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注意自己的语言
注意不要使用贬损名称或绰号,即使是取笑也不行。不要夸大,总是用“你总是……”,“你永远……”,这对宝宝都是不公平的,也不准确。但如果说得太多,宝宝也会信以为真。还要避免宝宝产生内疚,比如“如果不是因为你,我……”
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平衡你的期望
不要把你的期望强加给宝宝,期望宝宝很早就能学会说话,或早点自己上厕所,如果宝宝没有达到你的期望,也会有挫败的感觉。另一方面,期望太少也不好,无法让宝宝尽力。所以平衡好的你期望,既考虑宝宝的年龄能力,也要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调整,这有助于建立宝宝的自尊。
对宝宝的限制和期望要明确一致
如果头一天你叫宝宝在床上吃饼干,而第二天你却不允许,宝宝就会产生混乱,从而降低宝宝的自尊。你要知道什么样的期望才能让宝宝感到自信和安全。当然,这些期望首先都应是合理的,例如期望2岁的宝宝会自己收拾床铺是不现实的。
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措施
机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自尊、自信的要求,如在品德与社会中,强调自尊、自信是勇于开拓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做人的重要品格。要求培养学生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和爱护的心理;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的心理,能对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充分肯定。因此,家长们必须配合机构课程的要求,重视学生自尊、自信品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家庭几乎都一样,孩子生下来,大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为什么发展下去,有的孩子就成为勇敢、自信、勤快、能干的好学生;有的孩子却成为胆怯、自卑、懒惰、能力低下的“差学生”?两者的差别,真可以称得上天壤之别。难道怪机构吗?
实际上,家庭教育在孩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影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既善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指导孩子把个人的期望值降低一点,从小、从低开始,一步步向上攀登,积小胜为大胜,有了成功的体验,孩子的自尊、自信就会越来越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就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样就形成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