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要点

不后悔 计划 工作计划
精选回答

县教育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6年工作要点

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要认真学习研究“十二五”期间关心下一代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XX〕20号)、《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渝教工委〔XX〕25号)文件精神,围绕中心,创先争优,服务大局,以文明礼仪“四进”活动为抓手,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县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推进全县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实施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学校关工委建设

教育部关工委将用三年时间狠抓教育关工委基层建设,今年是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年,县教委关工委将根据市、县关工委的部署,于四月底前召开全县学校关工委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教育部党组〔XX〕20号和(渝教工委〔XX〕25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各基层学校关工委对关工委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的认识。同时,要求各学校关工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发挥好各中小学老教师、老专家对广大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取得实效。

二、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组织全县学生参加全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华魂--颂歌献给党”和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光辉的旗帜”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广泛宣传川东游击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和彭咏梧、江竹筠烈士的英勇献身精神,组织学习“感动xx十大人物”的优秀事迹,坚持不懈地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知党、爱党、信党、颂党、跟党走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动员广大中小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大力开展“唱读讲传书”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做好《读点经典》征订工作;积极参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指导学校关工委配合主渠道、高标准可持续推进“唱读讲传”活动,将具有重庆教育特点和品牌的“唱读讲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不断创新“唱读讲传”形式,推进红歌、经典、故事和箴言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校校有活动、家校有联动、师生家长共参与”的生动局面。组织教委关工委成员,深入学校进行调研,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经验,为市教委关工委召开的片区协作会作好准备。

四、深入推进文明礼仪“四进”活动,为“五个校园”建设出力

在文明礼仪“四进”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利用他们空闲时间多,有较丰富的育人经验和较为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讲究传统礼仪等优势,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搞好文明礼仪进社区、进家庭,深入校园为学生讲解和示范传统礼仪,为文明礼仪“四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配合4月底全国文明礼仪现场会议召开,选派退休教师深入中小学进行“红色故事进校园”演讲。“五个校园”建设,是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教委提出的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目标的具体化。各级关工组织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鼓励他们为“五个校园”建言献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青蓝工程”的经验,会同教委人事科、基础教育科在全县中小学中组织老教师,老专家积极参与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在高中课改教师培训,农村优秀教师“领雁工程”培训等工作中,发挥关工委老同志应有的作用。拟定10-11月份在红狮初中召开一次“青蓝工程”现场会,着力推行红狮初中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成功经验。

六、全面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助推民生工程实施

按照我县探索出的关爱留守儿童“5+1”模式,切实履行关工委职责,发挥老教师作用,把关爱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关工委的重要工作来做。组织老教师主动参与校外活动,积极参与到“代理家长”、“留守之家”中去,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亲情安全上对留守儿童予以关爱、教育,营造社会各方面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他们健康成长作贡献。鼓励有能力的老同志资助特困生,与他们结穷亲,作他们的义务辅导员。

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围绕《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从关工委老同志的实际出发,继续开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和实践,选择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中1--2个难点热点问题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写出有实际内容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迷途的爱 2022-06-24 22:22:51

相关推荐

泉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吗(泉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1、男女生有分。2、女生有三种选择!500的,一间房间住8个人!有柜子放东西!房间内没有卫生间!有1个公共卫生间!700的,两房一厅!一间宿舍有两个房间!一房6个人,共有一个客厅!还有一个卫生间!没有柜子!只有...
展开详情

项目资本金是什么形式(项目资本金是什么)

1、简述什么是项目资本金。2、答案要点:目前在我国,对于各种经营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集体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3、项目资本金是指在...
展开详情

牵牛花的花语是什么意思(牵牛花的花语是什么)

1、牵牛花花语:爱情永固。2、精神:爱情、冷静、虚幻。3、牵牛花花语:牵牛花:爱情、冷静、虚幻矮牵牛:安全感、与你同心爱丽丝:勇于追求爱情、稳重矮牵牛:有你、我就觉得温馨。...
展开详情

爱国歌曲歌词有哪些(爱国歌曲歌词大全)

1、澎湖湾演唱:宛金秋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
展开详情

联想笔记本怎么进入u盘启动项(联想笔记本怎么进入u盘启动)

1、联想电脑一般来说是开机按F12(最近三四年的电脑,当然开机时下面有显示的。2、)就可以选择从U盘启动的。3、如果不行的话,就进去BIOS中,找以启动选项,看U盘在上面八排不,如果在下面几排的,就选中U盘项,...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