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鼻血快速止血
一、小孩流鼻血
1.脆弱的鼻粘膜
孩子的鼻粘膜很脆弱。天气干燥,需要更多的血液流经鼻腔,增加温度和湿度,所以容易造成鼻粘膜充血,引起出血。
2、外伤造成的
孩子好动,跑跳时容易发生碰撞或重击,导致脆弱的鼻子出血。玩的时候往鼻腔里塞异物,也容易导致流鼻血。
3.用手抠鼻子
患有过敏性鼻炎或感冒的儿童,可能会因流鼻涕、鼻塞而鼻子发痒,从而引起打喷嚏或用手指抠鼻孔,导致脆弱的鼻粘膜损伤出血。
4.生活作息都不正常。
很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少,身体虚弱,容易流鼻血。平时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较多的牙龈、鼻屎和口臭。
5、过敏引起的
鼻子的过敏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而且由于鼻粘膜的脆弱,加上冬天干燥的冷空气,也容易引起流鼻血。大多数容易流鼻血的宝宝都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过敏性鼻炎的鼻粘膜常出现糜烂症状,常因瘙痒而摩擦鼻子,导致鼻粘膜损伤出血。
6.其他疾病。
临床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有肿瘤,早期也会以流鼻血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宝宝经常无缘无故流鼻血,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你应该带他去耳鼻喉科看看真正的原因。有些药物含有抗凝血功能,服用时也会导致流鼻血。体质较弱或患有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病的宝宝容易流鼻血。
二、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如果孩子突然流鼻血,家长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冷静,不要一看到宝宝的状况就紧张。因为父母的紧张很容易影响孩子;孩子一旦紧张,血压就会升高,从而加重流鼻血。
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坐直,身体微微前倾,头微微低下;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孩子的鼻子。一般五到十分钟左右血会自然停止。儿童最常见的鼻出血(约90%以上)位于鼻孔内约一两厘米的鼻中隔黏膜上。因为靠近前鼻孔,可以用最方便的局部按压来止住鼻血。方法是:
1.让孩子的头保持正常的直立或稍微向前的姿势。
2.让宝宝的头部保持正常的直立或略向前的姿势,不要抬头。只有这样,流出的血才能顺利排出鼻孔,避免鼻血滞留鼻腔,干扰呼吸。
3.然后用手直接捏出血侧宝宝鼻子的上部(鼻子比较软的地方),按压5~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另一侧无血鼻孔不需要按压,可以维持正常呼吸。)
4.期间可在鼻根和鼻部冰敷5~10分钟,帮助鼻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5.出血停止后,可以带宝宝去耳鼻喉科检查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如果孩子的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找出原因,防止下次出血。
三、小孩流鼻血的误区
1.避免抬头。抬头时,从前鼻孔流出的血液会畅通无阻地流向后鼻孔,再通过后鼻孔流向口腔。这样血液不容易凝结成块,很难止血。
2.避免用手指紧紧捏鼻孔,因为这样会让血液流向别处。由于鼻孔与口、眼、耳相连,血液可从这些地方流出,严重时可造成“七孔出血”。
3.避免用纸团和树叶塞住你的鼻子。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止血,反而会刺伤鼻粘膜血管,造成更严重的出血。
4.不要用布或棉花塞住鼻腔,因为可能会在鼻内留下纤维,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
5.避免用痰盂接受血液。采取前倾低头吐血到痰盂的姿势。一方面是因为病人的头太低,会造成更多的出血;另一方面,痰盂中的水混有血液,表现为大量出血,使患者神经紧张,也可加重出血。
6、避免仍用鼻子呼吸,应暂时改用嘴呼吸。一般鼻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鼻中隔前部,此处血管丰富,黏膜较薄,位置前下方,最易受外界刺激,一般为单侧鼻孔出血。
虽然大部分孩子流鼻血是鼻膜破裂引起的,但也有少数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或者肝肾疾病、高血压、血管瘤疾病等凝血问题也会引起流鼻血。但是,这种潜在的情况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就医。如果经常不明原因的流鼻血,或者血流时间过长,最好找医生检查一下。
四、小孩流鼻血怎么预防
1.滋润鼻腔:孩子鼻腔干燥时,可以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用棉球蘸清水擦拭鼻腔。
2.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剧烈活动除鼻腔局部炎症外,还可使鼻粘膜血管扩张,或引起鼻毛。
3、注意饮食:秋天空气干燥,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4、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呼吸道疾病也不可忽视。
5、勤给宝宝剪指甲,剪短后把指甲的边缘磨平,不要让孩子养成抠挖鼻孔的习惯。
五、小孩流鼻血的处理措施
小孩流鼻血家长不需惊慌失措,要妥善处置。首先要采取家庭急救帮助宝宝止血。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紧急止血方法:
1、拇指及中指同时紧压两侧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压迫而停止流血,约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继续流血,则再重复紧压鼻翼五至十分钟,则大多数可止血。
2、用冷毛巾敷头部,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3、用消毒棉花蘸云南白药,填塞鼻腔10分钟,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4、扎指法,即用绳紧扎中指的中节,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两鼻出血则两手同时扎。
5、将宝宝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左鼻出血贴右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