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学生的毕业感言

不惑之道
精选回答

高中学生毕业

感言

1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高三,就这样结束了。毫无

心理

准备,依依不舍的,我们分开了,各自奔东西,向着自己的理想奋斗。我们都回到原点,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路程。

高三这一年,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欢笑。高三这一年,我们风雨同舟,一起走了过来。即使,有些人挺不过来,但毕竟直到最后,我们依然有59位同学和6位老师一起走过了高三这一段路,翻过了

高考

这座大山。这一个过程,有笑声,有哭声,也有同学们的汗水。正是这些,才使我们的高三生活丰富多彩。

6月8号下午5点开始,我们毕业离校了。以后,不会再有拼音,不会有

成语

不会有察提高政治成绩。

高考

结束了,还会谈论物价吗?经济、政治、文化、

哲学

等理论上的知识,通通转化为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度圣贤书”,而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作为一群快要二十岁,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来说,是不是都应该心系天下,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呢?随着

高考

结束,阿沈也功成身退,然而,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很多女生整个学年都因为历史而头痛不已。临近

高考

时,每当大家看到我写在黑板上的东西时,总会听到一片埋怨的声音。现在,大家都享受着假期,没有谁会再去理会那些政治经济文化,去理会阶段特征,周年大事情表。那些古近现代史,轮到下届的去研究了。没头没脑的从夏商周学到中国加入世贸,从古希腊古罗马学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现在,让这一切都去见鬼吧!然而,我们都应该以史为鉴,使我们能够减少失误,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扬帆远航。不得不说,历史老师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而我们班的同学也配合他,让他挣足了面子。哈哈,我们走了,以后你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了。

既然我们能够知尽古今中外大事,那么肯定也上知天文,下达地理。自然地理是我们的痛,它走了。太阳地球大气等自然地理通通还原,城乡规划,环境问题等人文地理以后再说。以前太阳地球转来转去,大气流来流去,搞到大家头晕脑胀的,现在,应该对它们说:再见!最搞怪的地理老师是我们班的领导,讲到搞笑,有哪个老师比得上他呢?

一年匆匆忙忙过去了,我们也到了分别的时候。从此,不再是师生,也不再是同学,而是朋友。即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有“缘千里终会相见”。

6月9号,我们毕业了!

高中学生毕业

感言

2

高三。

在将要脱离它的笼罩的時候,我才能勉强看清它的全貌。

但是,当我重新拾起回忆,并想要描述它的時候。

却感到词穷,感到自己好像从未真正好好体验过它。

感到它不仅仅是一年的時光而已。

它关乎人生,关乎未来,关乎选择。

关乎面对,关乎勇气,关乎生命,关乎灵魂。

这一年里,我看到了一生。

如今,让我写高三这一年,其实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

感觉像是上辈子的事了,那些随着日子的的逼近,倒计时的开始,压力的沉重。

从现在回望,这一年似乎什么都沒有发生过。

上学放学,吃饭睡觉,无止境的书本练习册和雪片一般的卷子。

加上莫名其妙的冲动和憧憬,无处不在的压力和动力。

每天为一点小小的无聊就可以开怀大笑,为一点小事就可以争得面红耳赤。

这一年。

清澈的,像是回到了小時候。

单纯的,像是脱离了這个世界。

快乐的,仿佛飘到了天堂。

而如今,却依旧毕业了,脱离了这一切,感觉,不切实际的轻松。

真的毕业了,终于毕业了,居然毕业了。居然真的终于毕业了。

时间在

英语

试卷,逐一被老师收入牛皮纸袋的时候,重新又被拉长。

考试

成了不再揪心却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分分秒的存在.

高中三年,也终于在这时候划上了句号。

终于可以塌下心来的好好体味分別的滋味。

却不知怎的,有着淡淡的忧伤。

或许,这一切,真的就这么结束了。

三年之后,还是三年。

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呢?

太多人,太多事,因为必然而相识,因为平淡而习惯。

因为习惯而融化在心里,被时间的洪流沖刷干净,真的干干净净了。

回忆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好像电影,只有片段,枝枝叶叶的。

这三年来,真正构成回忆,是什么呢?

会不会就从此,各奔东西,散落在天涯.

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事。

定格在那个時候的那些日子里,成为记忆的抽屉中不变的永恒。

我想要记录下他们,想要纪念这三年来所有的情感和故事。

记录下所有的人和事……

阳光下的灿烂 2024-04-12 16:28:24

相关推荐

焚和的意思

焚和的解释是:1.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fénhé]⒈谓毁灭中和之性。焚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基础解释谓毁灭中和之性。二、引证解释⒈谓毁灭中和之性。引《庄子·外物》:“利害相摩...
展开详情

功过是非意思是什么

功过是非的解释是: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⒈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成语解释功过是非。功过是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友释义《是非功过》是2009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详情

窥觎非望意思是什么

窥觎非望的解释是:非分的希望。犹言未曾期望。⒈窥觎:伺机行动;非望:非分的希望。寻找实机实现非分的希望。旧时多指谋求帝位。成语解释窥觎非望。窥觎非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其他释义...
展开详情

非任的网络意思

非任的网络解释是:非任非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ēirèn,基本意思是不称职的人。非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1.不称职的人。非任[fēirèn]⒈不称职的人。二、基础解...
展开详情

粉线的网络意思

粉线的网络解释是:粉线粉线,读音是fěnxiàn,汉语词汇,沾有黄、白色粉的粗线,用于裁衣时打底样。粉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沾着黄、白等颜色粉末的线,裁衣服时用来在衣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王羲之是哪里人

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冬至的诗句和名言

冬至的诗句: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其二》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成化甲辰)》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冬至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语录
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西风颂》
3、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左传》

排比句的好处和作用

排比句的好处: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且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文章的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句来叙事,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作用:使用排比句来写人,可以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写景时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有形象生动之效,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一狼仍从的从是什么

“一狼仍从”的“从”的意思是跟从。
该句出自清代蒲松龄的《狼三则》,原文节选内容: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赏析:《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