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有多少不同

亮剑
精选回答

性别,事关染色体

在妈妈方面,所有的卵子都是相同的身份: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一定是X。在爸爸方面,精子同样有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但是性染色体可能是X也可能是Y。结果是,如果卵子同含有X的精子结合,未来的婴儿就是女孩。如果精子含有的是Y,那么就是男孩。

在怀孕的前6周,女性胚胎与男性胚胎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从孕7周开始,胎儿的性器官开始发育。到孕11周左右,男孩的阴茎、睾丸基本形成,而女孩则形成阴蒂、大小阴唇。

强大的睾丸素

性器官的不同,使得孩子出生时很容易分辨性别。那么,除了这一点外,男孩和女孩还有其他的不同吗?

儿科医生的结论是:“一直到3岁之前,女孩和男孩的的区别都不是很大,他们的身长和体重的成长曲线几乎一样。3岁以后,同龄的男孩一般会比女孩高一二厘米;体重也略重600~700克。”这种区别是由于在男孩体内分泌的睾丸素,这种激素使得男孩身体的发育更快。同样也是由于这种激素,使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某些研究同样表明,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释放自己的能量。

大脑也分男与女

最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表明,男人和女人(婴儿也是如此)使用大脑的方法不同,大脑活动的优势区域也不同。比如,如果说女孩在语言方面更强的话,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可能更胜一筹。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在激素分泌方面找到答案。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在胎中作用于性器官发育的激素分泌,同时也对大脑发育构成影响。它更倾向于激活某些神经元的连接,同时抑制其他神经元的连接。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大脑也分男与女!

性别,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既然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就可以决定一个婴儿是男是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问“怎么成为女孩或者男孩呢?”因为,单从生理性别角度,无法解释全部的问题。

科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1957年,3位美国科学家跟踪了105个婴儿的成长。这些婴儿出生后,人们无法从外部的生殖器官判断他们的性别(由于染色体或激素分泌的异常,有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结果是什么?这些婴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养育方式确实的自己的性别角色。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有人一个男孩用女孩的方式养育,他们长大后就会有许多女性的行为。同样,人们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她们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像个男孩。这证明,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男女平等的漂亮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对不同性别采取完全“一样”的教育根本行不能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传递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期望,是根据孩子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

其实这倒也是件好事!正是由于我们这种非常传统的态度,以至整个社会的传统态度,使我们的孩子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性别,成长为一个女孩或男孩。因为孩子很早就能够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分析社会对他的性别的态度,做出符合人们对他的性别所期待的行动。

当然,做到这一切需要一定的时间。

粉色还是蓝色?

婴儿一出生,我们就会毫不迟疑地将新生儿安置在符合他性别的世界中。

也许有人会觉得,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在为婴儿选择家具、衣服或者玩具中更应该独特和新奇。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加拿大的一位研究人员拜访了100名从5~25个月婴儿的家庭,研究他们的生活环境。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做法是何等地有生命力!

小女孩最经常穿的是粉色或其他色彩柔美的衣服。同样,她们戴的装饰也大多是粉色的,就连奶嘴都是粉色的。男孩主要穿的是蓝色、红色或白色的服装。他们的奶嘴也是蓝色的。

女孩的家具一般是黄色的,而男孩的家具是蓝色的。绝对没有混淆的风险!

至于给孩子们的玩具,也是根据他们的性别不同精心挑选的。男孩的玩具大多是工具,如锤子、汽车,女孩的玩具则是娃娃和厨房的工具。

时代变了,但是女孩和男孩生活的环境还是非常的传统。这是此次调查的一个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的抚爱和语言

我们照料孩子,抚摸他,同他说话以及和他一起玩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孩子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

这一点也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比如换尿布这个简单的事情,如果被问起,我们的回答一般是:换个尿布,对女孩和对男孩能有什么不同。

那可不一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对女孩,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逗她笑,同她说话,这种做法会鼓励她与人交流。而对男孩,父母则更多地对他们做身体的示范,同他玩更剧烈的游戏。对男孩的调皮,父母也表现出更多的宽容。父母对孩子传递的信息的内容就是这样非常具有性别色彩。

研究者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父母给女孩换尿布时,说的都是眼前的事。他们会用表情和语言解释,比如“宝宝,尿布好臭哟,咱们把它换掉吧”之类的话;而在给男孩换尿布的时候,父母却很少说他们正在干的事情,而是提到没在场的人。如“爸爸哪儿去了”,说过去的事情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如“一会儿咱们出去玩吧”。总之,说的都是当时情景以外的事情。这样的话相对比较抽象和具有信息性。”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还是个秘密!

人们很清楚女孩和男孩的能力有些不一样:女孩情绪化和善于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丰富;而男孩则擅长抽象思维。看来,我们老公的理性不仅仅是由于大脑思考的方式不同,还因为他们在摇篮中就得到了这种鼓励。

游戏,一个严肃的问题!

小心,我们可不能拿游戏开玩笑!许多父母好像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玩与其性别不符的游戏。

一位女研究者观察了24位20~24个月的儿童。她发现了什么?当小男孩要玩娃娃时,他的父母会非常强烈地干预,甚至要惩罚他;而且爸爸往往表现得更为严厉,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混乱。一般来说,男人好像更执著地追求遵守有关性别角色的文化标准。而对女孩,父母则比较灵活,允许她进行一些并不是十分女性化的活动,但同时,也还是倾向于引导她玩女孩的游戏!

另外,父母和教育者在游戏中,更倾向于鼓励男孩独立自主,而对女孩则侧重依赖关系。虽然因为家庭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父母的态度也或多或少地不同,但这确实是普遍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观察表明,在孩子2岁的时候,父母所表现出的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态度最明显。

一切为二的世界

面对这一切,婴儿怎么想?他察觉到父母对其传递的性别信息了吗?如果他听到了这些信息,他是否能明白?

想找到答案并不容易,当孩子还没有掌握语言时,我们无法直接给他提出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研究发现,婴儿从7个月起,就能够区分照片上的女人脸和男人脸。另外,婴儿完全可以区分女人的声音和男人的声音。他刚刚发现世界上是有两大组人构成的:男人和女人!

那么他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现在不要问得过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可能还有一步要跨越,那就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把他放在镜子前面,他会以为对面有另外一个婴儿。他根本不会想到面对的是自己的映像。等能够肯定了自己的基本身份后,他就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感兴趣了。

研究人员发现,1岁左右的婴儿对同自己性别相同的孩子和大人尤其感兴趣。他们更专心地看着这些人,并试图同他们接触。对同性的关注大概能够表明1岁的孩子已经具有性别的归属感了。这个假设在孩子18个月时得到证实。18个月的孩子知道他该如何表现以符合自己所处“性别组”的习惯。如果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的引导和压力下自己选择玩具,小女孩更喜欢选择女孩的玩具,小男孩更喜欢选择男孩的玩具。我们可能由此说,他们百分之百地接受了周围人给他们的性别信息。

我是女孩,我是男孩!

到2岁左右,当被人问起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能够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从2岁起,人们发现这些小萝卜头非常主动地做出符合对自己性别的文化模式的行动。小男孩竭力地模仿爸爸,小女孩则更多地模仿妈妈。如果让他们自由地选择游戏伙伴,他们会更喜欢找同性别的孩子:女孩找女孩,男孩找男孩。

在集体中,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当着别的小伙伴的面玩不符合自己性别的玩具的。人们发现,在这一点上,父母并不是唯一“施加压力”的人。

六七岁的孩子,保持着明显的性别行为:因为他们在智力上还没有坚信自己一生都将是男孩或者是女孩。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幼儿园的女孩会要带花边的裙子,想穿妈妈的高跟鞋,而小男孩在红毛衣前会愤怒地大叫。通常情况下孩子会有服装来确实定性别的区分,让自己有归属感。

在日常的行为中,6岁以下的儿童也是非常传统的!一位研究人员给刚刚2岁的儿童看一些不太符合文化习惯的照片,比如,一个男人正在化妆或者下厨做饭。面对这样的照片,小孩脸上会出现一种非常吃惊的表情。他们好像在说,这可不对!

虽然在自己的家庭中,家务也不一定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分工的,但是这些小机灵鬼会在别的地方获取信息:在小伙伴家、在阿姨家、在动画片中或者在儿童文学中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必太失望。最近的科研表明,看电视少的孩子和妈妈上班的孩子所采取的性别态度相对不是那么传统。也许,10年后我们的孩子再看到爸爸刷锅碗瓢盆的照片时,就不会感到吃惊了。

山秀溪清 2024-01-12 16:18:01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