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3年什么时候是夏至日

年轻是一种可笑的武器
精选回答

2023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3年夏至时间是6月21号22点57分37秒,农历五月初四,星期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夏至节气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语说“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2023年什么时候是夏至日”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余音未散 2024-10-26 15:58:11

相关推荐

葬尊是什么

葬尊是智者,是英雄。大巫贤的故事里,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在朝廷当大官的欺压百姓,捣毁了许多村子的祠堂寺庙,还到处杀人,每个村里的大巫贤都被杀了,是六葬菩萨显灵降下大雨,山石堵塞官道,奘铃村的先祖才能带着经书和冥陀...
展开详情

绣球花的赞美

1、绣球花不像玫瑰和牡丹那样娇贵,只要有土有水有阳光,它就能生长得很茂盛。给人们美的享受。2、绣球花长开不败,这簇花萎谢了,那团花又盛开了,始终药薪郁郁,生机勃勃。3、绣球花开得那么鲜艳,那么红火,几十朵小花挨...
展开详情

洞悉和熟悉的区别

熟悉只是表面上的认识、熟知。如这个人我们原来是同学,我比较熟悉。而洞悉不仅熟知,还能从熟知的表面现象敏感觉察到人和事物内部的本质,并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如他常常能从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敏锐洞悉事情的走向,作出...
展开详情

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几点上班

火车站24小时都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可以申请领取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展开详情

青春豆蔻年华的意思

青春豆蔻年华的意思是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出自唐·杜牧《赠别》的诗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风尘女子的诗...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区别

物主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区别:作用不同、分类不同、语法不同。
一、作用不同:
1、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叫做物主代词。
2、人称代词:用来直接指代某个(些)人或某个(些)物的代替名词。
二、分类不同:
1、物主代词:物主代词分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两种。
2、人称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三、语法不同
1、物主代词:物主代词既有表示所属的作用又有指代作用;名词性的物主代词在用法上相当于省略了中心名词的s属格结构。
2、人称代词: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九种。

重的部首到底是什么

重的部首:丿、里。
重(拼音:zhòng、chó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个弯腰的人背负装满的口袋。本义指质量或密度大。又转义表示分量;又表示程度深,如:重伤;繁重。也表示紧要,如:重要;还表示不轻率,如:郑重。以上义读zhòng。“重”又读chóng,表示再,又一次,实为“增加分量”引申;还表示层。如:重霄。
“重”由物体的沉重,引申为事物性质的沉重,如说“言重了。”又如用“重担”比喻繁重的责任,用“重负”比喻沉重的负担。地心引力叫“重力”。
“重”的意义又可由“分量重”抽象化引申为重要、紧要。重要、紧要的事物,人们往往重视它,因此“重”又引申为看重、重视。被认为重要的东西,往往是价昂贵的。因此“重”又有贵重、昂贵义。“重”还指事物的程度深,就是“颜色太重”、“伤势很重”的“重”。东西多,才重,而且也必然要堆得高、堆得厚,所以又引申为“高”、“厚”。

赞美孩子天真烂漫诗句

赞美孩子天真烂漫诗句有: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代袁枚《所见》

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唐代施肩吾《幼女词》

释义:幼女下床穿上新衣,初次学着新娘的拜堂礼。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代白居易《池上》

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宋代苏轼《花影》

释义: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释义: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释义: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

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

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9、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宋代黄庭坚《牧童》

释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10、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唐代白居易《观游鱼》

释义:闲来无事围着水池散步看鱼儿游来游去,正好遇到小童在船上钓鱼。

忐忑不安的歇后语有哪些

忐忑不安的歇后语有:
1、站在针毯上。——忐忑不安。
2、屁股坐在铡刀上。——忐忑不安。
3、胆小鬼偷东西。——忐忑不安。
4、怀里揣着十五只兔子。——七上八下。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