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校保密工作计划

亮剑
精选回答
曼哈顿计划是如何保密的?

纵观各国的军工武器装备研发历程,大家总会发现各国的武器装备都是在基本研制成功时,才会正式向国际宣告又要亮相新型装备了。

而且是越威力强大的装备,保密性越强。

中国有60000中国士兵连夜神秘失踪,18年后真相曝光,只为研制原子弹。

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军工大国,当然也是不遑多让,54万人秘密参加,历时3年砸下25亿美元,也就是173亿人民币,只为了建造当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这项绝密工程54万人里,最初只有12人获知了全盘计划,最后保密性和原子弹能完美成功实属不易。

那时候是1942年,美国当局集中了当时整个西方最优秀的一批核科学家,展开了曼哈顿计划。

这项复杂的工程被称作是美国科学的熔炉,甚至在一些部门中,博士的数量比一般的工作人员还要多,甚至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

这些科学家以奥本海默为首,历时3年时间,顶峰时期有54万人参与其中,总耗费高达25亿美元。

终于在历经种种磨难后,在1945年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这次绝密工程的成功,是之前任何一次武器试验都无法相比的。

特别是奥本海默所提出的一些思路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工程时间,从更长远来说,还促进了二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

刚开始的时候该工程对困难预计不足,只召集了5名科学家和100多名技术人员。

后来的进程一直不是很令人满意,毕竟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能同时3种都进行。

而且该项计划的最终目标,有一项就是要赶在二战结束前完成造出原子弹的重任。

所以后来,又陆续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参与进来。

而在整个工程区,因为保密性只有12个人知道所有计划。

绝大多数的人员都不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真正目的,也是在这样的绝密性和数目众多的全球顶尖科学家钻研下。

美国最后成功研制出3颗原子弹,都投给了日本,两颗爆炸造成30万人伤亡。

最后一颗爆炸失败被日本收集起来,转手卖给了苏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冷战时苏联短时期内快速拥有原子弹。

自从核裂变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被科学家发现后,军事上的应用就很快提上了日程。

拥有这个制高点就拥有了世界,于是德国人开始进行“U”计划,美国后来居上,筹备了“曼哈顿工程”,两个阵营间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双方都在自身的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干扰对方、破坏对方的间谍侦察和破坏活动。

有60万人参与的“曼哈顿工程”居然能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未被德国间谍机关发现,堪称奇迹。

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是怎样封住60万人的嘴?一、加强内部防泄密措施,处理好善后工作,“保密”是每个人需要重视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首先,分解研制内容,分块进行研究。

由于涉及的内容多,同时为了更好的防止泄密,“曼哈顿工程”被分成几大块,分别是新墨西哥州、田纳西州以及华盛顿等地秘密的、分开的进行。

各个研发地之间没有直接的沟通和联系,研发的内容也因为被拆分,工作人员很难将他们和原子弹联系在一起。

只有上层核心清楚他们的工作和作用,当各研发地研制成功后,会在另一个更加保密的地方进行组装和调试。

其次,建立一批尽职合格的保密人员队伍是首要任务。

这些经过训练的保密人员,要求是:1.所有人员的谈话只能用暗语;2.对核心研制人员的行动进行一对一的监控;3.负责检查收发的每一份文件资料,并对办公区内的每一张纸片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处理,做到万无一失。

其中对参加研制人员的严格控制,是最难的环节。

但他们恪尽职守,一对一的严密监控所有可能接触到核心机密的成员,经常用严厉的防泄密制度来约束研发人员。

他们是工作区,真正的“老大”,哪怕是高层领导还是达官显贵,到了这里,都要按他们的指令去做。

否则,可能要面临几年或几十年的牢狱或暂时关押。

第三,妥善处理好调离或解职人员,是严防泄密的关键。

60万参与人员都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定,当然待遇好也是应该的。

拿着“封口费”还乱说话,处罚也是严厉的。

四年中大约有2000多个因说话随便、口风不严的职员受到了处理。

并且他们密切观察每一位工作人员,发现有不适合从事高度机密工作的人及时善后处理,比如:调离工作岗位时会周到、圆满的处理,不会因为被解雇后产生不满情绪,而导致对“曼哈顿工程”产生危害。

二、专家人身安全和防泄密工作是重中之重。

参加研究的科学家们的保密工作是最困难的。

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在国际原子物理学方面的著名人物。

就那么几个人,柏林只要掌握这些人的行踪,自然就会推测出白宫到底想要干什么。

因此,“曼哈顿工程”的反间谍机构给他们每一个人编上代号,并派专门警卫人员(可不是一个人,往往是几个人的小组)负责他们的行动安全和防范泄密。

这些措施十分到位,不仅成功地使外人不知道本国科学家的行踪,而且还十分成功地将许多其他国家的专家带到美国,并在绝密的状态下参与研制工作。

例如:在英国情报六处的帮助下,世界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玻尔教授被他们从丹麦成功的营救出来,化名“贝克”,秘密地在研究所从事了长达2年之久的工作。

三、对外的防泄密措施很到位,就连盟友也依然不放过。

在当时,虽然计划被严格保密,但依然有蛛丝马迹引起了柏林的注意。

因此,他们曾经派出两名最优秀的科学家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来到纽约,试图刺探美方原子能的研究进度和深度。

美方决定“将计就计”,不但成功地阻止了他们的企图,还利用难得的“交流”机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以为美国人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期的阶段,远远落后于他们。

反间谍工作不仅仅针对德国人,就连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人也不例外,“手下不留情”。

例如:该计划一度引发了英国物理学家阿兰的极大兴趣,他曾三次前往参观。

随即引起反间谍部门的警觉,迅速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结果发现,阿兰曾向前苏联方面提供过铀标本和原子能研究的进展情况,英方立即采取措施将其逮捕并判重刑。

四、采取“隐真示假”,混淆视听,破坏对方研究设施。

你也许产生疑问,凭当时德方间谍机构的高超水平,怎么探听不到美方的研究进展呢?其实,这也恰恰反映了当时美方反谍报部门工作的出色。

一方面,美国人也知道这么大的过程,不露出一丝风声,显然不合乎常理,但是他们要做的是如何把风险控制在最低。

于是在“曼哈顿工程”实施期间,美方情报部门不断地向柏林提供假情报,以制造假象来迷惑德国人,使他们始终误以为美国人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另一方面,与德方情报部门的错误判断有很大关系。

日耳曼人愚蠢的优越感使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就连世界上最优秀的德国科学家都不能有关键性的突破,美国的科学家更不可能超越他们。

然而,事实相反,美英情报部门不但准确地把握了他们的研制进展情况,而且还成功地策划了一次重大的破袭行动,炸毁了他们的重水工厂,最终使柏林放弃研制计划。

结语参加“曼哈顿工程”的工作人员前后达60万之众,任何一个人的口风不严,都可能导致警觉性极高的外国间谍的注意,导致计划暴露。

正是由于美方反间谍工作的出色,使他们能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未被德方间谍机关了解到研制核武器的行动计划。

“曼哈顿工程”的防泄密工作真可谓史无前例的奇迹,的确是美国反间谍部门的一项成功大作。

叶落知秋 2023-08-22 16:09:25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一派胡言歇后语上一句

“一派胡言”歇后语上一句:
1、狐狸扮观音。——一派狐言。
2、狐狸吵嘴。——一派狐言。
3、狐狸打官司。——一派狐言。
4、狐狸精告状。——一派狐言。
5、狐狸精骂架。——一派狐言。
一派胡言是汉语词汇。拼音:yī pài hú yán。释义:指不切实际的言语。最早出自明末作家冯梦龙的《警世恒言》。
1、《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济川听了他一派胡言,也不同他分辨,自去收拾不提。
2、清代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十二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3、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回家之后,虽说有马老爷教他的一派胡言可以抵制,毕竟是贼人胆虚,见了太太总有点扭扭捏捏说不出话来。
4、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和国民党那些大官们叫的什么联饿、联共、扶助农工,全是一派胡言。”

理直气壮什么意思

理直气壮,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zhí qì zhuàng,意思是因为理由充分,所以说话气势壮。出自《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近义词:振振有词、义正言辞。
反义词:强词夺理、理屈词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造句:
1、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反对他的荒谬论调。
2、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理直气壮。
3、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倡导科学,反对迷信。
4、他表面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5、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帮助那些贫困户尽快脱贫。

爱而不得什么意思

“爱而不得”是指爱一个人却不能拥有他,因为他不爱你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
“爱而不得”造句:
1、这前后半生辛苦,爱而不得,只因太执着。
2、长相守,本就是苦的。因爱而不得,求而不能。这世上,哪里有真正的长相守?都不过是,今朝欢愉,一世长殇。
3、爱而不得之后,最卑微的愿望大概就是能换一种身份陪在她的身边。
4、爱极生恨,总是那颗少女爱而不得的心。就如她说的那样——我若得不到你,就毁掉你!
5、有时候执念会让人越陷越深,爱而不得的心是很孤独的。我理解那种感受,再多人的关心,也抵不过最爱的人一个眼神一个拥抱!
6、人生,最无奈的不是爱而不得。是爱而不得而不得不爱。
7、或许在人的一生中,总有很多爱而不得,恨而无力。
8、那是怎样一种无助而绝望的感觉,你离他很近,但你却爱而不得,愿意把他拱手让人,只为了让他幸福。

拜谢的意思

“拜谢”是汉语词汇,拼音:bài xiè,释义:行礼表示感谢;十分感谢。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解狐荐其雠於简主以为相,其雠以为且幸释己也,乃因往拜谢。”
造句:
1、适逢感恩节到,拜谢恩情当主张;昔年滴水恩,没齿都难忘。
2、万圣节即将到来之际,把鬼神拜谢;谢诸鬼诸仙,向神灵许愿:愿朋友步步高升多赚钱,家庭和睦又美满,没病没灾又健康,生活甜蜜又悠闲。
3、拜谢诸君,愿天佑吾民,天佑吾邦。感谢你们,上帝保佑你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