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放射性肠炎的原因 中医治疗方法
5种因素容易导致放射性肠炎
放疗剂量和设备:放射治疗总剂量,放射野范围,放射时程及剂量分割等都会影响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现代直线加速器能够使深部肿瘤组织接受更高剂量的放射线治疗,通过计算机辅助放射剂量测定技术,照射野的设计更加精确,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更小。
有无腹腔手术史: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既往手术会增加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 ,对此通常的解释是手术后粘连可将部分肠管固定而接受了过量放射线的照射。
身体素质:体态消瘦的病人、女病人及老年病人下垂至盆腔的小肠较多,这些病人接受盆腔放疗,发生小肠损伤的危险性增高。
联合化疗: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无论是于放疗的同时化疗或化疗后紧随着放疗,都能够增加放疗的疗效。不幸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放疗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作用也加重。多种化疗药物具有这种作用,包括52氟尿嘧啶、放线菌素 D、甲氨喋呤及阿霉素等。
血管堵塞:导致血管堵塞的疾病可能会增加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De Cosse 等证明放疗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肠炎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放射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湿热下注,肠失固涩。要表现为腹痛,泄下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调气行血,补中益气,缓中止痛,清热解毒。常用药物如葛根、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石榴皮。
脾肾阳虚,气血失和。主要表现为慢性久泻不止,大便带黏冻样物和少量血液,或虚坐努责,里急后重,饮食乏味,头重身困,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濡缓。此型患者脾肾阳虚为本,余邪未尽为标,多应用温肾补脾、固肠止泻等药物治疗。常用党参、白术、白扁豆、山药、芡实、甘草等药健脾益气;以薏苡仁、茯苓、佩兰、陈皮、半夏等药渗化湿浊;以马齿苋、败酱草、黄芩、白屈菜、白头翁、马尾连等清热解毒;用芍药、木香、当归、槐花、枳壳、川芎等药调和气血(YIqiG.cN)。
脾胃虚弱,毒邪留恋。主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泻,饮食减少,脘腹胀闷,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此型患者泄泻日久,伤及脾胃,正气不足,毒邪留恋,故常以参苓白术散补益脾胃、扶助正气,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榴皮等,解毒止泻。
肝脾不和,脾失健运。主要表现为腹痛肠鸣,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减,舌苔薄白,脉弦。属中医“痢疾”或“泄泻”范畴,证属脾失健运、湿浊热毒内困,治疗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调和气血。常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延胡索、柴胡、白芍、乌药、蛇舌草、半枝莲、山药等药物。
外治法。灌肠疗法应用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敛疮生肌、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灌肠中成药物可选用锡类散、康复新、云南白药。也可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白及等煎水后灌肠。灌肠可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局部发挥作用,易于达到病变部位的高浓度而无相应的血浆高水平。有利于发挥最大疗效而降低不良反应,迅速消除或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