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愿作文范文

十年戎马心孤单
精选回答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下面介绍一些我的心愿作文范文。

一、范文

我的心愿作文1

愿望是人们心中最真实的渴望,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我也有自己的心愿,虽然可能有些平凡,但它们对我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愿,希望它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首先,我的第一个心愿是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自小喜欢写作,热爱文字的魅力。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笔触,创造出美好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沉浸其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我会不断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的愿望。

其次,我的第二个心愿是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家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能够和我的爱人一起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彼此相爱、相互支持。我会努力工作,为家庭的经济稳定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会关注家庭的情感生活,注重家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家庭成为一个温馨、和谐的地方。

第三,我的第三个心愿是能够旅行世界。旅行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希望能够亲身走过每一个角落,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我相信旅行会让我更加开阔、豁达,也会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

最后,我的第四个心愿是能够做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贡献。作为一个公民,我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无论是在环保、公益事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是对社会的最好贡献。

总之,我的心愿并不张扬,但对于我来说,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我会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心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丰富和有意义。

我的心愿作文2

我的心愿是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首先,我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够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都希望能够做到最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断追求进步。我相信只有有能力,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我希望自己有担当,能够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我都愿意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一些贡献。比如,在家庭中,我会尽我所能地帮助父母做些家务;在学校中,我会尽我所能地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在社会中,我会尽我所能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我相信只有有担当,才能够在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最后,我希望自己有责任心,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负起责任。在与人交往中,我会尽我所能地尊重别人的感受,不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不会说出伤害别人的话语。同时,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负起责任,不会轻易地推卸责任,不会轻易地逃避问题。我相信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多的信任,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总之,我的心愿是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我的心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的心愿作文3

我的心愿是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贫穷、没有污染,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会受到任何不公平待遇。同时,我们也会尊重和珍惜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我希望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会注重公共事业的建设,例如医疗、交通、环保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公平、高效、便捷的服务。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这个心愿一定可以实现。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的心愿作文4

我的心愿是希望世界和平、人类幸福。在我看来,世界和平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和平的世界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尊重彼此,相互理解,和平相处。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同时,我也希望人类能够摆脱贫困和疾病的困扰。贫困和疾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足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生命的美好。

最后,我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扬人性的光辉,做一个有爱有责任的人。因为只有爱和责任才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作文写作方法

开头

开头的写法: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背景法: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景等背景。

(2)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关人物。

(3)主题句法:提出一个观点或论据作为文章要阐明或论述的主题。

(4)问题法: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出文章的内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5)惊语法:用令人感到惊奇的句子开头,激起读者的兴趣。

(6)故事法:以讲故事的形式作为文章的开头,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章。多用于记叙文,也可用于议论文。

(7)数据法:引用已经被证实的数字来引起话题。

(8)引语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见习语、谚语等作为文章的开头。

(9)定义法:常见于对标题下定义,然后通过举例、逻辑推理等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10)夸张法:以一个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为前提,吸引读者

(11)侧面转折描写:从另一个方面来烘托文章主题,引出下文。

(12)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兴趣,文章格调升华。

正文

(1)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把带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对主题句的具体化,是对主题句的具体说明。

(2)归纳法:

从特殊到一般。具体、个别的事例出发,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结尾

(1) 简要评价或作结论:文章的最后几句概括全文内容,并进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

(2)首尾照应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再次肯定或强调的效果。

(3) 用反问句结尾:虽然形式是疑问句,但意义是肯定的,具有很明显的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希望,号召读者为此而行动。

(5) 引用名人名言、谚语、常用习语结尾。

一帆风顺 2024-01-12 16:21:04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