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

一生承诺
精选回答

为什么教科书里不教《道德经》,社会也不提倡老庄思想?

山村神秘破旧道观偶遇白胡子老道长,跟我讲《道德经》不该学习把我气半死,这杠必须抬!有一年我去个山村游玩,走到一个小山坡边,看见个很小很小,还有点破败的道观,那些建筑全是木做的,有些年头了,进去一看里面供着道教的天师,也没什么香火,没什么人,我在里面转了一圈,旁边有个太岁殿,幽暗中有一个白胡子老道士,坐在那里打瞌睡,听见我来了睁开眼睛,看着我一眼,说:拜太岁不,只要八块钱。

他桌上放着一本很旧的线装本道德经,我轻蔑地说:无量天尊,老道长,你怎么不看你们道教的符箓经书,要看《道德经》呢?看得懂吗?他睁开眼,慢慢悠悠地说:看不懂还不让看吗?我说:道德经高深得很啊!他说:哦,我是越看越简单哦。

我一惊,心想你这老道,坐在这打瞌睡,大言不惭。

就说:你可说得容易啊。

他继续说:道教很多经书我看了,最后统归到道德经里都能找到来源。

所以现在我也只看这本书了。

我说:这本书只是一本哲学思想书,并没有什么仙啊修道的东西。

老道长笑起来说:把这本书搞通了,还怕成不了仙。

我说;人真的能成仙吗?他说;那要看你认为什么样的是神仙。

你要觉得像吕洞宾一样背着一把剑到处飞就是神仙。

或者出个门必须脚踩祥云没事就飞个天。

那可能你就要失望了。

因为现在飞天的搞不好就是复仇者联盟。

我说:老道长你很时尚啊,还看电影呢。

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电影的。

为什么不能看电影?我说:《道德经》真的有这么神吗?这里面还能有修行的东西?他说:其实真正的圣贤搞出来的好东西,它不是一个固化的,是人人去看都有各自的收获和见解。

你不能说谁的错,谁的对,谁通过里面都有收获,里面有哲学,有思想,有治国,有处置身心,为什么它里面什么都有呢,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溯本还原通到最高极点,就归于道了。

像咱们儒家的东西到了那个程度也一样。

只是儒家的人呢,不像我们这种修行的方法,他不搞导引也不练气。

更不会找个山洞自己住着。

他是坐在那里养静,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养浩然之气。

所以说《道德经》里面它包含着很多比较终极的道理。

我们道教的很多这些术的东西。

你别看五花八门很繁复。

你修到一定程度也是要往道上归。

学这些道术,如果不往大道上归就很容易走邪。

我们学道还经常得学一学医术,也更是要往大道上归。

这个可能就是我们道家讲的皈依吧,我们不讲究什么非要皈依哪位天师。

真正道家需要皈依的是大道,皈依正道。

我听了不屑一顾,说:你说的这么神奇,那我问你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教科书里面不搞《道德经》呢?既然这么好。

他说:教科书里面不教《道德经》是有原因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有一句话叫做少不读老庄。

第一呢是年纪小的人读不懂道德经。

他背下来,也不理解,根本不懂,就算有老师去解释,他如果不长大不在生活中去体悟,也无法理解,所以这个东西很深奥,小孩子根本就读不懂。

读不懂强塞给他就会扰乱他自然的成长。

读读古诗还差不多,如果去读道德经,小孩子从小搞得摇头晃脑很深沉。

但是那种深沉太早了,年纪小的人发心求道,或者了解宇宙终极秘密,这种事情太过早不行。

因为你人道都还没学好。

你首先把人做好了,好好读书,慢慢长大,去工作赚钱谈恋爱,结婚生孩子。

搞不好你不用读道德经,你就自己都已经明白很多道理了。

我说:我听说你们道家经常有少年出家的?以童子之身修道比如张三丰。

那他们年纪轻轻的。

怎么会有这种道心呢?他说: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各种人都有,有些人他就是对学道有兴趣。

我有几个徒弟,年纪轻轻的工作了几年,越工作越烦,但跑到这里穿上道袍。

整个身心都感觉愉快了,这是他们宿命中的一种道缘。

只是学道这种事不能勉强,我从来不勉强别人学道,真正有心学道的人,他就是不穿道袍,在红尘中一样能够学道。

红尘中学道有难处,为啥呢?因为那个欲望太重,看得太杂,说的太多,吃的东西太浊,气就不清了。

气不清,当然杂念就多,欲望就更加重,它是个恶性循环。

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面,你就很难有机会和条件去用心悟道。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跑到山村里面来,躲起来修道。

躲起来,是暂时借这个清净的环境用一下。

我说:我听见人家学佛的人讲。

知见不明白,学了也白学。

红尘中都历练不好,跑到山里有啥用?他说:你这也是一种偏见,因为你没有跑到山里去,没有去体验在山里的那种感觉,你就一杆子打死山里的人,那也是不对的。

你听见人家说,红尘好修道,大隐隐于市,就总觉得到要在红尘中去修,红尘修是没错,但是你在红尘中左修右修,修不好越修越糟糕,你这时候还不如跑到山里搞一阵子。

能断的时候就断,能舍的时候就舍,能离的时候就离,不求多,但求断多少是多少,舍多少是多少,离多少是多少。

不要贪大功。

总觉得我这断舍离一断,一辈子就断下去。

你没有这种大的决心和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在这个山里面已经呆了30多年了。

原来我在社会上也呆过一些时间。

我并不是在红尘里待不下去。

而是我天性就喜欢这种清静。

我吃得很简朴,萝卜白菜搞几条。

就已经够了。

早上起来能看到山边的太阳,那些鸟啊,青蛙啊,最喜欢来找我跟我聊天。

这种环境在城市里面是没有的。

要知道能够在红尘里面修道的人也是很不简单的,能够躲在山里面几十年的人也是不简单,各有各的不简单。

山里什么都没有又艰苦又孤单,对很多人来说,比在城市中红尘中更加苦。

都不是一句话都能够概括的。

真的对有心人来说,其实在红尘和山里面又有什么区别呢?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市和青山绿水的山村。

虽然环境大相径庭,但是对道人的心都是毫无影响的。

真正要修无非是借这些东西来磨练一下心境罢了。

所以说《道德经》上这些东西,如果不在世上熬个几十年,又怎么能去理解呢?就比如说这个无为。

要解释就有无数种解释。

年纪小的人他根本就搞不清。

但是他能够背几句话还是有点作用,因为将来他明白的时候就自然明白了。

我觉得教科书里面不放这些东西是非常对的,因为道德经不是给人学习的。

用学习的心态去看他,那根本都看不懂。

我从来不把它当成一本学习的东西看。

这本书你就不能有所求,你对它有索取,你就背叛了它嘛。

有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和心境你就翻开他,可能他正好那几句印证了你这些心境。

可以说他像个镜子。

我说:你这是一派胡言忽悠人,小孩子看不懂,但大人基本上也能理解一点的,为什么它这么好,社会上不去提倡它呢?他说,老子写这个东西其实应该是可以预想到这种情况的。

所以他用的这些语法和儒家的东西就不是一个路子。

你想想这个社会都在为名为利互相争斗,奔死忙活,怎么会听他这些什么无为之道呢。

他老人家写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写给少数人看的。

但孔子呢,说东西是说给大多数人看的。

从社会角度,大多数人都是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而来往。

哪有心思去寻道求道呢,更加没有心思去搞清楚这种,他们认为没有实际作用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道德经》讲的东西没有一个字是消极的,是退步的,全部都是积极的,正能量的。

只不过这个正能量和积极也不是俗世社会理解的正能量和积极。

说来说去越说越乱,又怎么能够说得清呢,当然就只能把它放在一个高高的地方。

等到这些人活得差不多年纪了,该忙活的也忙活的差不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来看看《道德经》去看看《庄子》。

物质上的东西追求的差不多,一定是会去追求精神和心理,追求灵魂的解脱,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老子也是很清楚的。

说到底他也是过来人嘛?实际上啊,烦恼啊痛苦啊内心的迷茫啊,这些就是清净的门票,你没有长大被这些东西折磨的要死,不会买张门票进来找清净。

我说:我原来碰见一些道士,他们老是跟我讲一些符箓啊,道法呀,练气脉呀,守丹田啊。

你怎么从来不讲这些呢?你们不是喜欢玩这些吗?他说:我和你讲你能懂吗?那些太深奥了,只能和你讲讲简单的,对于欲望重的人,我们讲简单的,对于心诚质朴的人,我们才讲那些东西。

你看看现在这个社会,咱们国家航天飞机已经上去好几次了。

大家每人一个手机拿着就能知天下事。

千里万里还能见着面,还想怎么着呢?还要道法还要仙术,你们这贪心是不是太大了?真正搞我们道家是要清静两个字。

你这也要搞,那也要搞,怎么清静呢?不清静怎么能够虚无呢?你不虚无又怎么能够博大呢,怎么懂得《道德经》上讲的:渊兮,似万物之宗呢。

我说:我这倒是同意你,清静两个字太要紧了。

我们现在是眼不清静,耳不清静,嘴也不清静,整个大脑都是乱七八糟喧闹异常内心没有一刻是清净的。

他说:确实是啊,现在这个世道很乱很杂。

这些年我看到的求清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很多人跑到山里像我一样,还有些跑庙子的跑西藏的各种跑。

我看看这些人也挺可怜的。

跑得要死,钱也花了,时间也浪费了,遇到明师吧还好,遇不到被人忽悠了,浪费生命。

要我说呀,清静最重要的是先做到放松。

你先别提放下,放下已经很难了。

你先放松放松,放松你都不会还比还说放下。

现在的人先解决这个放松就成功一半了。

其实像你们在社会中工作,一天到晚忙的很,要赚钱要应酬要说话。

如果说懂得放松的法子,就能随时借一点清静过去。

我说:道德经不过是解释宇宙运转规律,并且为人处事的思想哲学,怎么到你这都是这些怪力乱神,那你说的这么神,你指点一下。

他说:《道德经》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叫,致虚极守静笃,你在工作中生活中可以去试试。

什么叫致虚极守静笃啊?不是要你去找一个虚极找一个静笃。

这个东西既找不到也等不来。

他这个致虚极守静笃其实就在和光同尘里面。

你看你的上司是不是光和尘,他和你说的话,骂你几句,是不是光和尘?你的座椅走道电脑是不是光和尘。

你赚钱的过程是不是,你心里的杂念是不是?换句话说你所面对的一切,你心里的一切和身外的一切都是光和尘。

和光同尘,就是不跟他对抗,不跟他纠结,不要跟他紧张。

不要一遇事就抓着不放,就纠结,就斗争。

等你坦然接受面对你身心内外的一切,把它彻底放松了,那一刻就是和光同尘。

你相信我,你不用多想,就是你放松的那一刻。

你一多想就结束了,所以说清静就是这么难,也就是这么简单,他来了就来了,你一想,你一抓一粘他就走了。

你一放松他就无形之中陪着你。

等他长期陪着你了,那你就和光同尘了,什么东西都不影响你们分开了。

那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了。

小伙子慢慢去玩吧,不要玩上瘾了就行。

我听了气的想骂人,我说: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我信你个鬼,一本好好的《道德经》,被你说的神乎其神,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笑掉大牙,没文化真可怕简直。

老道破观,山野村夫,有辱老庄斯文,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精髓,是你这么糟蹋的吗?他说:哦,你说的很对,时间不早了,你不拜太岁不给香火钱,听我说了半天,我要继续睡觉了,你别打扰我睡觉,我这观里要关门了。

说完他又把眼睛闭上了。

难教、难讲,《道德经》内涵深远,非得道之人悟不全面。

若用白话来译,必然会有断章取义的、有客观需要代入的、有主观意识注解的、有时代所需运用的、有表面字意歪解的……,不是说用来教没有任何价值意义,而是《道德经》根本甚深真谛是用来自悟微观中观宏观的人生生命、社会万象、社稷安宁等遵循自然之道的运行规则,从而达到无为无不为的万事万物万象和谐共生境界。

网络时代的好处是,只有每个自己想悟就可以去参考《道德经》,别人来教总是不入每个自己人生生命本然之味的。

至于教科书里不教,可能也是因为还没走上社会的少年青少年众体对人生生命历炼不够,对于人生三观意识三观还没多深感触,所以即使教了点精髓,他们也吸收不了。

老庄思想也非一般人能悟入其中,脱离群体之意识维度的,社会即使再提倡,也是无用功,能悟的早已自悟了,不能悟的对牛弹琴,说穿了,都就这么个道理!因此,社会生存是多样化的,每个自己当然有着各自的本性差异,江山社稷也是各有度衡,老庄高维思想传承至今,源流不断的本然因素起到了调和世间万事万物万象各种不相同的性质,当下的作用其体现在不远道而顺应自然为尊的前提下,把稳各异性,走向和谐共生的道路才是人间正道。

欲握玫瑰必承其痛 2023-09-04 13:22:47

相关推荐

茂县有多少人口

茂县,在2015年末,户籍人口为11.16万;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39...
展开详情

XP系统怎么进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种特定模式,XP系统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1、如果感觉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有一些无法卸载的软件,需要到安全模式中解决,那请先重新启动;2、?在系统未启动之前,一直不停地按F8键,直...
展开详情

如何带好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

实行人为管理,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尊重和信任教师。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注重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按计划定期让老师...
展开详情

板式家具设计需要学习哪些软件

CAD:主要绘制工具,此软件是家具设计师的重点学习软件。3DMAX:产品建模,场景建模主要展示出产品的特质构造。Vray:配合3DMAX,渲染出产品展示产品三维和各种材质的特点。Coreldraw:产品包装图纸...
展开详情

雾莲要不要去皮

莲雾不需要去皮。莲雾是可以连皮一起食用的水果,但前提是要将其洗干净。从市场买回来的莲雾可先用流水冲洗一遍,再将其放入有少量食盐的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食用。雾莲雾莲一般指洋蒲桃,也叫莲...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