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母亲的乡村生活“哲学”》有感
气可鼓不可泄
2021-08-14 12:47:29
初中
读后感
看到哲学二字,脑海中浮现的是政治老师的面孔,是那些冷冰冰的文字。但读罢文章,我认识到原来哲学是有温度的,是根植于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母亲的一言一行来诠释何谓母亲的“乡村生活哲学”。文中的一字一句都流淌出作者母亲的坚强,玲珑,心胸与原则,母亲的生活哲学应该被所有人领会。
作者的母亲说:“别人说你‘不行’时,你一定要‘行’。”所以她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改观,对她竖起大拇指。确实是这样,尽管所有人都认为你不可以,而你偏偏要让他们知道你可以。正如当年没有人相信身患脑瘫的郭家源能实现他的戏曲梦,可长大后的他却用自己热爱的戏曲养活自己。这不就是一种很有力的证明吗?
作者的母亲说:“有时候必须装聋作哑,给人留后路。”是啊,前贤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长大后的我们都要披上含蓄的外套,说话不要太直接,要学会给他人、给自己留后路。
作者的母亲说:“做不了‘玉米’,就作‘高粱’。”我想作者的母亲大概是想告诉我们,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并鼓励我们多方面发展吧。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做不了“玉米”也要硬着头皮去努力争取做“玉米”。因为有时候我们带着年少的勇气,带着不撞南墙布星死的决心去做,说不定我们真的做成了“玉米”。
作者的母亲说:“在什么山上就要唱什么歌,唱就要唱好。”在生活中,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做好自己分内事,这是责任感的体现,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在我看来,能够像作者的母亲这样唱好自己这支歌的人是值得大家敬佩的。
同样作为母亲的范雨素,也像作者的母亲那样,活出了自己的哲学,活成了一本书。在经历了丈夫酗酒和家暴后,她孤身一人带着儿女在北京打工。住在八平米的房间里,她可以微笑地说这里好有安全感;她可以感叹阳光真是温暖。在结束一天的繁忙后,她也会提笔写文章,对残酷的命运说:“活着就是要干点和吃饭无关的事。”这个骄傲抬起头说“我是范雨素”的女子,她的生活也是哲学,她努力地整理着自己那本“装订拙劣的书”。
生活是门艺术,更是项本事。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只要我们用力、用心地去生活,我们也可以像作者的母亲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活哲学。
附:原文
母亲的乡村生活“哲学”
曹春雷
母亲说,别人说你“不行”时,你就一定要“行”。
爹去世那年,我八岁。母亲成了家里、地里的顶梁柱。许多田里的活,对她来说,都还很陌生。特别是用牛耕地,她第一次牵牛去耕地时,牛不听话,拖着铁犁在田里狂奔,把母亲都拽倒了。有老农说,妇女咋能耕地呢。但母亲不服,后来每次喂牛都用新鲜的草,给它捉虱子,和牛聊几句,再耕地时,牛居然很听话了。并且能听懂母亲说的话,母亲说拐弯它就拐弯,母亲说停它就停,不需要用皮鞭吓唬它。有老农再经过时,就会对母亲竖大拇指。母亲说,有时候必须要装聋作哑,给人留路。
村里有个叫“小辣椒”的妇女,爱占小便宜,爱偷人家的菜。我家的菜园在村南河边,有一年秋末,我家的白菜被人偷了,少了好几棵。有人来告诉母亲,她看见是“小辣椒”偷的。母亲并没有像别的妇女一样去骂街,而是在晚上,给“小辣椒”送去一些萝卜,说是自家种得多,吃不了。后来,我家的菜再也没丢过。再过了几天,“小辣椒”给我家送来了一些她家种的菠菜。两家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处得很好。在村里,母亲人缘一直很好,家里有什么事,村里人都来帮忙。
母亲说,做不了“玉米”,那就做“高粱”。
那年我高考落榜,想去复读,但压力很大。母亲有一天领着我到田里锄地,休息时,她指着面前的玉米地和旁边的一块高粱地,说,这块地土壤肥沃,适合种玉米,那块地呢,盐碱性大,适合种高粱。人和这庄稼差不多,你做不了玉米,你可以做高粱,也可以做大豆、地瓜,并不是非要做玉米不可的。你要是真不愿意去复读,我也同意。后来我还是选择了去复读。第二年考上了自己中意的大学。
母亲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唱就要唱好。如今,村里很多人家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田地都荒芜着,而母亲对土地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我曾劝她别种了,反正种地换不来几个钱。在家享清福就行,母亲却说,当农民就得要种庄稼,还得要种好,要不然对不住这些田地。曾有一段时期,我对工作、对单位很不满意,总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后来和母亲说起来,母亲说,只要你还在这个岗位上待一天,那就要干好,就像种地一样,要是不想流上点汗,而总是蹲在地头估算能收多少庄稼.那样的话,猴年马月也不会多收一粒粮食。
母亲不懂什么是哲学,但我认为她就是一位乡村的哲学家,她用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向我诠释了一个乡下普通农民最淳朴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