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家助学资金怎样发放
法律分析:(一)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
(二)研究生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并举
法律依据:《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五条 普通高校资助范围及标准:
(一)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奖励 万名,每生每年 8000 元。
(二)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资助面约为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 3% ,每生每年 5000 元。
(三)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资助面约为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在校生总数的却%-,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 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 2000-4000 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 2-3 档。
(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每年奖励 45 万名。其中:硕士生 35 万名,每生每年 2万元;博士生 1万名,每生每年3 万元。
(五)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中央高校全日制研究生,中央财政按照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8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0000 元的标准以及在校学生数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六)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6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5000 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 6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 13000 元。
(七)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 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八)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补偿代偿标准的,按照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实行补偿代偿。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补偿代偿标准的,按照标准实行补偿代偿。
一般来说,如果考上了大学的话是有一定的补贴的。但是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有的地区是政府给一些补助,有的地区是学校给一些补助。具体的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政策而定。
一般而言,对于大学生而言,国家会提供相应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资助政策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各地也都有针对大学生的各种奖励政策和措施:如考研奖励金、创业扶持金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也会为大学生提供一定金额的现金补贴或生活补贴等等。
1、助学贷款
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数额不等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学费补偿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项目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2、奖学金
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校内奖助学金制度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积极向上发展;另外还有校外的一些奖项例如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等奖项也是对学生的认可与鼓励;
3、勤工俭学
部分院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以缓解经济压力或者赚取生活费及一部分学费费用(具体要看所在院校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做家教等方式获得收入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注意:有些省份规定不允许进行勤工俭学。)
4、创业基金
对于想要自己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方式来获取一定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注意:有些省份规定不允许进行创新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