一战略目标。***不仅使中国在东方具有一条安全的国境线,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历史进程。没有***,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战争。没有越南战争美国军事上的失败,就没有美国世界霸权体制在70-80年代的衰落和新中国在20世纪中后期世界政治中的蓬勃崛起。

——摘编自何新(论***和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出兵朝鲜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1)说明:二战后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遏制中国的崛起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性国策;与苏联竭力争夺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沿海地带控制权,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的需要。

(2)影响:对新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密切中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中美之间矛盾,导致了中美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对美国:挫败了其抑制新中国的企图,引发了美国对越南的侵略;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体制。对朝鲜:导致了朝鲜的长期分裂。

【解析】

(1)据材料“美国为朝鲜问题必然不惜与中国一战,以从根本上抑制新中国的崛起,此正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性国策。”、“这实质上是一场为争夺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沿海地带控制权的战争。”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从根本上挫败了美国的这一战略目标。”、“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没有***,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战争。没有越南战争美国军事上的失败,就没有美国世界霸权体制在70-80年代的衰落和新中国在20世纪中后期世界政治中的蓬勃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颂,宋朝著名的药物学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颂任校正医书官。最初他参与编撰《嘉祜本草》,后来又领导《图经本草》的编写工作。他采用了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呈送标本和药图,并写出详细说明的方法,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的脱离实物的弊病,从而为纠正药物的混乱与错讹做出了重大贡献。《图经本草》的标本、药图和说明文字来自四面八方,“今天上所上,绘事千名……事有详略,言多鄙俚。向非专一整比,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为整理遗堆积如山、其乱如麻的原始材料,他提出了六项原则:前三项原则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研究明白;后三项原则是实事求是,既不轻易舍弃来自基层的资料,也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两说并存或存疑待考。经过统一整理,重加撰述,苏颂终于在嘉祜六年(1061年)完成了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李时珍赞扬《图经本草》“考证详明,颇有发挥”,给予其充分的肯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颂《图经本草》的编写得以完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颂编写《图经本草》的科学意义。

【答案】(1)原因:广大医师和药农的支持:苏颂提出了科学的整理原则指导全局;苏颂不惮繁巨、不畏劳苦的科研精神。

(2)意义:采用标本和药图,改变了以往脱离实物的弊病,为纠正药物的混乱与错讹做出了重大贡献;考证实事求是、说明详叫具体,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而流传于后避。

【解析】

(1)依据材料中“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呈送标本和药图”“整理遗堆积如山、其乱如麻的原始材料”的信息从集体和个人科研精神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的脱离实物的弊病,从而为纠正药物的混乱与错讹做出了重大贡献”“考证详明”“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等信息归纳意义。

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的几个误区:

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行对比分析。

红袖添香 2022-07-15 12:11:41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僻不当道者的当是什么意思

“僻不当道者”的“当”指面对,动词。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
原文节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译文: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一年又一年的感慨诗句

一年又一年的感慨诗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唐代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代李白《将进酒》
7、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两个不可数名词做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还是复数

两个不可数名词做主语谓语动词可用复数,也可以用单数,分两种情况来使用:
1、并列结构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如果两个不可数名词是指两样东西,则谓语动词用复数。
例:Coal and iron are minerals.煤和铁都是矿物。
2、如果两个不可数名词是指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或因其紧密相关而被视作一个整体,则谓语动词用单数。
例:Trial and error is the source of knowledge.反复试验是知识的源泉。
除了并列结构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还有当不可数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复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例: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 are needed.需要大量的水。

独门绝技的绝是什么意思

“独门绝技”的“绝”意思是卓越、独一无二。“独门绝技”是指某种武功或艺术独家所有,没有别人掌握同样的武功或技能。绝技的意思是人所具有的独一无二或者超出常人的技艺。出自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
造句:
1、用筷子来优雅的吃鸡翅膀是我的独门绝技!
2、此外,巴马人“适欲”性保健是其长寿的独门绝技,巴马人具有独特的婚姻习俗,笃行晚恋晚婚晚育,婚后分居而住,分床而眠。
3、每家餐厅都有自己做鱼的独门绝技,野猪林江鲢火锅也不例外。
4、无情、铁手、冷血、追命,温瑞安笔下的四大名捕具有独门绝技,江湖行事风格也如其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