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练习题:文化与生活

北船余音 高三试题
精选回答

1.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音乐艺术形式。这表明()

A.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领域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音乐艺术是生命力的文化形式

D.劳动始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②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市开幕

③2014年2月,台北举办动漫节

④2013年2月20日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走出了有史以来的首次1%跌停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4.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其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和精品荟萃的黄山艺术,对各方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表明()

A.文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

B.自然中不存在文化

C.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D.人们参与文化活动就是为了享用文化

5.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①④

6.“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7.总投资超过3.19亿元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开馆,馆内陈列的实物、老照片等记录了百年历史风云,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具有巨大影响。这体现了()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④文化塑造人生

⑤文化就是反映在老照片上的人和事

⑥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8.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9.当今国际竞争,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作品《花木兰》被美国和印度翻拍成动画片,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现象说明()

A.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0.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

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

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历史

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④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美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缺乏新教*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了()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D.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二、非选择题

13.网友【文海】认为,中共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功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展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

网友【白峰】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网友【林伟】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特别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

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校开展了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2.对鸡、牛和草三种事物如何归类 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①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不仅给老少边穷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使志愿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完善,大中专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途径

4.我们在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中长大,现在的孩子同样也在唱歌中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这些歌曲本不该是孩子们的至爱,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塑造人生

②文化能决定人生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5.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6.“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7.英国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8.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0.某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自2009年创办以来,每年一届的“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作为展示优秀对农电视作品、展现各地新农村风貌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影响力、权威性与日俱增,是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旗下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两大电视艺术盛会之一。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12.每年一届的“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①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

②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我们对于文化的领悟能力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第一单元

第1课

1.BA、C夸大了音乐的作用,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错误。

2.C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着“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这说明“乡韵”精神是通过村落体现出来的,由此可以得出C的结论。A、D不符合题干主旨。B说法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C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①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排除。故选C。

4.C本题考查文化的产生。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凝聚着人类精神活动的优秀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文化,A、B错误。人们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可以创造、发展文化,也可以获得、享用文化,D表述不妥。

5.A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结绳记事演化出用“结”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题干可知,“结”的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从“结”中可以看到精神层面的东西。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不是追求真善美,所以不能选②;④表述错误。故选A。

6.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据此可判断,②④说法正确,①③说法是错误的。

7.D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投资建设辛亥革命纪念馆,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①入选;通过展出辛亥革命的实物、照片,使参观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对凝聚民族精神产生巨大影响,这体现了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同时也说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②③④入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并不仅仅指老照片上的人和事,也并不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因此不能说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⑤⑥说法错误,故选D。

8.B新的文化业态形成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A错误;C、D说法明显错误。答案为B。

9.A材料强调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选A。材料未提及文化对经济建设及其发展方向的影响,B不选;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资源的争夺不等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D不选。

10.AB、C、D三项表述错误,我们的生活有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等,文化生活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反映,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11.B本题考查对文化力量和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综合性认识。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软实力,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影响国家发展,我们必须激发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2.A该观点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缺乏新教*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这强调的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故选A。B不符合题干指向,C夸大了文化的力量;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排除D。

13.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文化更是发展,首先是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次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会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再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第2课

1.B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故①错误;之所以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故②正确;文化修养并不能必然地提高道德修养,故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优秀文化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故④正确。

2.C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各有特色,故①说法错误,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故③表述错误。

3.AA指出了文化的来源及对人的作用,符合题意;B、C本身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D说法错误。

4.C这些歌曲本不该是孩子们的至爱,而优秀歌曲才应是他们的至爱,这是因为文化对人有重要影响。故选①③④,②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5.C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日两国对同一种行为的看法不同,②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③不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①说法错误。

6.BA、D是错误选项,应排除,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不能等同于决定作用。C是无关选项,排除。

7.C“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也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②错误,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有效途径但不是途径。③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

8.C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悬棺岩画的内容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说明精神文化是人们由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②本身说法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C。

9.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应选。“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应选。③④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反映。

10.D本题以某大学校长的观点切入,考查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题干强调精神家园里心灵的重要性,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中的重要性,D正确。优秀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说法本身不准确。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之间既对立又统一,B说法片面。题干涉及的是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11.A因题目强调的是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故选A。B、C、D本身说法错误。

12.B材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

13.(示例一)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柿子花开 2022-04-12 14:36:18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亦颇驯是什么意思

“亦颇驯”意思是还是很和顺,出自《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主人乃忘其为狼。”
翻译: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阅微草堂笔记》的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边地景物,诗词文章,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纪昀仕途顺利,他写此书的指导思想是“大旨不乖于风教”,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与《聊斋志异》的描摹细腻、委曲动人大异其趣。

天上的街市主旨

《天上的街市》主旨: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文是: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广陵散作者

《广陵散》的作者是魏晋琴家嵇康。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权、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孤雁南飞孤掌难鸣相似的名言

孤雁南飞孤掌难鸣相似的名言有: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钱彩、金丰《说岳全传》
2、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谚语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罗贯中《三国演义》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佚名《古今贤文》
6、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韩非子·功名》
7、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谚语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