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读后感范文
文竹掀起中年风
2023-10-23 13:00:39
其它
其它

5月16日聆听了王芳老师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后,让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王芳老师在“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点特别强调了“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样需要在一日生活中贯穿。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星期一早上说说周末发生的事情,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每次上课的时候,能力强、善于表现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对于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小朋友,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弱的孩子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使用“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的提问策略激励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比较管用。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指南》中的健康领域提到健康领域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通过学习让我体会到了”价值”二字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幼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免给幼儿未来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最为基础和重要。为了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我们要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信任感。让幼儿的情绪保持安定、愉快,同时能够从中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以及帮助幼儿建立足够的自信。

《指南》“说明”部分明确指出:

1、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我详细的阅读了一下,我觉得我们不能单过目《指南》就忘了,应把这四点牢牢的记在心中,同时了解幼儿学习特点:做中学(直接经验);玩中学(游戏);生活中学(生活)等,它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并结合教学实践运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幼儿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

《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同时《指南》也像一盏明灯,为教师和家长指明了教育幼儿的方向。我深知此次学习只是一个开端,我还要继续加强学习,多多领会《指南》精神,进一步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在不同领域中对于学习的要求和适宜性,规范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指南》发挥其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