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读后感(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情比纸薄
精选回答

1、(一)制度控制 制度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更是强化财务控制方法体系效用的重要保障。

2、有效的制度控制是通过制定财务活动规范而进行的,为此必须事先建立一系列具有实效性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以此来约束财务活动。

3、王熙凤上任伊始,就认识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她召集宁国府各管事并宣布:“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4、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

5、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6、”表现凤姐严格按制度控制的实例在《红楼梦》第十四回里写了凤姐处罚一迟到者的事:“‘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着了,将来都没了人了。

7、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不如现在罚的好。

8、’顿时拉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9、’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宁国府大总管),革他一月银米。

10、’” 如此一来,众人皆知凤姐的厉害,因而“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11、有规可循才能令行禁止,保证执行效果。

12、虽然荣宁两府事情十分繁杂,忙得凤姐坐卧不能清静,但却号令畅通,筹划得十分整肃,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至此“有脸者服钤束,无脸者求上进”。

13、(二)定额控制 定额控制是通过制订定额,并以定额为依据来监督和调节实际与定额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纠正偏差的方法。

14、因定额本身就是控制的标准,因而也带有强制性。

15、凤姐对荣宁二府的经济混乱状况早有洞悉,特别是对府中重复支取银钱情况早有想改变的主张。

16、因而她改革了贾府的“旧例”,建立了新的“财务定额制度”——无论小姐、丫环,每月领月例,以“每个基层单位”为单位每房定额发放。

17、当她知道宝玉环儿每年上学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人有八两银子的支出后,不禁怒从心来:“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领了月钱的。

18、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是大奶奶屋里领。

19、怎么学里每人又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从今儿起,把这一项免了。

20、”对于府中丫头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的二两银钱,王熙凤也看出属于“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主张废掉。

21、由于建立了严格的定额控制制度,并遵照执行,宁国府里无为的开支大大减少,缓解了贾府因修建大观园后财务困窘的局面。

22、(三)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通过编制预算来确定计划的控制目标,并规定了为达到计划指标而需要通过的途径和采取的步骤和措施。

23、对于预算控制的关键在于,预算制定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同时更应注意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适时监控,反之预算控制就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24、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凤姐对预算控制有深刻的诠释。

25、她上任之初,便命丫环彩明订造账册“作好估计”,兼要家仆拿花名册来查看,以弄清家底。

26、在发放实物时,也是“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

27、这样一来,自然是“某人该管某处,某人该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

28、如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来领牌,先呈上“贴儿”,凤姐命丫环彩明念贴,听后便知其中有两项超支,掷回贴子并严加斥责。

29、在这一控制流程中,“贴儿”无异于现代企业的“采购申请单”。

30、同时由于所有的采购已有了彩明的预算做标准,在执行请购时,“采购申请单”还须经凤姐亲自按“预算”审核后方能获准执行采购业务。

31、至于预算外的开支,由于没有列入事先审核范围内,必然会受到控制。

32、不仅如此,凤姐还根据“账册预算记录”来判断哪些实物该领而未领,以督促下属执行。

33、如“我算着你们今儿该来支取,总不见来,想是忘了。

34、”在这样一套严密的预算控制下,加之凤姐的严格审核,“需用过度”的现象得到了很大地缓解。

35、(四)责任控制 责任控制是一种将财务活动、会计核算及经济责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控制方法。

36、它既是财务控制的方法之一,更是财务活动及目标得以贯彻和实现的保障。

37、按责任控制的方法控制财务活动,就需要以责任会计制度所确定的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各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为依据,对资金运动进行监督、考核和调节。

38、王熙凤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宁国府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进行职责分工,把任务落实到人,要求做到各司其职,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做了和尚不撞钟。

39、在协理宁国府办理秦可卿丧事时,她根据举办丧事和家务活动的各项任务加以分类,并按任务大小实行定员,以四人到四十人为一组,各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40、除完成规定任务外,别的事不用管,但对分内之事,却来不得半点马虎。

41、“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一定要负责到底。

42、她特别强调:“如今都有了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算账。

43、”作了如此分明的职责分工后,“众人自然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前只捡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事没个招揽……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去接客。

44、这些无头绪、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端,次日一概都蠲了”。

45、岗位责任制的作用可谓立竿见影,“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的状况不复存在。

46、(五)内部牵制控制 内部牵制控制就是通过将不相容业务交由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共同执行,利用不同执行者之间相互牵制时的工作关系来达到控制目的的方法。

47、在实行内部牵制时某一方执行人员也是另一方执行人员的被监督者。

48、内部牵制主要是用于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等方面。

49、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凤姐就采用了这种财务控制措施。

50、具体分工为:授权和审核这两项大权由她亲自掌握,执行、记录和保管这些不相容的需要相互牵制的职务由不同的下人担任,例如:丫环彩明为记录员,买办设采购员,库房设保管员等。

51、以王兴媳妇的一次买线采购为例:王兴媳妇先向凤姐报称“领牌购线,打车轿”,然后将一个贴儿递上去。

52、凤姐命彩明念贴,知“数目相符”后,又命彩明登记,才取荣国府的对牌掷下。

53、王兴媳妇方去采购……,待王兴媳妇交过牌,取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方予领取。

54、这样一次采购的财务控制非常严密,将内部牵制控制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宁国府下人们不敢再“滥支冒领”。

繁华沧桑 2023-08-20 11:33:10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