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 作文(热门17篇)
平镜海岸
2024-10-20 07:59:36
初一
其它

皮影 作文(1)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有一天,我们去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

我一走进博物馆就被吸引住了,几个用兽皮和纸板做成的小人在展板上说笑,有的在展板上骑马,还有的在睡觉……

看皮影戏的时间到了!我们上楼看了“鹤与龟”。这个故事述说了一个自以为力大无穷的鹤与乌龟斗争,结果被乌龟咬死了。

表演时,演员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动物或人物,一边说着台词。

表演结束了,几个小个子的哥哥姐姐从白色幕布里走出来。他们怎么这么矮呀?原来因为他们得了一种病,身体长不大,所以还是小孩子的身高和声音,不过他们的想法都是大人的。

我们后来还体验了一下呢!我和爸爸拿了个鸟叔,把他在白色幕布后面玩耍,我们让鸟叔跳舞,让鸟叔翻跟斗,还让两个鸟叔打起来了……

我们要走了,可要有个纪念品吧!于是我买了个小公主,她穿着漂亮的衣服,还带了个小帽子呢。

我觉得皮影戏好玩极了,你想玩吗?


皮影 作文(2)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多,比如剪纸、吹糖人、中国结、京戏脸谱、风筝、武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皮影戏了!

皮影戏的名字有许许多多,如羊皮戏、手影戏,俗称纸人头戏、土电影。

皮影的制作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表演时需要用鼓、锣、二胡、唢呐、长笛等乐器来伴奏,还需要在各人物关节处以线缀连,使皮影可以自由活动。

皮影戏中比较著名的有《明道杂志》《梦梁录》《英烈传》《闹天宫》等。皮影戏中最负盛名的是《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我看过皮影戏。那天,我兴奋不已,至今仍难以忘怀。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四个人在尽情地表演。有打鼓的,吹长笛的,还有拉二胡及给所表演人物配音的。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只要一个人动一下,那个人物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们阵阵喝彩和热烈的掌声。多么有趣,多么传神的戏曲文化!

古时候,每逢年节或盛大的庆典活动时,皮影戏总是大出风头,它是当时主要娱乐节目之一。但随着现代娱乐形式更加丰富,皮影戏的鼎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只有浙江省乌镇的皮影戏馆还在天天演出。

我多么希望皮影戏以后能再次大放异彩。我喜爱皮影戏!更爱中华传统文化!


皮影 作文(3)

皮影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发源于我国陕西,到了唐宋时代,在我国山西、河南都很发达,极盛时期是清代,特别是河北一带,玩的人很多,以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玩得起,后来,随着军事远征和经商,相继传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泰国、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西欧等国家。1955年起,全国残存的皮影戏班,在党的关怀和扶持之下,又获新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统文化复苏了,现在的皮影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作出更好的皮影戏。

皮影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我国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它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皮影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表现戏剧形式,服装鲜艳,唱腔优美,表演得非常动人,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我喜爱皮影戏,因为皮影戏的偶人是要很仔细的雕刻才能做出来的,表演有声有色,特别是我看的“猪八戒背媳妇”,笑的我前俯后仰,差点从沙发上摔下来,要是以后还有皮影戏,我还会看的。


皮影 作文(4)

7月18日一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乘车到了实验小学。学校的老师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贵宾一样。

我们来到演出场地,摆好了架子、拉好了幕布。观看的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在到了现场。今天来观看我们表演的基本上是夏令营的同学们,还有几个外国小朋友。演出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表演着,下面的同学津津有味的观看着。只见那些皮影小动物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活灵活现。我们表演的是《龟兔赛跑》。我演的是小黑兔。我细心的演着。深怕有一丁点儿的差错。只见小黑兔在我的手中一会儿奔跑着,一会儿欢跳着。随着音乐的起伏,《龟兔赛跑》结束了。台下面传来了外国小朋友的叫好声。我们也为胜利的演出结束而透了一口长气。接下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表演的《采蘑菇》。我们不表演的同学就站在一边看着哥哥、姐姐们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经验。

很快两场表演结束了。嘉兴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还送了我们每人一份礼物,我们好开心哦!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嘉兴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我们乘上了回程的汽车。在车上老师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又得排练新节目《贪得无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新戏。

皮影戏丰富我的课外活动,给了我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皮影 作文(5)

星期三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城隍庙看皮影戏表演。远远地,我们就听到庙里悦耳的锣鼓声和动人的弦乐。

庙里燃着两支红色的蜡烛。观看皮影戏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大多是老人。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皮影戏,一边吃果子,非常惬意。

戏台搭在地上,前台是个木质的四方框,上面镶了一层白布,后面的灯光照着皮影,就可以看到皮影的动作了。另外三面用竹棍子撑起来,外面包了一层红布,就成了一间小小的包厢。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有三个皮影师傅,一个师傅负责掌影子,不时唱上几句,有时还跺脚助兴。另外两个师傅负责好几样复杂的乐器,如敲锣打鼓,拉二胡等。他们还要分几个角色,用几个腔调唱台词。

一个小丑模样的人物出现了,一边跳一边说着什么。戏词好像是方言和普通话混在一起的,我和刘洋都听不太明白。

“刚才唱的是什么?”我问刘洋。

“我是一个肚。”刘洋说。

“不对吧?‘这是一条路’还差不多。”我忍不住笑起来。

由于听不懂台词,我稀里糊涂地看完了这场皮影戏。后来问旁边的爷爷,才知道表演的是《樊梨花》的故事。

那位爷爷告诉我,皮影戏主要运用方言说唱,还临时掺杂了其他地方的方言和腔调,刚开始听时会有些难懂。如果在观看皮影戏之前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皮影 作文(6)

西安古时候称为长安,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都城,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曾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作者这一次的西安之旅,就见识到了皮影戏的美丽。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而我将在这里开始研学之旅。

一天早晨,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小雁塔,我们在那里学习了汉文化,穿汉服,因为下起了小雨,我们便结束了户外活动,来到了一个屋子。

刚进这个屋子,我就被这个屋子里的东西吸引了,那是多么的逼真,原来是皮影。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看着介绍,我对皮影戏又多了几分认识。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表演就开始了,全场得观众安静了下来,认真看着台上的表演,音乐渐渐响起,我看着台上的表演,突然感觉那个皮影好像在那一瞬间有了生命,他能动,他能转,他能看,台上卖货的老人,一会儿坐着,一会儿又跑走,一会儿又唱着,你可能猜不出如此逼真的竟然是人在背后操演,台前,两个皮影人,台后一个老人正熟悉的指挥着皮影人。那一刻,觉得那些皮影真的是栩栩如生……一场皮影戏结束了,白色台幕后的老人走了出来,向我们鞠了个躬,便退场了。皮影戏结束了,我们便也走了,准备去下一个场所,坐在大巴车上的我,依然忘不了刚才皮影戏给我的震撼,仍在回忆着刚才皮影戏的经过。

皮影戏的历史可是源远流长。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看着手中手机的资料我更是对皮影戏这个更是喜欢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坐上了火车,又回到常州 。回到常州,想起这一次的西安之旅,我一直忘不了的是皮影戏。


皮影 作文(7)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

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皮影 作文(8)

皮影戏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2011年11月2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动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原来它的腿上、腰上、手上,都有又细又长的小棍子扎在上面,只要轻轻动一下小棍子,它就会手舞足蹈起来。

有一次,我们学校搞活动让我们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戏中演的是一只乌龟想要抓注一只青蛙,但有一只仙鹤不让抓住青蛙,乌龟很生气,就和仙鹤打了起来,青蛙趁它们在打架,偷偷溜了。仙鹤打不过乌龟就飞走了。乌龟回头一看,青蛙没了,它又钻进池塘去找青蛙了。这场戏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发扬光大!


皮影 作文(9)

星期五下午,老师告诉我们会有皮影戏看,班里就炸开了锅。我也高兴得不得了。

皮影戏开始了,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频幕看。首先有一位老师上台讲话,皮影戏表演的是东郭先生和一只豺狼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读书人叫东郭先生,他和他的驴子在大山里走着,停下来休息、看书。这时一只豺狼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对东郭先生哀求道:“先生,请您救救我吧。今天早上,有位武士来到村里,打死了我的好几个同伴,我侥幸逃脱,可那武士已经追来,请您救救我吧。”东郭先生看他那可怜的样子,说道:“好,我就救你一命吧,你钻进这个口袋里,我叫你再出来。”“好。”豺狼赶紧钻进了口袋,这时,武士追过来了,问他说:“先生,您可看见一只豺狼从这儿过?”“没有,没有,我一个读书人,从没见过什么狼不狼的。”东郭先生答道。“那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武士又问,“是,是书呀。”东郭先生结结巴巴地答道。

“那我怎么看到这袋子动了一下呢?”武士开始怀疑了,东郭先生急忙说:“我这么爱书,怎么能在里面装其他的东西呢?”武士这才放下心中的怀疑,提醒东郭先生说:“豺狼个个都非常狡猾,你可要多加小心呀。”武士走了以后,东郭先生把豺狼放了出来,豺狼说:“我饿了,我要吃东西。”东郭先生拿出一块烧饼给豺狼吃,豺狼说:“没味道,我要吃肉。”“这荒山野岭的地方,去哪给你找肉吃啊?”东郭先生很奇怪。豺狼坏笑着说:“你身上不就是肉吗?”“啊?”东郭先生大吃一惊,“难道你要吃我?”“是呀,你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吧。”“慢着,我得先问问别人你该不该吃我。”“好,你问吧。”东郭先生问了梨树和奶牛,他们都说吃吧,吃吧,就当豺狼要扑上前去吃掉东郭先生的时候,一位见义勇为的农夫走过来用锄头把豺狼砸死了,救了东郭先生一命。

看完后,同学们鼓起掌来,连连叫好,真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观看皮影戏!


皮影 作文(10)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以牛皮和驴皮为佳。先将样稿轻画在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

演皮影戏耍操纵技巧和唱功,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皮影 作文(11)

古时的人们,没有现在那么多的休闲方式,看戏,成了人们最爱的,也是唯一的休闲方式。有一种戏成本低,还可演绎出各种真人无法展现的效果

皮影戏,传说出自西汉时期,《汉书》中的一个爱情故事,据说是皮影戏最早的来源。一张处理过后变透明的兽皮,刻出人物的各个细节部位,再把它们串在一起,便成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经过大师们的灵活表演,展现,便可以夺得人们的一片喝彩。

现在大城市里的街,早已没了那一个个被人们团团围住的表演及影戏的推车。印象中,只有在爷爷奶奶住的那个小村子,还曾见过皮影戏的表演。虽然只有过年过节,但那至今还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不会忘记的。

那一个个兽皮制作的皮影人,经过绘制,仿佛已经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命,在布上,一会儿腾云驾雾的,一会儿行着刀光剑影般的打,好像刀枪不入,无所不能,观众们总是被皮影人的栩栩如生,打斗时的引人入神,表演者巧妙的手法所震撼。还记得,我还专门亲眼看过皮影戏的操作。那是一位老爷爷,满头的白发,依旧无法阻止他对皮影戏表演的热爱,每逢听见外面观众的阵阵掌声,他都可以自己乐上好一会儿。别看他老,手指可灵活的很,总是只用一个手,就可以通过灵活的技艺,那眼花乱的手法,演出一个人腾云驾雾的样儿。

跟着老爷爷的,还有一个小孩子,总是跟着表演,虽然不是亲人,但已经把老爷爷当爷爷看待,让他学习的动力,可能就是他对皮影戏的热爱。以至于让人们猜不出,表演的是一个他努力学习小孩子。

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无数人的眼,无一人不爱的,不喜欢的,我也相信皮影戏,一定会被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皮影 作文(12)

我热爱我们中国,尤其热爱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剪纸、吹糖人、糖画、京剧脸谱。这一次,陈老师用实践课的方式又带我们走进了皮影戏的艺术世界。

首先,陈老师用图文并茂的PPT给我们讲解了皮影戏的制作、起源、原理。皮影制作看起来比较容易,但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至少要经过六个流程。选料尤为重要,上好的皮影是用动物皮做的。牛皮是首选,结实耐用。你们看!这个用牛皮制作的皮影人物多精致啊!五官、身子也雕刻得非常细致,它瞪着一双丹凤眼,张着嘴巴,仿佛想诉说些,真是栩栩如生!我把皮影拿在手上,摩挲着皮影涂清漆的水亮表面,那清透金黄的肤色似乎还带着温度和呼吸,明艳不可方物的色彩,让人惊艳炫目。

接下来,我们观看了《武松打虎》的皮影戏节目。一阵阵热闹的锣鼓声中,武松和老虎跃然在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上,只见幕布上的老虎身体后倾,做出扑食的动作,武松也准备好迎战。突然,老虎扑过去,武松往后一退,便躲开了老虎的攻击,还灵活打了个滚。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幕布,生怕错过精彩的地方。大战进入了白热化,武松跳起来,骑着老虎,对着老虎拳打脚踢。最终,老虎支撑不住了,倒了下来。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虽然我看不到幕后的操作者,但我感受到了他高超的技艺。

终于轮到我们操作皮影上台表演了!我选择的是狐狸,它身上一共连着三根棍子,一根用于操作头部,一根用于操作尾巴,还有一根用于操作身子。虽然只有三根棍子,但拿在手上确手忙脚乱了。要让狐狸边跑边摆尾巴的话,可不简单呢!我想让尾巴动,身子却跟不上节奏,身子动了,尾巴又僵硬了。我练了好一会儿,才感觉顺手了点,便和同学们一起表演起了《新龟兔赛跑》。表演开始了!兔子跑起来,头一不小心往后倒,好像崴了脖子似的,引得同学们一阵哄然大笑。轮到我的狐狸出场了,我打开腔配着音,让狐狸把兔子骗了,让它在半路睡觉,帮助乌龟赢得了比赛。但光顾配音,操作时手又顾不上了,用线缠了好几次兔子呢!哎呀,场面一阵混乱,把台下的观众逗得笑出了眼泪。我们幕后的几个同学也笑得前仰后合,忘了自己在干什么了。看艺术家们表演那么轻松,而我们操作起来却这么困难,看来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掌握一门本领啊。

皮影戏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但皮影戏始终有着自己的文化内涵和魅力。让我们一起把中国的皮影戏艺术传承下去吧!


皮影 作文(13)

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老虎猛然跃起,气势汹汹地向武松扑去。看到这儿,你一定会认为我在看电视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是在看皮影戏呢!

皮影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已经传承了两千年。表演皮影戏所需的道具并不多,一个射灯,一块白色幕布和几个皮影小人就足够了。操纵皮影的人只需要在幕布后面操纵小人做出各种动作就可以。你瞧,皮影戏这会儿正得热闹,快去看看吧!

老虎扑向武松,武松临危不乱,向后轻轻一跃,老虎扑了个空,居然还在地上打了个滚二。能使皮影做出这种高难度动作,操纵皮影的人技术该有多高呀!我不禁在心里敬佩起操纵皮影的人来。

这场大战愈演愈烈,观众们都屏息凝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幕布。武松此时飞身跃起,骑到了虎背上,对着老虎拳打脚踢,老虎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倒了下来。操纵者是如何做出打的动作,却不伤到皮影一分一毫呢?我好奇起来。这时,扩音喇叭适时地响起,通知我们可以去参观幕布后面的戏房。

我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一蹦三尺高,一马当先地冲进戏房,想一探究竟。

后面的皮影真多呀!架子上、柜台上到处都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操纵皮影的两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仍然在专心演戏,我凑近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武松打虎时,老虎靠幕布近一些,武松离幕布远一些,武松根本没有骑在老虎身上,而是悬空着,他的拳头也没有打在老虎身上,只是视觉效果而已。

这时,扩音喇叭响了起来,通知我们该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戏房。

虽然这次观看皮影戏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却在我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皮影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皮影 作文(14)

【第1篇】

今天,我们学校邀请了“龙在天”表演团来为我们表演。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皮影戏——这个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首先,演员们为我们表演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舞蹈的名字叫“俏夕阳”。演员们身穿独特的表演服装,惟妙惟肖的模仿皮影戏里的'动作来进行表演。然后,还在每个班级里选了一位同学,一名教师,加上我们的付校长一起比赛比赛表演皮影戏动作。台下的同学们纷纷为他们加油,最终由三(3)班获胜。主持人介绍到:皮影戏发明于陕西省,在河北逐步发展起来,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还观看了皮影戏《狐狸和乌鸦》,精彩的表演让我们豪不吝啬地鼓起掌来。哦,对了!表演过程中还挑选了几位同学上台进行配音和操作皮影呢,可惜台上没有我。

今天的皮影戏既好看又生动,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第2篇】

今天下午,我们去观看皮影戏。首先,叔叔阿姨们说:“我们的剧团叫“龙在天”因为这是代表我们中国的文化与传统。”他们还说:“他们学皮影已经有五六年了。”接着,阿姨们为我们表演了有趣的舞蹈,逗得我们开怀大笑。

然后,叔叔和阿姨们给我们表演了乌鸦和狐狸这个皮影戏。狐狸要叼走乌鸦肉的时候,我们都紧张万分。狐狸打坏主意对乌鸦说:“大哥,我是你的朋友,快下来吧!”我们祈祷乌鸦不上当,可是乌鸦还是上当了。最后的结局我们都悲痛万分。

通过观看这次皮影戏,我知道皮影戏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收获了很多,很开心。

【第3篇】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一堂有趣的皮影戏课。

首先,我们欣赏了由“龙在天”剧团表演的舞蹈:俏夕阳。接着,主持人给我们讲了一些有关皮影戏的小知识。

在我们期盼的目光中,皮影戏终于开始中。只见幕布上,一只狐狸慢悠悠地走过来,对一只刚找到一块肉的乌鸦说:“兄弟,大家都说你的歌声比百灵鸟还要动听一百倍,我真想亲耳听一听呀!”就这样,乌鸦被狐狸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开始唱歌。可它哪知道,自己一张嘴,肉就会掉到地上,被狐狸叼走。

今天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皮影戏可真有趣呀!


皮影 作文(15)

深蓝色的夜幕拉满整个小镇的上空,唯有一轮明月挂在东南枝头。深冬的夜是冷清的,可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镇中心的那座精致的木质小楼。

精细的镂空和雕花在深棕色的木质纹理下更具韵味,两盏大红色的灯笼挂在大门口,门口停着许多马车还不断有人匆匆进入。室内已座无虚席,甚至有人搓着手站在或蹲在过道上。仔细看,大多是大人带着孩子的,便有些卖瓜果糖子的小贩穿梭在其中。

“当当当”三声锣响之后,原本熙攘嘈杂的环境像是被抽空了一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屋内的蜡烛都已熄灭,在黑乎乎的几秒钟内连每个人的呼吸声仿佛都能听到。突然,台中央的白幕后亮起了光,一个个手掌大小的人物形象跃然幕上,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刻画都极为精妙,连妇人的朱唇睫毛,头上的玳瑁和腰间的珠光都极为生动。在一方小小的白幕上可以有千军万马,可以是十万八千里,全凭幕后“操控者”的意念,一个形象五个关节却能被演绎的.如此生动不仅靠手上功夫,还讲究“唱念”本领,再和着“乐队”的伴奏,无论怎样的天地,怎样的故事传奇都能被展现在白幕上。

影是光的魂,光下又有着“操控者”的精神。或喜或悲,亦忧亦怨,浩荡万马千军或二人含情脉脉,热闹或萧寂,观众也沉浸,“操控者”本身也沉浸。一曲终落,万籁俱寂,无论上一秒上演了什么下一秒都不会停留在幕上。室内骤亮,观众不愿离场,我知道这是皮影人的骄傲。

秋风已在无声无息中侵入整个城市的每一个毛孔,又或者在那样的苦难面前,秋风的萧瑟已毋庸提起。

没有兵马刀枪的战争,可整个城市还是一片狼藉,房屋都被焚烧的不像样子,原本高大挺拔的树也都东倒西歪。还未入夜,城里的灯已全部熄灭,让人不确定这里到底还有没有人住,或者说那残墙漏顶的屋子已无法让人居住。整个城市留下的唯一一座相对完整的楼就是城中心的那座古楼。有人说那是妨碍“进步”的“黑暗的咒”,要放火烧掉它,可那古木烧不起,大火整燃了三天也没破坏它的一处结果,只是被熏得有些黑,而那提出的人又去管别的事,便不再管它,这古楼也就逃过一劫,若是再烧上三天三夜,谁知道它的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承受得起。这楼内倒是再惨些,墙角已挂满蛛网,桌子椅子被砸的被折断的,七零八落。后台的角落里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脸不舍的抚摸着一个个皮影,再把它们一个个仔细的放在一个木匣子里,小心翼翼的盖好盖子,锁上锁,又依依不舍的抚摸了木匣子好一阵子才将它藏在墙角下的一个洞里,狠下心转头离开……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迫害这些没有生命的生命,沉淀着几百年的智慧却被当作遭人厌恶的绊脚石一样对待。剥夺了皮影的生命,我知道这是皮影人的悲哀。

春风拂面,新的开始,新的纪元。

他知道这是该让它们“重见天日”的时候了,戴着也细框眼镜的一脸慈祥的老人小心翼翼的取出一直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抽屉,取出木匣,激动地捧出木匣去找上一级的文化局。当他满心欢喜的打开木匣,可他等来的不是“重生”的希望,而是一脸嘲讽,负责的主任憋住笑,说:“大爷,就您这老古董,拿回家自己欣赏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看这个呀,说不定现在的小孩都不认识这是什么了。”说着回头朝同事笑了笑,又热火朝天的讨论起八卦娱乐新闻。老人颤巍巍的小心盖好匣子,一脸绝望的捧着匣子走出大楼。

春风如此和煦,我却分明能看到他眼眶泛红。百年之后,希望又被扑灭,我知道这是皮影人的伤心绝望。

夏来的火热,在有朝气的阳光的照射下每一片树叶都青翠欲滴,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成员,不管有没有生命都仿佛要跳跃起来一般。

“叮咚”“嗯,你找谁?”提着几大包礼品的文化局主任找了大半个下午,终于找到当年那个老教授的住址,可开门的却是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还是碰运气似的问“请问这是李教授家吗?”“噢,你找我爷爷呀”“你是李教授的孙子呀,李教授在家吗?”“嗯…我爷爷去年就去世了,你有什么事吗?”,听到这个消息,主任一脸震惊,但还是说明来意,那个男孩把主任引到屋内,听完他说明来意后高兴的说:“太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征收,我爷爷的愿望总算可以实现了。”说着进屋小心地捧出木匣,说:“那我爷爷的愿望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让皮影传承下去呀。”

窗外夏风吹着树叶簌簌的响,男孩一脸喜悦。我知道这是皮影人的希望。

2008年。奥运民俗馆。

当一个个精致的皮影在白幕上一次次翻腾,跳跃,引来一阵阵惊呼赞叹,这其中大多是外国人当然也包括不少中国人。

虽然皮影戏之类的文化遗产正受重视,可高速运转的生活已让许多人习惯“快餐文化”,像这类传统文化别说学习了,就连欣赏也不一定有时间,虽然“重见天日”,但我不知道皮影的未来和前景将会怎样。


皮影 作文(16)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又叫“灯影戏”,是一种用动物皮做的剪影表演。

这次,我在西安就看到了“皮影”——这种古时候的“电影”。

到了看“皮影戏”的地方,只见屋子正前方的墙上安着一块白色的幕布,布后有些许亮光,我屏气凝神,期待着这从未看过的表演。突然,一阵敲打声响了起来,锣鼓齐鸣,一堆“白骨”随之浮现在了幕布上。接着,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白龙马、树木山水也接连浮现在了白色幕布上。这部戏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这些人物都是彩色的,看上去就像半透明的剪纸在幕布前动来动去:他们一会儿赶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说话,一会儿打斗,栩栩如生。他们说的是陕西方言,我有些听不太懂,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还是挺熟悉的,我觉得既好看又新奇。只是热热闹闹的演出一会儿就结束了,意犹未尽。

看完演出,我们来到卖“皮影”的小卖部,原来“皮影”都是染成五颜六色,半透明的皮做的,有猪皮,有驴皮,摸上去很硬。但我很好奇这些放在橱窗里不能动的“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这时候,来了一个售货员阿姨,她说:“小朋友你看,每个关节上都有一根细线连接着,只要牵着线的棍子一动,关节就跟着动,人就好像动起来了。所以只要会控制这些棍子,就能让人“动”起来。”

我恍然大悟,这真是件神奇的事情,古人可真聪明啊!我试了一下,其实让它做动作还是很难的,于是我也买了一个“皮影”,准备回去好好练习,试试也演一出“皮影戏”。


皮影 作文(17)

皮影戏属于民间戏剧,但比较独特,我们小记者分五个小组,通过制作皮影人物、编辑剧本、彩排和团体协作表演来进行PK,制作过程中每个小朋友都有人物角色分配,先把西游记中的主人公用冒钉棍子制作成皮影人物,我做了一匹白龙马,制作过程中,看似简单但没想到还是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冒钉要安装在什么位置才能使皮影活动自如,大家都用了很长时间,接着是编剧,编剧也很好玩,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使我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彩排后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表演时刻,台下有家长观看,每个小朋友都很积极上台表演,其中,第四组的皮影戏,别具一格,把西游记中的人物都搬进了朋友圈,真是有趣,有的小组剧本台词响亮,有的小组皮影人物的动作配合的非常协调……

有趣的皮影戏,我们小组还得了最佳表演奖,让我第一次就爱上了它。