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贴近生活的周记范文800字

云去云来
精选回答

周记是记录一个星期以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或身边发生的事,写周记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整理了关于生活的高一周记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

考试总是让人欢喜让人愁。中考已成为历史,不知落榜酸楚的学子们聚到了一起,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的分数让人倒,可我还是来了。我该欢喜还是该愁。

领导说,进入高中就哟接受军训的洗礼,洗去我们以前的幼稚。可我并不这么认为。这只是高中生活中的第一件不平事。给别人钱,让人来教训自己!在我们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我并认为军训可以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我也因此而吃了不少教官的苦头!

军训啊军训,夺走了我对高中生活的大部分美好憧憬。而那仅剩的一点也让那个“唯分数是真理”的老师个抹杀了。但她个给了我高一大部分情感。

我喜欢海子沧月那些写极端的文字,于是我以一篇缅怀初恋情人的文章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都说我是受了80年代萌芽的影响。也是因此她肯定地认为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登徒浪子。她经常和我单独交流说,别学贾宝玉,男儿应该有志气,整日让姑娘围着不会有出息的。或者说你们这个年龄的萌动我是能理解的。这些我都一笑而过了,因为我相信,她根本不了解我。

后来,我为了张扬个性,保持我行我素的原则,将她的责骂当作自然的清风,依旧违纪。我知道他是不会个像我这样的差生第二次机会,可后来我也不知道我有了几次机会,她很彻底的放弃了我。我并没有因此而感伤,文字在我心中的地位不是代替着某个老师,更不会是她。但她肯定了我唯一的优点,就是话少。

又是一个学年的开始,我在日记里道“或许,17岁的天空不应该有太多的细雨,难道我真的是无病呻吟吗?”之前我将我所有的烦闷都放到了我的作文里,起先她很欣赏,可日子久了,她就开始反感了。评语越来越少,最后少到3篇共用一个查了。我开始反思了,这不是她的过失,也不是我的失误,正如我一篇文章中写的“我们为什么会寂寞,因为没有人能读懂我们,我们真的很难懂么?

范文二:

不知不觉中,我已成为一名高中生。当第一次踏进高中教室的那一刻,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这样悄悄地远去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回忆那些人,那些事,那间伴随我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教室。没想到操场上那些曾经嬉戏的、奔跑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面孔现在已经成为幻影。如花的校园,已物是人非,不禁生出不尽的感慨。

进入我的视线,我比起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认清方向,明确目的,不断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既然选择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让我进入大学的阶梯,是我们走进社会的一道门槛,但前行的道路可能荆棘丛生,我们只要有风的精神,就能穿过这些荆棘和困难。

我的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不能它将发展的如何,但发展的方向和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实际中的高中生活比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不容易得多。我总是将初中的思维定势不自觉地搬到高中学习中来,显然,没有什么效果。高中生活不同于初中生活,高中学习内容也不同于初中。高中更注重自学,预习、复习、练习,均需要同学们主动来完成,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罢了,那种完全依赖于老师“包打天下”的学习念头已经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上了高中,似乎很多同学没有了初中时的积极主动,比如很少有人抢着回答问题。现在,每天都觉得时间紧,加上作业有很多。因此,我们更要安排好时间,有计划的完成学业,否则,忙到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学到。我们不能一味只会埋头苦干,而不思考,不总结,那么,只是做无用功。

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暂的三年,如果不能好好计划、不会好好珍惜,我们心中所有的理想和憧憬都会无情地破灭,我门将像空袋子一样,难以立足于将来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读书虽苦,但就像咀嚼橄榄,是先苦后甜。只要认真、踏实,相信我们一定回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相约,三年的高中生活,扎扎实实打造一个美丽的大学梦想。

有些欢喜,也有些失落……

范文三:

越长大越孤单,那么想回到从前,可是从前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美好的回忆。——题记

升入高一了,自己还是有些落寞,前几天刚月考完,我呢?本想在这次考试中好好努力,可是,这一个月我写了些什么?都玩了。

初中同学,他们个个都考得比较好,都正在努力,我拿着我哪点成绩,怎么向家长交代,怎么向我交代?366名,和初中算算,我还是没有变。

“路走多了,自然会好走些。”我一直在承诺着,成若着我的所有。

我想学习音乐,可学费太高,我自己自学,看不进书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沉迷于网络游戏,天天玩,也许只有在游戏中我才能找的快乐,带到现实中来,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敢去做。

我自始至终都在欺骗自己,我不想就这么傍若无名。

我也在试着努力,可每次的结果都不是我想要的,也许你们认为我的要求太高,其实是我太笨,太傻。

不知什么时候起,突然间发现许多东西都在失去,自己却是无能为力去挽留,去倾诉。

我现在还能做什么呢?我现在只是一个孩子,面对社会,学校,我们90后,只是不想让别人开不起,在用自己的饭方法来证明自己,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

现在的我,真的好迷茫,前面的路很明朗,可我现在不知道怎么走。

一个人,失去的多了,就会懂得要去珍惜。可是在去珍惜的同时,一切都没有了。

我现在一无所有了,删掉一切,却无法删掉那些曾经的记忆。一幕幕的画面呈现在眼前,而我却没有能力去接受,没有勇气,是我太懦弱。

第一次月考,好失败,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以后总是失败,我想我不会放弃,我还记得我的梦想,记得我和他的约定,既让她都已经月前了,我又何必强求呢。

重新开始,是需要把所要都放弃的勇气,我敢吗?敢拼吗?

后果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现在都在拿成绩说事,现在就是以成败论英雄。我们

我们没有选择,既然选择了高中,就没有泄气的理由,下次的月考,我不知道会怎样,会不会拿回属于自己得名次?

也许在更长的日子过了之后,再读时感觉会可笑,因为我在一天一天长大!

平凡人生 2024-05-19 14:12:45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