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跟过去说拜拜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本文简介: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第一章绪论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研究范围:上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本文内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

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2)综合性——把综合体各部门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系统地考察,找出其共同性与规律性。

初步(结构)——高级(功能)

(3)相关性——复杂系统,相互联系(因果关系、决定关系)

(4)尺度性(地域性)——大中小三种尺度

(5)动态性——历史、现代、未来

(6)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

1.3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及趋势

古代中外地理著作中的综合思想(公元前~十八世纪中期):描述性地理学

古典地理学时期的自然地理研究(十八世纪中期~十九世纪中期):解释性地理学

近代自然地理学的迅速发展(十九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理论体系形成

景观学派

普遍自然地理学派

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部门自然地理的作用

全球变化科学:IGBP、IHDP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及趋势

创建:伊萨钦科

理论研究趋势:黄秉维

未来发展趋势:

更高层次的综合和集成

论题的综合、方法的综合、尺度的综合和理论的综合

区域、类型和过程的综合l

人文因素的影响及其反馈l

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公共健康、环境行为、食物安全

面向特定对象:湿地、山地、沙漠与沙漠化、冰冻圈、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等。

3S成为重要技术手段

“3S”技术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模拟分析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性质、结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成为可能。

借鉴和使用相邻学科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成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潮流,推动研究不断深化

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传统:为农业服务

现代:多样化(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与生态风险防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1.4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功能结构、动态性

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属性: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

2.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1)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成为一个整体,一个要素会影响其他的要素,一个部分会影响其他的部分。

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2)地理系统学说阶段——指系统由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而单独各部分又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功能和效应。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3)耗散结构理论阶段——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此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但在外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这一结构会发生崩溃,并逐步形成新的耗散结构形式。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整体性。

2.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自然地理系统是由各组成部分(大气、岩石、地貌、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植被、动物群落等)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自然地理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岩石地形复合体是基本组成部分

大气是活跃的组成部分

水分是起联系作用的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系统的核心——有机界

土壤是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

物质、能量(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要素

2.3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

太阳辐射能在有机界的转化、无机界的转化

形式:

地表垂直方向热力梯度

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大气、洋流)

海陆间的热量交换(季风)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功能:

将无机界与有机界联系起来;

不仅进行能量的贮存,也通过腐烂链的分解释放能量,并且以热的形式重新返回太空,完成能量的循环

四种类型: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NPS)

2.5

化学元素迁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布:氧硅铝铁钙钾钠镁——97%

迁移方式:水迁移、大气迁移、生物迁移

地表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地球化学环境、地表的自然地理条件、人为影响

地表化学元素的地域分异:

地表化学元素的集散

土壤微量元素的地域分异: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土壤中Cu、Ni、Co、V、F、Cd、Mn等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上呈纬向变化趋势;北部的草原荒漠土壤中Cu、Zn、Cr、Ni、V等元素的背景含量,由东向西逐渐递增的经向变化趋势明显,符合元素迁移类型由淋溶到累积的变化规律。中国地表元素迁移的地域分异规律与中国南热北寒、东湿西干的地理特征是一致的,与影响元素迁移的生物、气候特征的变化是吻合的。

地表化学元素集散的实践意义:

(1)土地利用

(2)食物安全

(3)公共健康

(4)矿产勘查

(5)环境修复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1.

垂直结构

(1)分层结构

根源:地球重力和物质密度特征的分层结构

(2)渗透结构

表现:相互重叠、相互渗透

2.

地域结构

按照方向:水平分异、垂直分异

按照来源:地带性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

镶嵌组合

第三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1

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

自然地理系统结构(structure)的概念: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组织形态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或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单元的分布格局及各等级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地表景观格局

概念:指在空中从垂直方向或倾斜方向上能够观察到的自然地理系统中的事物,它是自然地理系统异质性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也是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直观的反映。

应用:制图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结构

概念: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结构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形态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格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关系组成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

分类:棋盘式结构

平行式结构

交错式结构

镶嵌式结构

自然地理系统的信息反馈结构

概念:信息反馈结构是自然地理系统各种反馈环的组成的网络。

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结构:时间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自然地理系统整体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出的变化规律性。

★第四章

空间地理规律

4.1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

基本因素:

地带性因素:太阳能以及与此相关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由规律的分异。

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分布等地球内能,使得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

派生的分异因素(基本因素的叠加而成,如温带干湿变化)

地方性的分异因素(如地方气候)

地域分异尺度:大尺度(全球性、全大陆/全海洋),区域性,中尺度(如地形地势),小尺度(如坡向)

4.1.1

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

(1)海陆分异——地球内能【非地带性分异】

大陆呈相对应的三对,大洋与大陆呈相间和对跖分布

海陆分布的全球规模还表现在:

海洋面积比大陆大得多;

陆地大部集中于北半球(占北半球的39%),是造成南北半球气候差异的重要原因;

若把地球表层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的海洋也将比陆地所占面积大(52.7%)。

(2)热力分带性——太阳辐射【地带性分异】

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的热力分带性不论在大陆还是在海洋,都有明显的表现,它决定着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等要素在地表呈带状分布。

4.1.2

大陆和海洋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按纬向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方向呈带状分布所引起的温度、降水、蒸发、气候、风化和成土过程、植被等呈带状分布的结果

(2)经度省性又称“干湿度地带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从海岸到大陆内部:森林→草原→荒漠。

重要原因:海洋和大陆的存在及由此引起的海陆环流典型表现:沿海区域降水量较为丰富,大陆内部则干燥少雨。海陆地带性在极地和高纬区域的表现不明显。

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经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共同作用的产物。(纬度;干湿;斜向)

2.

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

(1)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七个自然带)不如陆地清晰

范围:大洋表面200m深(水平、垂直环流;绿色植物和动物集中)

表现:气候地带性即太阳辐射、温度、风向、降水等)引起的大洋的温度、洋流、盐度和含氧量差异,以致海洋生物也有相应的区别,从而引起大洋表层自然综合体,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标志:大洋生物群(浮游生物)

(2)大洋底层自然区域: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接触所形成的水下自然综合体。

表现:底部中央-大洋盆地,南北延伸的大洋中脊和岩浆益处带,两旁为大洋盆地;海面-海底,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和深海沟等海底地貌类型。

原因:深度、距岸远近、

4.1.3

区域性分异规律

1.

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规律性):纯粹非地带性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势地貌分异,即相应于一定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势地貌分异。更加直观。

如:大山系、大平原或大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山西高原、大同盆地等等

2.

省性分异: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

热量带范围内的省性分异。(e.g.温带的东岸-大陆内部-西岸)【强调非地带性】

3.

带段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在温带最为明显。e.g.大陆东岸由南到北)【强调地带性】

4.1.4

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1.

由高原、山地和平原内部地貌分异引起的区域分异

2.

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地方性风)

垂直带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

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根本前提: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原因:山地气候条件(水热及其对比关系)随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

垂直带谱

: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型式,又称垂直结构

垂直带的数量与纬度的关系:不同的纬度地带,垂直带的数量不同。在低纬度垂直带的数量多,而向高纬度逐渐减少;不同纬度地带内,同一类型垂直带出现的高度不同。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雪线(衡量垂直带谱完整程度。气温,降水综合作用)、林线(气温、降水、强风综合作用)

与纬度地带性的关系:相似点为水热对比关系。不同点为太阳辐射角vs与大地热源的距离;

变化速率不同。关系:垂直带受纬度地带与经度省性的影响

4.

隐域性:反映非地带性特征为主的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地势相对高度的差异

4.1.5

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

地方性: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性。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地域分异。

1.

地方性分异因素

地貌部位——重要因素。小气候、排水、地下水、植被、土壤

小气候——影响生境(光、热、风、水)

岩性、土性和排水条件

人类活动——显著影响。(城乡分异最为明显)

2.

地方性分异规律

(1)系列性:由于地方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各组分及单元自然综合体按确定方向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有规律的依次更替的现象。

生态序列见ppt

景观地球化学中,根据化学元素不同迁移条件划分单元景观(残积处境、水上处境、水下处境)。

生境:生物及其群体定居地段的所有生态因子的总体,对生物生活起直接作用。

处境:该地段在地形中的位置及地面组成所决定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对生物生活起间接作用。如:地形要素、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坡向、坡度

生境+处境=环境

系列性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内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温带半湿润地区黑土地带:

黑土→草甸黑土→暗色草甸土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褐土地带:

褐土→草甸褐土→浅色草甸褐土

(2)微域性:由于受小地形和成土母质的影响,在小范围内最简单的自然地理单元既重复出现又相互更替或呈斑点状相间分布的现象。

组合型景观(递变阶梯式组合;递变环状组合)

重复型景观/复区性

微域性的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或呈斑块状均匀分布的组合分布图式,称为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

(3)坡向性:涉及小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对局地分异有重要影响。

4.1.6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

大陆地域分异的平面结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的关系)

马克耶夫理想大陆图式(长方形),规律:

(1)

南北半球的地带谱基本对称。

(2)

环球分布的自然带只限于赤道、高纬度和极地,其他纬度出现了东西递变的非纬度地带性变化。

(3)海洋性地带谱中,基本上都是各种类型的森林地带,到两极过渡到苔原地带。

(4)大陆地带谱主要出现在大陆内部。荒漠-草原-泰加林-苔原-极地冰雪。

(5)寒暖流发生分流的大陆西岸,出现特殊的海洋地带——地中海地带。

净辐射与干燥指数的结合

2.

水平地带和垂直带性的关系

基本前提——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海洋性情况下,垂直带与水平带基本重复。

大陆性情况下,由于降水量的变化,为草原-荒漠垂直带谱。

3.

高原地带性分异规律

三维带性:S=f(W,J,G)

(纬向,经向,高度)

高原“三向带性”

南北方向:依纬度变化

东西方向:依环流形式变化

垂直方向:依海拔高度变化

4.2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组合规律

地域组合:根据不同低级自然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合并成高级自然单位的现象。

1.

局部水平的组合性:单元景观——自然区()

2.

地带水平的组合性:自然区——自然地带(大气候相同)

3.

区域水平的组合性:地带段——自然地域(热量、水分)

第五章

综合自然区划

5.1.

综合自然区划概况

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行政区划

自然区划:广义(部门&综合)、狭义(综合)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空间地理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元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

1.

三个必要条件:统一的发生学联系;完整毗连的空间;相对一致的整体特征

2.

既是划分又是合并

3.

区划单位:地域上连接的;唯一的;等级越高越复杂

类型单位:未必连续;可重复的;等级越高越抽象

4.

基本特点:统一性和空间不可分割性;地域现象;系统方法;划分或合并;区划和类型的原则

5.2.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1.

原则:

一般性原则:(1)发生统一性原则;(2)相对一致性原则;(3)区域共轭性原则

基本原则:(1)综合性原则(地带性&非地带性);(2)主导因素原则(地带性or非地带性)

总原则:从源、从众、从主

2.

方法:古地理法;类型制图法;顺序划分法;部门区划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e.g.气候、土壤、植被等)

3.

原则和方法的关系

4.

界限

性质:过渡性和模糊性;异质性和多样性;等级性和尺度性;

类型:较明显(非地带性);较模糊(地带性);镶嵌状

5.3.

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1.

双列系统

按照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拟定的两列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等级系统——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1)

地带性区划单位

特点:地带性因素;平亢地上典型;有非地带性的破坏;空间变化不可逆;南北对称;界限模糊

自然带:依据综合性气候特征及其指标——八带

自然地带:气候标志+土壤、植被界限(平亢地)

亚地带:显域性的植被亚型、土壤亚地带

次亚地带:

2)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特点:非地带性因素;内部有地带性单元;斑块状;中纬度明显;界限明显

大区:大地构造-地貌单元(东部季风、西北干旱、青藏高原)

地区:地质地貌基础(大地构造二级单位)

亚地区:地质地貌基础(大地构造三级单位)

自然州

3)

联系单位

2.

单列系统

按照区划的原则和方法,首先划分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

然后通过有机联系的叠置和对比分析建立完全综合性区划等级系统。

区划单位:

带段:自然带+大区

国:带段+地区

地带段:国+自然地带

省:地带段+亚地区

3.

单列系统与双列系统的关系:

双列系统利于分析,单列系统是综合考虑。两者并非相互排斥的,双列系统中的联系单位签好是单列系统中的区划单位。

4.

命名

综合自然特征表述

地理位置与区域主要曾和自然地理特征并列命名(e.g.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

地理位置单名法(e.g.东北区)

5.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特点;目的性;广义地带性分异规律;高级地带低级非地带;前三级生物气候原则后两级地质地貌原则;自然地区:温度水文;自然地带:温度植被土壤;自然省:地理名地貌名。

5.4.

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景观

1.

概念:地理学的综合概念(综合+区域+类型)

景观是省在发生上最一致的区域,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方面最一致的地域地段,具有自己特有的形态单位质与量的对比关系,并以此对比关系与相邻景观区别。

类型学派(景观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不做区划单位)/区域学派(将景观作为区划的最小单位)

2.

特点:

具有最以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属性

景观分布区与各部门自然地理区域下限单位的界限相吻合

保存有全部高级区划单位的典型特征

景观的个体特征和非重复性都比土地单位显著,因此可对每个景观进行单独研究

相对土地分级单位,景观具有较长的年龄和较大的稳定性

3.

同一性:

发生同一性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同一性

组成成分同一性

结构同一性(组成结构同一性;土地结构同一性)

5.5.

山地综合自然区划

5.6.

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类型研究

历日旷久 2022-07-04 12:53:27

相关推荐

多啦A梦来我家

那天,我正在家里看书,突然一道蓝光闪过,一个蓝色的物体莫名其妙得出现在我家,把我吓得跪在了地上。我颤抖着瞥了一眼,突然发现那个怪物原来是多啦a梦!惊魂稍定的我还没有说出话,它就茫然的问:这是哪啊?我努力从牙缝里...
展开详情

我所期待的星期天

唉!讨厌的星期天又来了!一座座堆积如山的作业等我去铲平,还要穿梭于各上辅导班之间。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如果星期天像我所期待的那样,该有多好啊!当我睁开蒙胧的睡眼,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开始了。吃完早饭,我看看课外...
展开详情

拿报纸

我隔壁的刘爷爷去成都避暑了,刘叔叔在家,刘叔叔每天都要上班,他叫我来拿报纸,我答应了他,帮他们拿了一个月的报纸。刘爷爷回来了,他发现报纸不在了,以为是被偷了,他敲了我的门,问我报纸在不在我这,我说:在,我就把报...
展开详情

树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树,树上长着很多叶子。一天,树枝对叶子说:喂,你为什么总是跟我抢营养,你有总就给我滚。叶子被激怒了,便说:好,我走。时间似箭飞过,转眼间到了秋天,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的从树上落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树开始...
展开详情

黄太狼的故事(五)打工记

黄太狼为了能补交上医药费,决定外出打工,黄太狼收拾行李,离开了家,踏上了挣钱的路。心里虽然不情愿,但是也没别地办法,只好认命了!黄太狼来到建筑师河马的家,他敲了敲门,发现河马大师不在,于是,他在河马大师家旁边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ch是声母还是韵母

ch是声母。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c、s、y、w。
韵母:a、o、e、i、u、ü、ai、ei、ui、ao、ou、iu、ie、ü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

戴的偏旁是什么偏旁

“戴”的偏旁是戈,指顶在头上,泛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手等处;也引申为“尊崇、爱戴”;还有“竖立”;“正对”等意思。
出处:
1、《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2、《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戴盆难与望天兼。”
3、《东京赋》:“戴金钲而建黄钺。”
造句:
1、我们的老校长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衷心爱戴。
2、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3、他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爱戴他是理所当然的。
4、他无私无畏,一身正气,深受人民的爱戴。
5、张老师是一位深受同学爱戴的老教师。
6、从小到大,对您的感情永远是敬仰与爱戴。
7、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师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关于鲁迅的对联

关于鲁迅的对联有:
1、上联:一生反封帝。下联:至死不宽容。
2、上联:一生不曾屈服。下联:临死还要斗争。
3、上联:平生功业尤拉化。下联:旷代文章数阿Q。
4、上联:返国空余挂墓剑。下联:斫泥难觅运风斤。
5、上联:一代高文树新帜。下联:千秋孤痛托遗言。
6、上联:侠骨柔肠,横眉俯首。下联:胸中海岳,笔底风雷。
7、上联:救亡阵线中,失一重镇。下联:学术思想界,见此完人。
8、上联: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下联: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
9、上联:笔耕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下联:墨洒长河,夜度春秋慨而慷。

一个人自愈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自愈”意思是独自一个人治愈内心伤痛,没有人帮助。比喻什么事情都一个人,体现了生活的无助和无可奈何,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要抬头挺胸站起来,不被困难打倒。
出自现代短语。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
人:
1、某人,某种人,某些人。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人才,杰出人物。出自《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
3、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出自《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自愈:疾病不经治疗而自行痊愈。如:因为落枕是急性起病,仅为单纯性肌肉痉挛,本身有自愈的趋向。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