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五月活动计划

云帆沧海 计划 工作计划
精选回答

一、要求

1.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并积极做好入小学准备(能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能准时来园,每天自己带手帕,学习看时钟等等)

2.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二、活动内容选择

(一)教学活动

活动一:科学家的小故事

活动二:圆珠笔

活动三:制作弹簧小玩具

活动四:弹性

活动五:破译电话号码

活动六:比轻重

活动七:三数编四题

活动八:词语接龙

活动九:七色花

活动十:黑与白

活动十一:沉与浮(一)

活动十二:沉与浮(二)

活动十三:小鬼当家

活动十四:快乐跳舞

活动十五:笨耗子的故事

活动十六:给弟弟妹妹的礼物

活动十七:纪念册

活动十八:毕业诗

活动十九:毕业照

活动二十:毕业典礼

(二)区域的材料投放

1.五子棋

2.天平秤

3.镜子

4.凹凸玻璃片

5.数学练习纸

6.弹簧小玩具

7.跳舞毯

三、环境创设建议

1.收集幼儿三年来在园活动的照片,按顺序展览出来,激发幼儿的留恋之情。

2.幼儿的小实验记录的展示

3.以科学家的小故事和我要上小学为主题的黑板报

四、家长社区工作建议

1.双休日的小鬼当家活动

2.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毕业典礼

3.幼儿入学去向的跟踪

五、主要活动建议

第一周

活动:科学家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建议

*谈论自己知道的科学家、发明家。

*听老师讲爱迪生的故事:

*说说爱迪生想了什么聪明的办法,(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幼儿尝试爱迪生的这个办法,验证利用镜子可以使房间更亮。

*幼儿收集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向同伴进行介绍。

*模仿小学生的黑板报,办一份关于科学家栏目的黑板报。(可扩充这一周的其他内容)

附:故事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痛得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医生决定马上动手术。

可是当时还没有发明电灯,爱迪生家只有一盏煤油灯。这样暗的光线,怎么能动手术呢?爸爸和医生都焦急得不知怎样办才好。爱迪生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屋子里更亮些呢?他想呀想,忽然想起了平时和小伙伴们在阳光下用破镜子照着玩的游戏。我也可以用镜子反射出更多的光来,想到这,爱迪生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对医生说:“叔叔,你快做手术准备吧!我有办法啦!”说完,他就飞快地跑到邻居小杰米家,向杰米的爸爸借来了他店铺里的煤油灯和四面大穿衣镜。一盏煤油灯发出的光,借助镜子的反射,一下子,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啊,这个办法真好!你真聪明。”医生连声夸奖爱迪生。医生在明亮的屋子里给爱迪生的妈妈顺利地做玩了手术。

后来,爱迪生长大了,成了有名的科学家。现在我们用的电灯就是他发明的。

活动:圆珠笔

活动过程建议

*每个孩子一支圆珠笔,玩一玩圆珠笔。

*说说圆珠笔为什么会一会儿进,一会儿出?

*幼儿拆一拆圆珠笔,装一装圆珠笔。

*说说自己的发现。(利用了弹簧有弹性)

>活动:制作弹簧小玩具

活动过程建议

*教师出示一件弹簧小玩具:弹簧的一头与纸盒粘住,另一头是一个有趣的小动物。

*说说做一件弹簧小玩具需要那些工具?

*教师提供一部分材料,幼儿进行制作。

*幼儿相互玩并欣赏各自制作的弹簧小玩具,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弹性

活动过程建议

*教师提供伞、木夹子、海绵、弹簧、弹力袜、手套、皮球、橡皮筋等

*幼儿用手拉、压、捏等方法来玩一玩这些东西。

*交流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讨论:有了弹性以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有弹性的。(可以谈论玩蹦蹦床的经验)

活动:破译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建议

*教师提供10以内的加减试题卡、以及练习纸。

*游戏一:在纸上写出教师出示8张题卡的得数,即完成了“密码破译工作”,与同伴交换检查。

*游戏二:利用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寻找相应的式题卡进行排列,结伴并交换式题,看谁能正确地地说出对方家里的电话号码。

*游戏三:共同寻找大家熟悉的电话号码(幼儿园的电话、应急电话等),各排一张破译电话号码的练习纸,看谁排的对。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的式题,最后破译的结果会相同。

第二周

活动:比轻重

活动过程建议

*教师提供材料:第一组海绵小球、塑料小球、木珠、玻璃球、铁弹(一样大)

第二组纸片、塑料片、木片、铁片(一样大)

天平秤若干

*幼儿将每一组的材料按轻重进行排序(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方法),将每一次比较的结果进行记录。

*幼儿交流自己进行轻重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介绍天平秤的使用方法,幼儿尝试使用,并验证刚才的排序结果。

活动:三数编四题

活动过程建议

*游戏一:两人一组“扔骰子”,同时扔骰子,出现两个骰子上的两个数,幼儿补上一个数(可以有不同补数法),幼儿并说出三个数可以排出的四道算式。

*游戏二:三人为一组,给一个有数字的“饼”,把这个饼分成3筷。每块上要有3个数字。如果这3个数能排4道算式题,就可以“切”开这块饼,这个组就算成功。

活动:词语接龙

活动过程建议

游戏玩法:

*教师说出一个词,请一名幼儿用词接上,最后一个字作为新词的头一个字。例如:高大……大小……小花……花朵……

*每个幼儿接完词就站到前面去,等大家接完后相互拉成“长龙”走一圈,边走边说:“龙来了,龙来了。”游戏再重新开始。

活动:七色花

活动过程建议

*欣赏故事。

*讨论:七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为什么?

珍妮把七片花瓣都用完了,你们说哪一片花瓣用的好?哪一片花瓣没用好?

(幼儿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七色花是怎样使用的,老婆婆教珍妮用小花瓣时说些什么话?

一页一页翻看小图书,学讲故事。

说说,假如我也有一片花瓣你准备用它干什么?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准备一些花瓣,幼儿取一片自己喜欢的花瓣,模仿老婆婆说的的话,说出自己想干的事情。

活动:黑与白

活动过程建议

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以及喜欢的原因。欣赏一个展览会:白色的象雕、黑白双色的熊猫玩具、黑白格子服装、白色婚纱等等。

谈论:这些物品中哪两种颜色最多?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黑的,哪些是白的,或者黑白两种颜色相交的。

装饰黑白地毯:

教师提供各种形状的纸,幼儿自由选择,幼儿用黑白两种颜色创作图案。

第三周

活动:沉与浮(一)

活动过程建议

教师提供:水盆以及木珠、玻璃球、布、棉花、纸等物品

说说那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并把自己的猜测记录在纸上。

幼儿进行实验验证:幼儿将材料放入水盆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展示实验记录并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哪些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

哪些东西是会沉到水底的?

还有哪些东西是先浮在水面上,吸水后慢慢沉到水底的?

活动:沉与浮(二)

活动过程建议

幼儿尝试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在水底的东西浮上来。

幼儿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有的会增加材料,有的会放入更多的水,有的会在物品上挖一个洞等等。

幼儿交流自己的办法。(可以是成功的尝试也可以是不成功的尝试)

活动:小鬼当家

活动过程建议

谈论:“小鬼当家”的电视节目

观看录象“小鬼当家”,说说这次“小鬼”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们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谈谈:假如我来当家,我会怎样做?

学唱歌曲:“小鬼当家”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一次双休日的“小鬼当家”活动,并取得家长的支持。

活动:快乐跳舞

活动过程建议

准备:泡沫板拼装的跳舞毯人手一块,箭头符号图片,幼儿熟悉的音乐。

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节拍,

幼儿站到相应的跳舞毯上用各种肢体动作自由快乐地跳舞。

认识箭头,学跳基本的几个方向跳法(单脚、双脚。基本规则:一拍出去,第二拍回到中间。)

幼儿自由探索跳法,创编肢体动作(脚步的跳法和顺序可自由匹配)

活动:笨耗子的故事

活动过程建议

耗子妈妈可喜欢自己的小宝宝呢?天黑了,耗子妈妈是怎么哄宝宝睡觉的。幼儿欣赏诗歌。

说说:耗子妈妈是怎么哄小耗子睡觉的?

耗子妈妈请了哪些动物妈妈来哄宝宝睡觉?

这些动物是怎么哄小耗子睡觉的呢?结果怎么样呢?

小耗子上哪里去啦?

学念诗歌。

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耗子?

假如我是耗子妈妈,会用什么办法来哄宝宝睡觉的呢?

附故事

笨耗子的故事

耗子妈妈摇它的小宝宝,“吱吱吱,快睡觉,蜡烛头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细得不得了。”

请来鸭子摇那小宝宝,“呷呷呷,你快睡觉,小虫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象争吵。”

请来青蛙摇那小宝宝:“呱呱呱,快睡觉,蚊子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太单调。”

请来鱼儿摇那小宝宝,只见鱼嘴一张又一张——什么也没听到。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实在小。”

请来大猫摇那小宝宝。“喵喵喵,快睡觉,妙……妙……妙……”

小耗子迷迷糊糊地说:“你的嗓子真正好、,甜得……不……得了……”

耗子妈妈回到家,床上瞧瞧,床下找找,耗子呢,没找着。

第四周

活动:给弟弟妹妹的礼物

活动过程建议

讨论:

我们大班朋友在幼儿园生活了两年,将要毕业离幼儿园进入小学,要和弟弟妹妹分开了。我们送一件什么礼物给弟弟妹妹留个纪念呢?

我们毕业了,幼儿园又会来哪些新朋友?我们可以为新朋友准备什么礼物呢?

人人动手制作

(介绍自制礼物)

活动:纪念册

活动过程建议

教师提供卡纸

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画成封面。

说说:纪念册里可以记录一些什么内容?(好朋友的签名、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或一幅画等等)

制作纪念册的内页。(根据幼儿自己需要留念的内容,可以不断增加内页)

在纪念册的背面写上幼儿园的名称和日期。

阳光 2022-06-25 21:25:04

相关推荐

泉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吗(泉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1、男女生有分。2、女生有三种选择!500的,一间房间住8个人!有柜子放东西!房间内没有卫生间!有1个公共卫生间!700的,两房一厅!一间宿舍有两个房间!一房6个人,共有一个客厅!还有一个卫生间!没有柜子!只有...
展开详情

项目资本金是什么形式(项目资本金是什么)

1、简述什么是项目资本金。2、答案要点:目前在我国,对于各种经营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集体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3、项目资本金是指在...
展开详情

牵牛花的花语是什么意思(牵牛花的花语是什么)

1、牵牛花花语:爱情永固。2、精神:爱情、冷静、虚幻。3、牵牛花花语:牵牛花:爱情、冷静、虚幻矮牵牛:安全感、与你同心爱丽丝:勇于追求爱情、稳重矮牵牛:有你、我就觉得温馨。...
展开详情

联想笔记本怎么进入u盘启动项(联想笔记本怎么进入u盘启动)

1、联想电脑一般来说是开机按F12(最近三四年的电脑,当然开机时下面有显示的。2、)就可以选择从U盘启动的。3、如果不行的话,就进去BIOS中,找以启动选项,看U盘在上面八排不,如果在下面几排的,就选中U盘项,...
展开详情

爱国歌曲歌词有哪些(爱国歌曲歌词大全)

1、澎湖湾演唱:宛金秋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