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引导孩子迅速恢复愉快的心情。像任何人一样,愉快的人也有自己的消极心情。但是,他们能够很快恢复愉快的心情。父母应帮助孩子学会这种最重要的技巧。当生活中有事情使孩子陷入痛苦的忧虑时,父母应当帮他们找到自慰的源泉。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任何孩子都会遇到多种不愉快的事情,有些是有害的,如跟伙伴吵架,因为伤了自尊心,所以孩子很沮丧。因此,应当帮助孩子恢复良好的感觉,可采取听音乐、阅读、骑自行车和与朋友交谈等方法。
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教育专家们指出:“作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成为一个愉快的充实的人。”愉快的性格可能有一部分来自遗传,全主要来自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孩子们很小就开始懂得感情,”
著名心理学家法迪斯说,“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前,他们是从感情的氛围来下结论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忧虑、愤怒的地方,还是一个安全愉快的地方?”愉快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们为什么是愉快的。
防止过分的物质满足。研究人员调查指出,家庭收入特别丰厚的孩子并不像通常想象的那么愉快。更为重要的是对所拥有的感到满意。过分的给予会使孩子认为获得是愉快的源泉,这种基于物质满足的愉快往往是暂时的,难以持久的,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往往易导致失败。
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历程相比,人类的成长要经历较长的依赖期。在婴儿期,孩子甚至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辨开来。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迈出人生中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是孩子身体独立能力的展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可以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我”,这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自己进食,自己收拾玩具等。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岁,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
而后逐渐让孩子学会收拾床铺、饭桌等。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反而失去了自信心,如果要求太低,则失去了锻炼的价值。因此,只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孩子的特点,父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