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日记第三季第九集剧情是什么

清茶
精选回答

迈克尔告诉艾琳娜杀死克劳斯的吸血鬼自己也会死,他让艾琳娜用匕首封住自己的心脉。斯特凡给克劳斯打了电话告诉他迈克尔已经死了,但是克劳斯不信,丽贝卡拿过电话让克劳斯过来。克劳斯终于相信了,大家都做了准备决定联手对付克劳斯。丽贝卡用针灸让迈克尔醒了过来,她告诉迈克尔尽管是克劳斯动手杀了她的母亲,但是根源还是他用咒语把他们变成了吸血鬼让他们失控才有了这个悲剧,所以是他毁了她的家族。

艾琳娜对于杰里和安娜的事情还是很介怀的,邦妮觉得艾琳娜不应该这样责怪自己的弟弟,虽然以她尴尬的立场跟艾琳娜讨论这件事情很不合适。高中舞会要开始了,斯特凡要和艾琳娜一起去,他要保护艾琳娜。为了计划能够完美地实施,达蒙准备了马鞭草炸弹。艾琳娜要斯特凡保持警惕,因为如果克劳斯问了任何一个不合适的问题,而他的不当回答都有可能让克劳斯产生警觉,那么他们的计划就不能成功了。

斯特凡却要艾琳娜自己管住自己,因为每次计划失败都是因为她的感情用事。这是丽贝卡第一次参加高中舞会,她穿上了精心挑选的裙子,她告诉艾琳娜不要跟自己讲任何与克劳斯和迈克尔有关的事情,她只想享受这个舞会。说着说着丽贝卡就哭了起来,她告诉艾琳娜一定要小心,因为迈克尔也不是什么好人,她的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是值得信任的。艾琳娜觉得这一刻的丽贝卡很可怜,她把属于丽贝卡的项链还给了她。丽贝卡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很开心,没有想到艾琳娜却在背后捅了她一刀。艾琳娜对此感到很抱歉,但是她不能冒险,因为丽贝卡不可能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在舞会上艾琳娜表现得非常紧张,差点引起了克劳斯的怀疑。为了不让凯若琳有任何危险,泰勒给凯若琳注射了马鞭草,凯若琳昏了过去,泰勒把凯若琳交给了马特,他让马特带着凯若琳先离开。邦妮给泰勒施咒,让他暂时昏了过去。

迈克尔出现在舞会上,但是克劳斯并不吃惊,他有他的混血军队,他并不怕迈克尔。迈克尔拿艾琳娜威胁克劳斯,如果艾琳娜死了克劳斯就再也不能制造其他的混血军队了。但是克劳斯却并不害怕,他表示自己根本就不怕他,他想做的只是摆脱他。最后计划还是失败了,克劳斯没有死。

心安是福 2023-11-02 15:16:15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