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从信仰上来讲,我们都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因为我们都深信自己在上帝眼中是宝贝、瞳人,是独特的。从社会关系上来讲,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那么,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的相关内容。
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顾及场合,把握最佳教育时机, 自尊心强的孩子会更在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评价,对于有伤自尊的行为反应也更激烈。因此,家长应冷静对待,注意场合,多采取单独引导、正面教育的方法。
比如,孩子在聚餐的饭桌上捣乱,家长可趁孩子上洗手间的机会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当着众人的面教育他;去别人家做客,孩子玩完玩具后不及时收拾,家长可先表扬孩子的某一行为(如主动去洗手)。
并当孩子因受到表扬而情绪愉悦时,向孩子提出改正不及时收拾玩具的要求,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只有顾及场合,找准适合的教育时机,教育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惩罚时也要注意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要从正面示例,正面引导。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孩子感悟到父母或老师是真心地爱护、尊重自己,并非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不能不分场合在别人面前惩罚或不尊重孩子。
怎么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拿别的孩子比较。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
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
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我们怎么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事实上,孩子真能帮上大忙的事并不多。有时候,孩子出面帮忙反而会越帮越乱,是在帮倒忙。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说不准真能提供些帮助,但低年级的孩子,除非是做那些非常简单的事情,否则很难给大人帮上忙。幼儿就更别说了,不捣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但是,即便事实如此,我们还是要欣然接受孩子提供的帮助。这是因为里面蕴藏了孩子们的心意。看到世界上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孩子想用一己之力给予帮助,这是最纯净的孝心。更何况,他们的行为不是出于“应该做”,而是在“想来做”的心意下产生的。
所以,父母就不应该因为嫌麻烦,或者怕费时等,而无视孩子这份宝贵的心意。另外,当你接受了孩子的帮助时,一定要记得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孩子们没有读心术,你心中的感激之情不表达出来他是很难知道的。哪怕只是简单几句感谢的话,也能让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他们会为自己的“有用”而感到满足,也会为能给爸爸妈妈提供帮助而得意。这时,他们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其实,这时候父母的感激之言不妨夸张一些,哪怕夸得天花乱坠也没关系。小忙说成是天大的功劳,有不足之处也能说成做得无懈可击。
总之,你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事情完成得很漂亮,而你正为此表示感谢。这是来自自己幼小的孩子的帮助,与某个普通人的帮忙还不一样,它的背后是一颗千金难买的爱心,而这份心意正是父母勇往直前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