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执笔断江山 高三试题
精选回答

以下由为您整理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一)

1.B(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十分出众;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2.C(三个成语都有“记得清楚,没有忘记”的意思。“记忆犹新”重在记忆保持不变,它所记忆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所“不忘”的可以是过去的事,也可以是目标、理想等,它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历历在目”重在情景清晰重现,它所“在目”的,都是过去的事,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

3.D(“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作出榜样;“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

4.B(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风雨如磐:风雨像磐石那样压在头上,形容风雨极大,比喻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风风雨雨:比喻经历过的各种艰难困苦。)

5.C 解析 “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指失势以后重新恢复地位。“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二)

1.C(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倾听,态度谦卑。倾耳而听:侧着耳朵,细心静听的样子。倾耳注目:认真听仔细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2.D(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适合②空;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适合③空;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适合①空。)

3.A(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的人,或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可做自谦之词。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杂: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4.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好像真的一样,强调相像,偏重于模仿模拟。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强调逼真,偏重于用语言表现形象。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侧重于艺术形象)

5.B 【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注意三个成语各自的搭配对象。

(三)

1. 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旱灾下的人们生活艰辛”与“农作物危在旦夕”位置对调。B项,宾语残缺,在“成本上升”后加“的状况”。 C项,结构混乱,把首句的“在”调到“某快餐店”之前。

2. B [解析] A项,主客体倒置,应改为“大陆的高中生对台湾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非常熟悉”;C项,两面对一面,同时,“众志成城”包含“我们”的意思;D项,“关于……是……”成分残缺,去掉“关于”。

3. B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发布”与“指出”是两个主语发出的动作,在“发布”后加“的”;C项,结构混乱,应删去“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D项,成分残缺,在“向外转移”后加“工作”。

4.D [解析] A项,成分赘余,应去掉“为目的”;B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提到“中央”前;C项,动宾搭配不当,“实现”和“航标”不搭配,可删除“新航标和”。

5.D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应该为“以……为借口”或“以……的名义”;B项,成分残缺,在“力量不足”后加“等问题”;C项,搭配不当,“展示”与“信息”不搭配。

(四)

1.A [解析] B项,搭配不当,“顽强拼搏的精神”不能与“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搭配;C项,成分残缺,“启动”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机制”;D项,句式杂糅,“其根本原因”与“导致的”杂糅,应删去其一。

2.C [解析] A项,“篡改、否定和歪曲”语序不当,应为“否定、篡改和歪曲”;B项,“塑造公众的信赖和官员的用权习惯”动宾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发现”前加“使他们”。

3.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为“一个参与性事件,一种对外传播的途径,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领域”;B项,搭配不当,“风险会大大减少”应为“风险会大大降低”;C项,成分残缺,“可为今后……基本统一”后缺少“积累经验”等类似成分。

4.D [解析] A项,“的作用”缺少谓语动词,可在“抑制”前加“起到”;B项,“缓解……问题”不搭配,可将“缓解”改为“解决”;C项,“先后陆续”语意重复,可删去“先后”。

5.A [解析] B项,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应该为“完成……的工作”;C项,结构混乱与不合逻辑,“不给新生儿接受乱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理念”应改为“接受不给新生儿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理念”,“不给新生儿乱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理念”这个偏正短语做“接受”的宾语;其中“乱用”不合逻辑,应该是“使用”;D项,成分残缺。应在“农业生产方式”之前加介词“与”。

(五)

1. D(两个比喻句,流水声犹如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看起来“平展展”)

2. A(根据上下文,这段话强调的是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的好处,以及要推广成品油质量升级的原因,所以先排除C、D,C选项强调的不仅仅是油的质量,还有车的改造,所以重点不突出;D选项想说改不改造汽车都行,所以也不对,文章想强调的是即使不改造也能体现新标准油的好处;B选项说法不对,不符合常识)

3. C(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仔细分析横线的上下文和各选项的优劣)

4. D(承前“大石头”)

(六)

1. C(已牺牲的应排在前,因此从A、C中选;应先讲国内再讲国外,因此答案选C)

2. A(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注意语意的衔接)

3. C

4. A(衔接题,衔接的就是因果逻辑。“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这是个提示语,读之自然会形成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插上柳条 ”下文定要回答这一原因,而且还要接住“柳条”这一话题。显然,⑥和③是紧接前文提示语之后的。而③又将话题转移到“生命力”上,那么紧承其意的应该是④了,然后④又抛出了一个疑问:“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自然是①了。既然这样,自然就有接下去的行为②⑤)

(七)

1.①与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②每一座桥都有个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字 ③每一座桥又都是一幅画

2.①“幸福的原因” ②“为什么不快乐” ③这里的炽情

3.①父母不是完全为了孩子才活着 ②会阻碍年轻人的发展 ③不是给父母洗脚下跪的孩子。

4.①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②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③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

(八)

1.①至于让人那么着迷么 ②就如同看到了自己。 ③关键在于“与平凡接轨”。

2.①但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②其中就增添了钙质 ③虽然说牛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3.①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

②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教师应该怎么教 ”或“教师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③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4.①蜂蜇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②况且蜂蜇还有一些治疗作用(或因为蜂蜇对人体有一定好处)

③人们不必与马蜂势不两立(意思合理即可)(每点给2分)

(九)

1.A

2.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3.B(“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

4.(1)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便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发放。乃:然后。赡:供给。闻:上报。各1分。)

(2)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问:过问。阴:暗中。廉:调查。益:更加。任:信任。各1分。)

【参考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 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不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平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成熟男人 2022-04-21 05:34:55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全部倒装的几种情况

全部倒装的几种情况:
1、完全倒装即把整个谓语放到主语之前(是整个谓语动词,而非助动词)。
2、there引出的完全倒装句:除了最常见的there be句型以外,there还可以接appear、exist等,一般都译成“有”的含义,构成完全倒装句等。
3、由地点和时间副词引出的完全倒装句:以地点副词here、there和时间副词now、then开头,后面的动词是be、come、exist、fall、follow、go、lie、remain、seem、stand(表移动或动态的不及物动词)等,而主语又是名词时,构成完全倒装句。
4、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或地点状语置于句首,谓语表示运动的动词且主语是名词时使用完全倒装。
5、在强调状语时,有以下情况:
当句首状语为方位词或拟声词,谓语动词为go、come等表示位置转移的动词时句子须倒装。
当句首状语为表示地点、方向等的介词词组时,句子须倒装。
当句首状语由“only+副词”,“only+介词词组”,“only+状语从句”构成时,句子须倒装。

锱铢必较的锱铢什么意思

“锱铢必较”的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铢必较,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hū bì jiào,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现代多用于形容维护公平权益,做事严谨细致。
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反义词:慷慨仗义、宽大为怀、宽宏大量、虚怀若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喻严谨。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出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突出了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热爱与赞美、歌颂黄河的情感。出自《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译文: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短除法怎么用

短除法用法是:在除法中写除数的地方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然后落下两个数被公有质因数整除的商,之后再除,以此类推,直到结果互质为止。短除法是求最大公因数的一种方法。
在用短除法计算公倍数时,对其中任意两个数存在的因数都要算出,其它没有这个因数的数则原样落下。直到剩下每两个都是互质关系。求最大公约数便乘一边,求最小公倍数便乘一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