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的浓度越高 酒精浓度和度数一样吗

平凡可贵
精选回答

酒精的浓度越高蚂蚁庄园

原题目:酒精的浓度越高则消毒效果越好,这种说法正确还是错误。

酒精的浓度越高 酒精浓度和度数一样吗

答案:错误。

据实验得出,病毒在一定浓度的酒精环境下会大部分死亡,而这个最佳浓度最终被确定为75%。此类病毒属于有包膜的亲脂类病毒,其接触75%酒精时,生物膜会遭到侵害,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会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病毒的死亡。既然75%的酒精能杀死绝大部分的病毒,那是不是浓度越高的酒精,消毒效果越好?这一疑惑相信不少人都有。

然而,答案是,酒精浓度越高,杀毒能力不一定越优。因为浓度越高的酒精,破坏蛋白质的能力越强,速度也越快,这样反倒会促使病菌更快形成保护膜来抵御酒精的侵入,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酒精浓度:

酒精的浓度是20-95%,而且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并且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

酒精作为消毒剂是否浓度越大,杀菌能力越强?

不是

酒精杀灭细菌的原理,主要是能渗入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组成细菌

的蛋白质凝固,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1,如果酒精浓度过高,达到80%以上的浓度就会大大增强、加快蛋白质凝固的速度,微生物族群的外层微生物接触到酒精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就发生迅速的变性凝固而形成对内层、里面微生物群体的包膜称之为:保护层。这个保护层为一层通透性极差的蛋白质层。

阻止了酒精杀灭因子继续向菌体内部的微生物群体的渗透,阻断了酒精杀灭因子进入菌群、菌体内部,将全部微生物杀死。

2,由于细菌都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族群的形式存在的,菌群深层内部的、未接触到酒精杀灭因子的微生物个体就不能被杀死。这些在包膜保护层内的未被杀灭的细菌待

到适当时机如:包膜保护层破裂,就将冲破包膜保护层重新露出复活、生长繁殖。

3,达到80%以上并浓度逐渐增高的酒精,其渗透性逐渐降低。尤其是高浓度时,酒精

的杀灭因子就更不能透过这个由外层菌体蛋白质变性形成的包膜保护层而渗入菌群的内部,接触到深层的每个细菌,导致杀菌能力逐渐减弱,就达不到消毒的目的了。

3综合杀菌效果最佳浓度是65——75%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其浓度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不行。经过测定,使用65% ~ 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形成阻挡酒精杀灭因子穿透的保护包膜。因而,就能使酒精杀灭因子继续向菌群内部渗透,65——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质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达到杀灭的浓度、剂量,也就能彻底将外、中、里层的全部细菌杀灭,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效果。所以,消毒用酒精的最佳浓度应为65—75%。综合评价酒精的杀灭效果后,确定我们常用酒精的浓度应是65——75%。这样,酒精的杀灭因子既可以渗入菌体内,也能深入菌群的深层内部,接触到每一粒细菌,将它们尽数都杀灭,做到科学合理应用酒精消毒剂。

是不是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为什么?

当然不是!

用于消毒的酒精,其浓度应该在 70 %- 75 %之间。如果酒精浓度过高,反而不利于酒精向病原体内部渗透,达不到消毒作用。

医院常用的酒精包括 75 %和95 %两个浓度,市面上售卖的医用消毒酒精是 75 %浓度,可用于皮肤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但是,酒精具有一定刺激性,最好不要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

95 %酒精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如各种酒精灯,酒精炉,也可用于病理组织切片的固定和脱水步骤。

-

而 40 %- 50 %的酒精则可用于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容易发生褥疮,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

翻身擦洗时利用酒精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褥疮发生。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吗?使用酒精消毒时该注意什么?

引言:并不是酒精的浓度越高,消毒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大家在消毒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酒精等和水的比例,如果酒精浓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导致细菌繁衍。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过高浓度的酒精并不能杀灭细菌。那在使用酒精消毒的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接触到口鼻,同时也不要用酒精去擦一些易燃物。因为酒精的燃点是非常低的,如果擦拭一些易燃物,可能也会导致起火。

一、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酒精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里的时候都会选择用酒精来给房间消毒。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觉得酒精的浓度越高,消毒的效果就越好。实际上大家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酒精的浓度越高,消毒的效果反而不好。因为酒精的浓度太高之后并不能有效的杀灭细菌,反而还会导致细菌出现繁衍的情况。因此在使用酒精消毒的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注意酒精和水的比例。

二、使用酒精消毒时该注意什么

很多小伙伴们可能会在家里用酒精来消毒,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些人会选择用酒精去擦家具。际上大家在使用酒精的过程当中,尽量不要用它去擦拭家具,因为这种做法可能会对家具造成伤害。而且在使用酒精的过程当中,不要用它去擦一些易燃物品,因为酒精的燃点是非常低的。如果说大家因为意外划破了手指,也可以用酒精来消毒。消完毒之后,大家也要注意把门窗打开通风,因为这样也会让空气更加新鲜。

三、总结

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会选择用酒精消。但是在使用酒精的过程当中,大家也要注意,一定不要接触到口鼻。因为这样可能也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伤害,而且在使用酒精的过程当中不要接触到明火。但是大家在使用酒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酒精存放在阴凉的地方。在存放酒精的地方也不要放一些易燃物,这样也非常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

“酒精的浓度越高则消毒效果越好”,这种说法?

错误。

有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事实并非如此。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因为脱水作用使得细菌的网状结构变得更为紧密,再加上细菌的膜蛋白会迅速失水凝固,反而会让细菌形成一个致密的保护膜。

身材娇小的乙醇分子也无法进入细菌内部,也就无法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了。

酒精最大优势就是杀伤范围够广

做好手部卫生的方法包括:肥皂和水洗手、消毒洗手液(酒精型洗手液等)、泡沫或凝胶洗手液等。由于酒精使用方便、不会染色、具有可接受的气味、启动快速和广泛的抗菌活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青睐。

用酒精消毒,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对多种病原体有效。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酒精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还包括耐多药病原体、艾滋病毒、流感病毒、牛痘、乙肝和丙肝病毒等。实验显示,酒精在预防季节性流感、H1N1和其他基于病毒和细菌的疾病非常有效。

酒度数越高越怎么样?

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

一般认为白酒度数越高对身体伤害较大,因为度数越高,酒精含量越高,可刺激身体、增加肝脏负担,危害人体。

肝脏分解酒精需要多种酶和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含量越高,人体所消耗的酶和维生素就越多。同时长期饮用高度烈性白酒,对人体的损害较大的,容易引发慢性酒精中毒,会引起神经系统、胃、十二指肠、肝脏、心脏、血管等疾病。

度数越高也意味着酒精含量高,由于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的酒精通过肝脏代谢,大量酒精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精含量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脏的损害越严重。

研究发现,浓度高于60%的乙醇溶液才具有消杀作用;浓度达到75%至80%,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杀死绝大多数细菌和包膜病毒,但对细菌孢子无效。其中,75%的乙醇是人们常用的浓度,在医院系统、科研实验室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场合,得到最广泛应用。

但95%的高浓度乙醇消毒杀菌效果,反而不及稀乙醇,其中70%至75%最佳。这是因为高浓度乙醇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结形成一层硬膜,变向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此时,该细胞将变为非活动状态,但不会死亡。因此,75%的乙醇是更理想的选择。

酒精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吗 95%酒精可以消毒吗

1 酒精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吗

这个不是的哦,75%的酒精效果最好,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

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2 95%酒精可以消毒吗

95的酒精是不能够消毒的。

因为95度得的酒精作用太快,不能够进入细菌的内部,对细菌的内部不能够造成破坏、细菌仍然是存活的。

通常进行消毒,主要就是选择医用的酒精,也就是75%的酒精。

这种酒精作用的速度相对是比较慢的,可以破坏细菌内部的结构,这样就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

酒精主要是通过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来使其脱水,变性凝固,这样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3 为什么75的酒精消毒最好

有的细菌遇到高浓度酒精时,会迅速产生防护反应,形成有坚硬外壳的孢子,以对抗酒精的伤害。待到适当时机,薄膜内的细胞将重新复活。因此,使用浓酒精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如果使用70%—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薄膜,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而使其彻底消毒杀菌。若酒精的浓度低于70%,也不能彻底杀死细菌。

4 各个浓度酒精的用途

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其挥发性还能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症状缓解。但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使表皮散失大量的水分。

笑对天下 2024-05-08 15:39:40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