瞌睡虫是什么

孤怜茶染香
精选回答
瞌睡虫是什么?孙悟空的两种瞌睡虫法力有什么不同?

瞌睡虫是什么?是一种爬在脸上就能让你熟睡过去的虫子,跟现实生活中的麻醉剂差不多。

不过瞌睡虫肯定没有麻醉剂毒副作用大,它对大脑没有影响,用的时候也不用考虑剂量的多少,只要有这种东西就行。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跟敌人的作战中,曾多次运用到瞌睡虫。

可如果我们仔细看原著就会发现,孙悟空用的瞌睡虫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毫毛变的,一种是从腰间摸出来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吴老爷子写着写着犯迷糊了,忘记刚开始是让孙悟空用毫毛变瞌睡虫了?这么低级的错误,肯定不会出在吴承恩这样的大文豪身上。

是不是流传过程中的笔误呢?也不是。

笔误只会错一个或两个字,几句话都写错的可能性不大。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到瑶池,见宝阁中的“玉液琼浆,香醪佳酿,”止不住口水直流,就拔下几根毫毛,叫声“变!”“即变作几个瞌睡虫,喷在众人脸上”。

然后这些人都睡去了,孙悟空“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第二次用瞌睡虫,是在五庄观毁了人家的仙树,师徒四人被锁起来。

夜里逃跑时,就给清风、明月用了瞌睡虫。

原文是这样写的:“行者复进去,来到那童子睡的房门外。

他腰里有带的瞌睡虫儿,他摸出两个来,满窗眼儿弹将进去,径奔到那童子脸上,鼾鼾沉睡,再莫想得醒。

直到第二天大仙回来,才帮他们解了睡魔。

孙悟空第三次用瞌睡虫,是在麒麟山獬豸洞中,要偷摄走金圣宫娘娘的妖怪的金玲时。

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变了一个瞌睡虫,轻轻的放在金圣宫娘娘的侍婢春娇的脸上,春娇就睡了。

第四次是在狮驼国,师徒四人被妖怪放进笼内要蒸熟了吃,孙悟空为解救大家,就从腰间摸出了十个瞌睡虫,散在小妖脸上。

他们睡了,师徒四人赶紧逃跑。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四次用瞌睡虫的情景是不一样的。

用毫毛变瞌睡虫都是在偷东西的时候,跟这些人也无冤无仇,需要他们睡的时间也不必要太长。

比如春娇,孙悟空还把瞌睡虫“轻轻的放在他脸上”。

从腰间摸瞌睡虫都是在逃跑时,在五庄观逃跑时,清风、明月两个童子骂了他们好长时间,又把他们锁在屋里,孙悟空虽不想害他们的性命,但也希望他们睡好长时间别醒来;在狮驼国,师徒四人被人上笼蒸,孙悟空能不恼吗?给他们留条命就算不错了。

如此说来,从腰间摸出的瞌睡虫的法力,比毫毛变的瞌睡虫法力强大。

藏在腰间的瞌睡虫是从哪儿来的呢?在第七十七回里说,是孙悟空在做齐天大圣时,“曾在北天门与护国天王猜枚耍子,赢得他瞌睡虫儿,还有几个。

到底有几个?书上说了“还有十二个”,抛出十个,留下两个做种。

后见一个小妖睡不稳,就又抛出一个,可见一个也可以繁衍后代。

但这种瞌睡虫的繁殖能力不太强。

孙悟空当时赢了几个我们不知道,可是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五百多年,才繁衍了十四个,可见这种“生化武器”真的不好得。

因为生命周期长,所以法力就强。

孙悟空杀起妖怪那么狠,用瞌睡虫,也体现了一种悲悯之心。

雨润静荷 2023-08-27 11:04:39

相关推荐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青团的绿色是用什么做的

青团的绿色是用一种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泥胡菜、艾蒿、鼠曲草三种。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曾常用,现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贼不走空什么意思

贼不走空是指爱偷东西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要偷点儿东西带走。
出自张孟良《袁文会与刘广海》十一:“老人又从锅里端出一碗杂花米粥,里面还掺了些山药,热乎乎的,递给他喝。袁文会一面往下灌,一面偷偷地用小眼睛四下洒打,这是做贼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总想偷点什么。所谓‘贼不走空’。他一眼瞥见头上有个篮子,用一根铁丝钩儿悬挂在房梁上,小鼻子嗅了嗅,闻到一股香气。他几口把粥喝完,又把碗舔干净,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我该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惦着我咧。’”
造句:
1、小偷坚信“贼不走空”,盗走空运货车。
2、不过,怀抱“贼不走空”之志,还是去看看。
3、看来“贼不走空”果真是小偷的惯例。
4、窃以为,玩收藏必须得具备“贼”的一个潜质,俗话称其为“贼不走空”。

三春晖的意思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 chūn 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百步笑五十步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本义是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毋庸人云亦云什么意思

毋庸人云亦云意思是:不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近义:随声附和、拾人牙慧。
反义:自成一家、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示例: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人云亦云”造句:
1、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像他这种人云亦云的个性,是不可能把公司给管理好的。
5、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