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的守候

闲云野鹤
精选回答

秦朗是一个生长在深山中的孩子,他有着干净的面庞与粉嫩的脸蛋,长长的睫毛下闪动着一双楚楚动人的大眼睛任人看了便会毫不犹豫地产生怜惜与同情之心的大眼睛。但,仅有一个人不曾被他那双大眼所触动

秦朗的父亲是个常年在外打工的成年男子,工资微薄,却又必须担负着一个家的责任,父亲很难得才能够回一次家,大多数情况下一年仅能回来一次,对于秦朗来说,父亲的归来是如此奢侈的一件事。但,这就足够了。因为秦朗知道,对他来说每年都能见到父亲是幸运的,他们山里有很多孩子是连父亲都见不到的。并且,秦朗也深刻地明白着,父亲是依靠着自己对家人的爱,才坚持着承受打工的辛苦,即使工资是那样的微薄也毫无怨言。秦朗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和谐的。但,在他六岁那年,另一个对于秦朗来说非常重要的人,却打破了那份和谐

秦朗的母亲,就在秦朗六岁那年离开了那个家。母亲厌倦了那样的艰苦,因此,她毅然决定离开那座大山,离开秦朗,就这样毫无声息地离开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家里,就只剩下了秦朗和奶奶两个人。那个秦朗一向认为温暖的屋子,在这个冬季,也开始抵挡不住严寒了。从这个冬季起,秦朗的粉脸与衣服上,时不时便会出现污渍,也是从这个冬季开始,秦朗每天便会去山的最高处,眺望远方,希望能够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开始时,秦朗总会睁着他那双明闪闪的大眼睛问奶奶:妈妈到了哪里去了?深邃的黑眸中,除了疑问,似乎还存在着别的什么。不忍看到那双从来只存在微笑的眼睛流露出不该属于它的神情,于是,奶奶第一次对她可爱的孙子撒了谎。以一种慈爱回应秦朗。给他以安慰,笑着对秦朗说:妈妈和爸爸一样,为了秦朗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正努力在外挣钱呢!秦朗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笑笑,但也因此学会了等待。在山的最高处,人们看到最多的,则是一个弱小的,落漠的身影融入在夕阳的鲜红中,像是在赏景,又像是在忖度什么,一直待到黑暗的强势吞没了整个天际。

这一年,又是一个冬季,这一年的冬似乎比那年的还要冷,屋子里的温度低地令人想要窒息。像是要掩埋掉所有事物般,白色遮蔽了一切,也将奶奶的声音覆盖了。秦朗虽早已学会打点一切的事,却做不好所有以前奶奶所做的事,然后,他开始失望,开始,落泪他责怪自己的无能,并抱怨自己为什么不能够快点长大。

晚霞吞噬了落日的余辉,山的最高处仍有一个身在眺望远方。唯一不变的是这个身影同以前的相比更加落没,更加凄凉。秦朗相信,母亲一定会回来的,就像他相信奶奶一样的相信着。他清秀的面庞上因为这样的相信而挂上了一丝笑意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高三13 于萍

沉淀期待未来 2024-04-20 16:51:16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